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放了半天假,我和孩子一起来到书店,看着满屋子的书,心中升起了那种久违的亲切感。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写长篇,所以很久没有看过书。小说要写,书也要看,两者都不该放弃。这篇小说将我困住很久,最近的状态甚至有些萎靡不振,希望这个月能结束。
刚才看了一本《李白传》,讲述了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我重点看了他最后的人生经历。
他晚景凄凉,生了几次大病。待病愈后,他再次游历,已不像年轻时受人追捧,反而遭人嫌弃,人人都害怕收留他引发祸事。
他形单影只地来到江边,看到一片枝干细长、顶端长着乱糟糟白毛的植物--白头翁,又俯身看到自己在江水中满头白发、形容枯槁的狼狈样子,就如此时的白头翁,他深切地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已经逝去,心中大为悲凉。
有人说他是投江而死,有人说他是伤心而死,无论如何,英雄迟暮总是让人感慨。
他凄凉的晚景让我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寒号鸟》。那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小鸟,它尽情享受当下,从没想过未来,总是说着“明天就做窝”,结果冬天来临的时候,冻死在岩缝里。
这篇文章批判了那种尽情挥霍自己的生命和时间的人,因为他们不顾将来,所以最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李白和寒号鸟何其相似,但两者不同的是几百年来,还是有人爱戴李白、纪念李白。
也许有人说人们纪念的是他诗成泣鬼神的才华,而不是他及时行乐、肆意妄为的人生态度。这种看法就有些狭隘了,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而在于他本身。若李白不是这样一个享受当下、将生命体验到极致的人,他绝对做不出来这样脍炙人口又直抵心灵的作品。
他遵循着一颗赤子之心,追求一种艺术的、美的生活,也向大家展示了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并非常人可以比拟。
人生天地间,我们都活在条条框框的规则中,说生活在一张张网中也不为过,所以大家都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少有人像李白一样活得那么肆意。
如果可以选择平平淡淡的生活还是像李白一样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生活,我想大多数人心底自然希望过李白那样的生活,因为生命到了最后,什么都带不走,留下的只有那些在世界上的经历。若是一个人的生命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来都没有绽放过,那他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而李白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价值,为自己绽放过、枯萎过,这就已经足够,这也是我最羡慕李白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