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是诗人汪国真在他的诗歌《山高路远》 中的诗句,诗人虽已长逝,但是这句饱含哲理的诗句,仍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漫漫远行路。
从古至今,人类从没有放弃过对路的执着探索。从平原到高山,从森林到沙漠,世界的版图上镶嵌着先民们无数的脚印。当路走到了尽头,河流海洋就阻挡了人们的脚步,于是,人们发明了船,所以,郑和能够七下西洋, 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大陆,世界从此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当人们仰望星空,不再满足于脚踏实地的行走时,人类便发明了卫星和宇宙飞船,让它载着人类飞向未知。飞向世界尽头。
如果说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那么信念和理想,探索和未知,便是人们灵魂的脚,它带着这株芦苇在行走中不断审视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路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坚定信念执着追求的人。司马迁便是其中之一。他自幼熟读古文,稍大后便游历天下凭吊古迹,搜索遗闻古事,长途的行走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沉淀和史实。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任当朝太史令,在他弥留之际嘱咐司马迁为亲为君为国行孝道,编纂历史以遗后人。司马迁谨遵父亲的遗训,即使是在之后背负大不敬之罪名,身受腐刑之时,亦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鸿篇巨著《史记》,名列“四史”之首。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足见其在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如若没有司马迁的坚韧不拔,那么在后来的史学研究上,将会缺失一份宝贵的资料,后人也只能凭借野史和想象,去模糊地揣测几千年前发生的故事。
说到这里,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史铁生。这个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人。他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时,双脚却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它瘫痪了,轮椅成了他唯一的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对于生命中病痛和苦难的打击,他也曾倍感无助和悲哀,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这反而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一个人安静下来思考人生和现实命运的冲突,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让他清楚地意识到“死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地坛成为他的精神家园,在这方寸之地,他纵容自己的思想如野马般自由驰骋在苍茫大地上。失去了双腿,他却比更多人行色匆匆的人走的更远,最终成为文学殿堂上的一座高峰,而他在文学作品中向人们传递的思想,也必将会引领更多的人走向远方。
鸟儿因为有了翅膀。而能飞得更高。人类因为有了思想,有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便可在上下求索的世界里走得更远更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