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录》,(清)李调元撰,湛之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之新世纪万有文库第五辑·传统文化书系,2001年出版。(ISBN: 9787538259131)
此书主要写清初翰林院制度,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及乾隆前期的科举考试,有记各场科试的条例、规则,主要登第者姓名及言行,当时所传的奇闻异事。八卦之心古已有之,只是对象不同而已。因系当时人记当世事,因此内容丰富,材料繁多,许多为他书所不及,不但对研究清朝前期的科举制度,而且对了解十七世纪下半期、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官场风气与士人习俗,均有相当参考价值。
淡墨一词,最初见于五代时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杂记》:“进士榜头,竖粘黄纸四张,以毡笔淡墨转书曰'礼部贡院'四字。”至于为什么用淡墨书写,则其后有不同说法。北宋时欧阳修以状元登进士第,后范景仁也为榜首,范即赠诗欧阳,称“淡墨题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继前尘”(见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可见至宋时,淡墨已正式成为进士登第的典故了。
李调元(1734——1803),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1734年,李调元生于四川罗江县(今属安县宝林镇)。父亲李化楠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保安同知(官名),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办事刚正,人称“铁员外”。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正月,擢授通水兵备道等职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遭诬陷,遣戍伊犁,至1785年方得以母老赎归,居家著述终老。
李调元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按照杨懋修《李雨村先生年谱》统计,一共130种。蜀中著述之富,费密之后无与匹敌。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著有《童山全集》撰辑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著作达五十余种。编辑刊印《函海》共三十集。全卷共一百五十种书。 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调元主张宗法元人朴素自然的风格,反对曲词宾白的骈丽堆砌的时尚,间有对剧作本事的考证,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资料。难能可贵的是他记载了当时勃兴的吹腔、秦腔、二黄腔、女儿腔的流布情况,对弋阳腔、高腔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后世戏曲史特别是剧种声腔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藏书籍达10多万卷。凡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无所不览。
李调元与遂宁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其中,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嘉庆本《四川通志》认为李调元:“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认为:“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