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行为窗口”看世界,感知什么是可接纳,什么是不可接纳的。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人,而不是神。会犯错,有需求,真实就好!
为人父母无需完美,但一定要真实。
1.父母作为人,我们可以,也必然会前后不一致。
作为真实的父母,我们自己的情绪根据每天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孩子和不同发生的状况而产生变化,我们的表现是很难保持一成不变的。于是,我们的接纳线会上上下下地移动,我们的接纳区域也会上下扩大或者缩小。
比如:周六的早上,孩子完成了作业看电视,你自由地做些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是在“可接纳行为”区的,但是如果孩子看电视的声音让你无法忍受,影响到你正在进行的工作,那么这个行为马上就被列入“不可接纳行为”区。
2.父母双方做真实的自己,无须建立“统一战线”。
比如:十岁的女孩,房间的整洁程度总是无法让妈妈满意,妈妈甚至觉得无法忍受(在妈妈的不接纳区),但是对于爸爸而言,他觉得女儿收拾的挺好的,完全没问题(在爸爸的接纳区)。这时妈妈向爸爸施压,要求保持统一战线,如果爸爸按照妈妈的要求做了,那他就违背了自己真实的意愿。
3.避免“虚假接纳”。即表面上做出接纳的表示,但是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不接纳的。比如:
5岁的孩子,晚上11点不愿睡觉,缠着妈妈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看着可爱的孩子,想着白天上班无法陪伴,你不忍拒绝。但是你心里一直在担心,晚睡对孩子身体不好,而且你也希望和老公有一对一的亲密时间。刚要表达你的想法,孩子冲着你笑,于是,你皱着眉头,叹了口气,又开始了下一个故事。
孩子(包括幼儿)对于父母的态度非常敏感,他们从父母的“非语言信息”(比如眉头深锁,脸部紧绷或某种特定姿势),敏锐地辨认父母的真实情感,从而判断父母是否真的接纳他们的行为。
作为真实父母,我们不要求自己包揽所有的“问题”,不强迫自己对所有人的情绪负责。
【这里的“问题”是中性词语,指的是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解决问题的归属权就交给他。】
P.E.T.给了我们亲子关系中涵盖所有行为的“长方形”,我们称它为“行为窗口”,并且划分为四个部分,需要我们用心的则是扩大“无问题区”的范围。
1.孩子处于问题区。
即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不高兴,他感觉到挫折,或者遇到了麻烦。比如:
孩子被班里的同学拒绝一起玩。
孩子觉得作业太多太难了。
孩子不喜欢新来的语文老师。
十几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体重和身高感到沮丧。
这是孩子拥有他自己的问题,我们无需代替他去为此负责。当孩子的确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通过“倾听技巧”(也称辅助技巧)来协助他即可。比如:
孩子: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儿园。
妈妈:哦,你今天不想去上学。
孩子:嗯,妈妈也不要去上班。
妈妈:你是想和妈妈都留在家里,想妈妈多陪陪你。
孩子:是的……
2.父母处于问题区。
孩子的行为干扰了父母的权利,影响了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
当父母赶时间上班,孩子起床却磨磨叽叽。
孩子把一堆玩具摆在客厅的地上,而这时你刚好有客人来拜访。
孩子放学没有准时回家,而是跑到同学家去玩并没有告诉你。
这样的时刻往往是孩子玩的很开心,没有任何情绪。而父母感觉到生气,担心,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拥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面质技巧”(也称表达技巧)来为自己的需求负责。比如:
妈妈:时间已经8点了,如果你还不起床,我担心上班会迟到,这会影响我一天工作的心情。
妈妈:你放学没有准时回家,我很担心,都没办法专心工作了。
妈妈:你把玩具扔在地上,我害怕不小心的时候踩到会摔跤,而且我不想客人看到家里乱糟糟,这会让我感觉很没面子。
3.彼此双方处于无问题区。
这个区域代表的是亲子之间的快乐时光,双方都不在问题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的是“关系技巧”。可以这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个“关系银行”,无问题区的时候,我们处理好关系,培养好感情,相当于往账户里“存钱”。
4.双方处于问题区。
父母与孩子同时拥有问题,各自的需求没有满足,这样的时刻会容易引发冲突,从而破坏亲子关系。当冲突发生的时候,除了传统的“非输即赢”方法,P.E.T.交给了我们“没有输家”的“第三法”。
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需要用心去区分每一种问题对应哪个区域,这样才能找到相对应的使用技巧。
亲子养育是一场人生最长久的修行。我们是人,无法做到时刻的正确和一致,但是成为一个接纳自己“如我所是”和接纳孩子“如其所是”的真实父母,是我们此生必修的课题。
接下来的文章将会结合案例继续分享: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积极倾听技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面质技巧)
当发生冲突时,如何使用没有输家的“第三法”。
感谢你看到我,育儿路上结伴同行,你,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