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t176
无论是马云还是陶行知,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热忱和行动,导致他们有足够的洞悉世界的高度和深度,才有他们的果。他们都把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落实到真实的行动上,做到了知行果的三者合一。他们都在教育上,不仅仅有言,还有心,不仅有心,还有行,不仅有行,还有力,不仅有力,还有知和智。
父母和老师固然由于他们的缺失与局限,没有让你在学校学习中,找到人生学习之道和学习之乐,丢掉了生命热忱。但那仅仅是人生前一二十年的错失。却不能成为你继续堕落和错过的理由。未来还有一大半越来越脆弱人生,你还有机会和义务。人生真正的【师】,不是老师,不是父母,而是那个不逃避且不断深度自省的自己。教师节,最终应该致敬的,是不自欺去寻找生命热忱的自己!
又是一年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两个人进入我的思考,一位是陶行知,一位是马云,两位最让我感动的事生命热忱和责任感,还有能力和行动。
网传马云将于教师节隐退,不管是不是真的,不管能不能退的了,我都认为他内心一颗向教育的心是不变的。他在教育上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88-91年的三年教学生涯,想必也很精彩。
不是他的成就有多高,而是他无论做什么,都有热忱。他偏科,按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关键在严重偏科,就与普通偏科有差别了,因为他清楚自己热爱什么。数学可以考几分,但却抓住一切机会学英语,现在的英语修为我认为可以超过70%的英语母语者,因为普通英语母语不一定能表达出他透彻深刻的思想。
我一直在想,马云会是个什么样的归宿?因为他已经用最不坏的方式达到这种方式所能达到的最高度。接下来就是如何退了。果然,他选择了华丽丽的抽身而退。再为他的精彩添上重重一笔。
如果说不负此生的话,他这才是真正的不负。
和马云一样同样因生命热忱让我敬佩的是陶行知。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陶行知曾强调的“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这“四问”出自于1942年7月20日,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七十多年过去了,但好像就是对当下的我们的发声,是对当下的我们的勉励,更是对当下的我们的告诫。
无论是马云还是陶行知,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热忱和行动,导致他们有足够的洞悉世界的高度和深度,才有他们的果。他们都把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落实到真实的行动上,做到了知行果的三者合一。
他们都在教育上,不仅仅有言,还有心,不仅有心,还有行,不仅有行,还有力,不仅有力,还有知和智。
在今天一片敬师的信息之海里,我以下说的关于老师的一些言语,可能不那么和谐。
如果某些话触动自尊和自保情绪的话,一定记得,也许自己缺的就是这些。自己该补。
其实我也可以说一些好话,弄一些煽情的句子。但是,其实老师们自己最知冷暖。
我40多年来,经历了很多的老师,有些是尊敬在心,有些则是叹息甚至鄙夷。
桃李遍天下,几人记师恩?
为什么有的老师,毕业之后学生仍然记得住,有的老师,学生不想见,或者只是场面上的客套?
因为人心都很敏感,谁都不笨。
身为人师的机会难得,值得珍惜。
陶行知那个时代,中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师的作用很大,社会地位很高,待遇不低。
那时候的"师",自我要求也很高。他们身体力行,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惴惴然自省。但是,全面教育普及之后,师的需求多了,整体水平也下降了。我们那个年代及之前,主体是学习好的上师范。后来,主体是中游的学生上师范。
【师】是一个神圣的角色。师也分维度和层次。简单的分:教育家,教育匠人,教育从业者。
没有热忱和爱,成不了"家",没有努力和用心,成不了匠。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智慧的的人,能教出真正的智慧。
没有生命热忱的人,能告诉别人热情是什么样。
没有真正掌握了学习秘密的人,能教会孩子驾驭学习。
一个消极逃避的老师,很难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积极。
言行不一最卑鄙,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口口声声不功利,实际上,他正是因为功利,又知道自己逃避无能,对那一份薪水依赖和失去的恐惧,没有放弃的勇气。老师群体这样的人也不少。没有真爱,怎么能有热忱。
现在有些老师,都只是一个工作者。是把教学当做糊口的工作。【主体】是当年学习中偏下的学生。
他们往往是死学的群体,不知技巧之重要,不知学习之乐(否则不会成为老师),用笼统的大道理,打鸡血,灌鸡汤,要求坚持和自律,其实自己做不到。
我跟我所有认识的当老师的熟悉的人,谈新加坡几乎普及的大脑革命思维导图,不是一脸懵逼,就是迟迟不行动。偶有一位在进修看到思维导图还跟我联系,我以为开窍了,结果很快失望了。
我在教英语的时候,常见的问题就是被老师误导了,比如元音i和i:的区别,很多老师自己也被:误导了。
这很正常,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摸到学习的门道,所以才成了一个教育工作者。
老师们也是普通人,所以不能强求。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我并不是期待每个老师都是教育匠人甚至教育家。
但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些老师们的自欺欺人。
比如,谈到老师的责任,是让自己把自己学校学习问题补缺,自己能找到学习之道和学习之趣,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之道和学习之趣。
有些人以自己也带出了好学生来反驳。我无可奈何。这里反应了他自己的认知,学习力和责任感缺失。
好学生真的不一定是他带出来的,因为好学生基本都是自己找到了学习之道和学习之乐,相反,让多少绩差生变成绩优生,才能真正体现一个老师的本领。
不要为老师不完全靠谱这个事实而叹息,因为教育的最终责任不是老师和国家,是父母!
是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也是父母享受子女教育的成果,承受教育失败的后果。
教育成功和失败,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影响社会,而最终也反作用到父母。
有的父母不懂赞扬,让孩子一辈子可能自害的个性里,缺乏风险意识的父母,可能在孩子幼儿园,小中大学时,在人生安全,以及更隐性的心理安全上出问题,甚至丢命,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教育缺失,还可能为社会培养罪犯,而父母自己承受阴影
另外,孩子的学习是父母人生学习和家庭综合学习力的反映。父母如果在成人阶段,仍然没有真正尝到学习之道和学习之乐,那是过去错误学习的延续。
学校的学习,其实是人生学习的10%的前导基础部分。90%的学习是成人之后,成人的学习的方式和重点不同。只不过换了学习的场地和场景而已
比如,工作熟悉的快与慢,工作思路的简单与系统,对世事的快速的了解和透彻的把握...
说简单点,整个人生,都是考验学习力,领悟力的过程。学习本身的学习是第一步,对大脑机制的学习是第一课,抵抗大脑的生物性固有缺陷是第一要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其实是自己的学习力问题,导致对生活的恐惧和无能为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是过去自己学校学习问题的恐惧。
也有些父母嘴上开明,口口声声对孩子的学习没要求,其实不过是无能为力的自我安慰而已。
而真正具有学习力的父母,他们首先自己从来都是高效能学习,同时也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学霸和最强大脑,他们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轻轻松松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好,同时与孩子同行在轻松高效的学霸路上。
每个孩子出生之前,都拥有一个无限可能的大脑。但是,一旦出生,就象天使坠落人间一样,认知的起跑点,就直接下跌到父母的认知高度。
如果父母认知足够好,足够驾驭大脑,并清晰指导孩子100%成为学习乃至生活的最强大脑。
但遇到平庸无力甚至自欺的父母,孩子就依赖自己的运气,看自己能否有运气蒙对人生学习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为学霸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平庸的老师,带不出多的的好学生,依赖学生自己的运气一样。
虽然老师和家长的罪过,就是把每个孩子【人人可以的优秀】变成了依赖运气蒙大脑用法的【低概率事件】。
但是,每个成年人自己,都对自己的人生负最终责任。
父母和老师固然由于他们的缺失与局限,没有让你在学校学习中,找到人生学习之道和学习之乐,丢掉了生命热忱。但那仅仅是人生前一二十年的错过。却不能成为你继续堕落和错过的理由。
也许前20年错失了,甚至错失了30年,40年甚至更多,但是,未来还有一大半人生,你还有机会,也还有义务,为越来越脆弱的后半生,去找到真正的高效能人生学习之道,才能应付未来的一切可能错失。
人生真正的【师】,不是老师,不是父母,而是那个不逃避且不断深度自省的自己。
教师节,最终应该致敬的,是不自欺去寻找生命热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