我们的这座小城虽然地方不大,书店却不少,单单新华书店就有两个,其他知名、不知名的小书店更是多如牛毛。当然,若论藏书丰富,自然还是新华书店首屈一指,然而日常顾客却了了无几,大多都是些孩子坐在书架前,捧着本书一看就是大半天。偶尔有去前台结帐的,大都是些学习资料之类的书籍。
新华书店是我记忆中最古老,也是最大的书店。我第一次接触新华书店的地点并不是在城里,而是在我们的小镇上。那是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去赶集,顺便去买了两本小人书。那时候的新华书店与现在略有不同,进门是一排玻璃柜台,后面则是高大的书架,每排都摆着不同的书。如果你选中了书,则是要请营业员帮忙拿过来。所以,那时的书店是没有逛头的,哪个营业员能有如此耐心的把书拿过来让你一本本地选呢?记得那时的我趴在柜台上精挑细选了一番,确定了两本小画册——至今仍然还记得画册的名字——《箱子里的响尾蛇》和《三毛流浪记》。这两本崭新的画册让我在伙伴中分外有面子,毕竟我们平时都是传着看几本连封面都没有的破画册。然而招摇了没几日,这两本画册便没有踪影了。这让我懊悔了好长时间——毕竟,我都没有认真地看过!
更为可惜的是后来,我们镇上的新华书店越变越小,最后竟然彻底消失了。不,也不是消失!它只是沦为了一个只能送教材、教辅资料的盈利机构了!
除了新华书店之外,小城里还有一个席殊书屋。这家书店更为纯粹,好像应该只卖文学、艺术之类的书籍吧,我只去过一两次。再去时,却已变成了一家早点铺子,书店不知搬往何处了。我想,应该是爱书的人实在不多,买书的人更少,才导致付不起房租搬走的吧。
像这样的书店在我们的小城里日渐没落,原本就少有读书的人,再加上智能手机不断侵占着人们的生活空间,任你如何惨淡经营,也无法再让它们重获昔日的荣光。当然,读书的人少了,并不代表买书的人也变少了。那么,这样的一群书店便闪亮登场了。
这一类书店卖的书类型不是很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单一。因为里面摆放的全是教辅资料,正版的、盗版的,都充盈其间。这里,生意最兴隆的往往是在开学初。这时,顾客摩肩接踵,穿梭如流——全是来给孩子买学习资料的。即便是平日里,也常有客人光顾。再抠门的家长来到这里也会大手大脚,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啊!
这样的书店,在我心中是不屑称之为书店的。这里的“书”完全不同于我们口中的书,它能给我们带来知识,增长见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它除了能应付考试之外,或许还能增加学生身体上的负担吧。但就是这样的书店,却是遍布城市、乡镇,它的商品完败可以医愚的书籍。不得不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幸好,我们的政府正在建设书香社会,希望这项举措能挽救没落的书店,挽救人们的灵魂,挽救我们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