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坐在公司的班车上,百无聊赖,看了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
看到《可爱的冤仇人》,里面作者小时候因为不想自己的父母因为父亲赌博而吵架,在老师的建议下自己写了封举报信偷偷的送去了派出所。谁知道几天过后自己就被父亲吊起来打,因为来的警察恰恰是“赌民们”的老朋友,也正是文章主人公“可爱的冤仇人”。这位怨仇人拿着作者的检举信笑着说:「应该是他写的吧,没想到小小的个头文笔却那么好!」还把那封检举信拿给半个村子的人观赏!
这让我突然想起来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姐姐申请了助学贷款,需要父亲写封信交上县里,那个时候我一心想帮助姐姐,于是便也写了一封长信,偷偷塞到父亲的信封里。后来过了一个多星期,父亲去县里去结果,回来说是通过了,并且很高兴地抱起我说:“县里跟我交接的人跟我说,他看到了一封信,说是你写的,没想到那么小的孩子,文笔不错,他们都在夸赞你,你写了什么?”
我当时懵懵懂懂,已然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只知道,自己真的是言辞恳切,句句肺腑。不过,我并不想被那么多人看到,我只是写给那个要决策的人看的。
初中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最后没有入选,老师很是奇怪,但是因为看不到作文,只好让我重新写,可是,每次,老师都是在疑惑――“明明写的这么好,写的比那些分享的都好,怎么就没有入选呢?”那时候,我没有告诉她,你看到的或许跟那些有些许不同。
后来,上高中,每次写作文,脑袋一片茂密的森林,实在不知道要写什么,完全凭空捏造,各种林黛玉、李白在文章中乱窜,以至于自己都不忍心去看。
前几日,在家里收拾过往的书籍,发现藏在箱子身处大大小小的日记本,翻开一看,各种回忆翻涌而至。
微笑,欣慰乃至流泪都源于那些小小的字句上所表达的真实的情感。而最真实的情感并非想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