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之遥遥
由混沌到沉淀,一如大学岁月。
金秋的时令性涨潮,将一批学子推向那一直梦想或是略带失望的汪洋。四面八方,五湖四海,集聚一堂,混合了各种色彩,各种馨香,每一个细胞都饱满而有力,跃动在拥挤的人群中,想要显示独特的力量。
境外观之,混沌,缤纷,青春的模样。
然而就是短短几年时间,有种力量在悄悄地将局势改变,劈开混沌,推动分化和沉降……隐没一批热闹的浪花,淘汰一些妄自尊大,还活跃着一批不变的激情与昂扬。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好像有人在操控着一切,我们那么无助又彷徨。
总感叹沧海桑田,世事沧桑,不知不觉已然被沉淀,成为流沙中的一粒,黏着在岸边——“沉舟侧畔千帆过”,只能默默看他人远去,成为同学少年时所不齿的群体中的一员,不禁怀念起混沌的时光,大家几乎没有差别,聊以慰藉。
分化是大浪淘沙的结果——我与身边的同学之间有层次了,有等级了,“被沉淀”下来的我的需要仰望了,仰望那些曾经一起闯祸的伙伴,仰望那个一起逃课的同桌,仰望那些晃了一个学期和你借笔记的室友……
还记得冬天的同学聚会,那一批曾经“祸乱集体”的同学已然成了老板,他们有车有房,谈吐开放;而另一批穷学生和打工族,尚不知道前途在何方。一个“老板”站起来“敬”我,漫不经心地问道:“你这会在清华了还是北大了?”桌上忙有人打圆场,不至于太尴尬。我愿意相信他出于无心,他已经习惯如此。
不能否认,有些注定了的不能或很难更改,出身,容貌,身材,智力,性格……一道道生命轨迹在混沌中划出优美的曲线,却落向不同的方向。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主宰沉浮的不只是自己,因而给自己一份努力而不求结果的释然,一份拼搏后不后悔的从容。在这样的心境中,能够主宰的部分才会无限开发。
记得毕淑敏《女心理师》中的柴绛香,幼年时家庭的不幸使她一直在寻找一个忘记自己的机会,她需要一个重新的开始,更需要一个崭新的自己。“她进城的时候,毫无目的。她就那么轻便地收拾了自己的包裹,孤苦伶仃地走进了这个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城市。” 在确定自己做什么之前,她参加过售楼小姐的考试,推销过劣质的化妆品。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叫“梦非梦心理所”的地方。求人不如求己,在得知心理师有可能解答自己的疑难之后,她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沉淀不失信心,高昂不乏沉静。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因而沉淀都是相对的。我们总会找到混沌迭起的机会,做驾驭自己人生的微粒。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完成从绛香到赫顿的转变。
我不能主宰沉浮,我能泰然反抗。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我们在四年中的跌宕起伏是一次分化的结果,经历着的,要坦然面对,经历过的,不留怨艾;年轻是尝试的资本,都还来得及。
“四年前……我们带着一身的洁白进入象牙塔,我们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四年后,我们离开这里。带走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得到一些东西,失去更多的东西。四年后的离开,青春靓丽的容颜下,那颗心,最多最多,不过只是宛如处子。”这是成长的代价,沉淀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会再有当初的青涩懵懂,但是我的得到的那一些,比失去的那很多,要珍贵。
留下沉淀的足迹,才能一步步靠近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