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正民主编,陆威仪著,王兴亮译。
一、帝国的版图
1. 区域
- 早期中国主要由黄河长江流域的灌溉盆地所构成,适合发展农业,这也划定了中国腹地的历史界线。
- 秦汉时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有90%的人口居住于此。但黄河含沙量大,水患频仍。而长江以南地区多高山峻岭和山丘,长期被视为“化外”之地。
- 函谷关以西为秦,核心咸阳;东部冲积平原为齐,核心临淄;中间为三晋;长江中游为楚;长江下游为吴越。
2. 风俗
-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风俗,影响着当地人的性格和民风。军事论文《吴子》中有过论述: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 - 《荀子》中也相关表述。如此繁多的区域特性,只能通过向一个统一的政权纳贡的方式来超越。
- 帝国的文人构建出了一种新的评判标准,它建立在圣人智慧的经典之上,否定了地形地貌的作用,超越了区域局限。但这一时期的历史仍被定义为地方势力间转换的均衡,以及帝国政府和其他统治区域之间关系的变动。
3.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局限性(前897-前202年)
- 秦统关中,且有尚武传统;关东以艺术及文学教育而著名。
- 秦在西陲四周无大敌,初期征服西部的游牧民族。后商鞅变法,重新划分土地,允许土地私有可自由买卖。
- 虽然加强了行权管理的统一,但秦和它征服的对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关中地区和其他区域在行政管理上也存在着差异。
4. 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前202-前87年)
- 汉文景二帝时消弱了诸侯国的势力,终结了其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 汉武帝时注意力向外部转移,征讨匈奴,扩大版图。武帝时最尚泰山封禅。
5. 地主所有制和地方主义的复兴(前87-88年)
- 武帝时董仲舒恢复井田制以抵制土地兼并,但武帝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农民失去土地。
- 武帝还征收财产税,有财者能多买地,技术的进步同样也加剧了土地的集中。掌握大量土地的大族的权力与朝廷平分秋色。
- 外戚对中枢的控制越来越大,导致王莽篡位。后东部豪强推翻新朝,拥立皇族远亲的后人登基,迁都洛阳,史称东汉。
6. 与世隔绝的东汉(25-168年)
- 东汉史是以地方权力为基础的血缘和集团史。
- 对外。和帝时朝廷越来越被孤立,与边远地区切断了联系,此后更是失去了对边远地区人民和边境军队的控制。此时军队中的军人,多由罪犯、游牧民族等人组合,他们与帝国没有牵连。
- 对内。财政困难,内廷把持着官僚机构,朝廷失去了信任,地方权势开始组建私人武装。
7. 军阀和国家的解体(169-220年)
-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虽被平叛,但其他叛军已层出不穷。汉帝国已被地方自治长官和地方实力派瓜分。
- 董卓控制了都城,绑架了小皇帝。
- 董卓被杀后帝国解体为八个地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
二、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1. 商鞅变法
-
在秦军事和民生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激进的改革,极大地改变了秦的军事状况。
- 扩大军队规模。军队逐渐倚重步兵,服役对象扩大到农民,借助弩等新军事技术的革新使步兵队伍更加壮大。全面兵役制。
- 城邦逐渐消逝。被征服的城邦分配给人民,还能开垦新的可耕土地。
- 以兵役为基础的统一管理制度。五人为伍,有军功者可受爵。将“县”的军事区域作为地方政府基础,普通兵役制成了国家整个管理机制的根本。
- 建立道路网。农田四周出现矩形的网络,并把农村分割为一块块相同的土地。
商鞅变法摧毁了周朝形成的城市与乡村的社会和制度障碍,终结了周朝的礼制社会,也终结了城邦中的血缘家族。
2. 独裁者的出现
- 商鞅变法未能保章个人统治者的地位,公元前338年新君车裂商鞅,此后经过一连串的斗争,使秦处于受封宫廷大臣的联合执政之中。
- 说客范雎说服昭王实行远交近攻的政策进行扩张,昭王拜范雎为相。后范雎力主秦王亲政,剥夺太后和魏冉的权利,归于秦王一人之手。
3. 秦的家国和“天下”
- 秦国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常被中原诸国视为非华夏的蛮族。战国中期的文献很少提及秦国,而《战国策》、《淮南子》、《史记》、《过秦论》等著作中多将秦视为野蛮、落后及异类的形象。
4. 《商君书》和秦国的困境
- 《商君书》是在商鞅死后汇编而成的,反映了商鞅变法改革的原则和战国时秦国的制度。其决定性的原则是:由农村人口组建军队,全民备战。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民战也。
- 当农业是人民唯一的财富来源,而战争是唯一出路的时候,人民将冒死为国家服务,将产出战争所需的精力和人力。
- 《商君书》怀疑和批判官僚主义,商鞅提出以五人为伍的方式来相互监督,以此便可取消官僚。统治者本身就是法令,但未谈到君主自身的统治技巧或品性。
- 国家为战争投入过多资源,不再有精力保证正常的运作。人力和资源消耗过多,暗示着帝国的衰落。
三、矛盾重重的帝国
1. 秦始皇的集权
- 秦统一后创立了全新的称谓“皇帝”为统治者独享,始皇帝泰山封禅,巡视疆土,标榜伟业。
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
-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 建立道路网、修长城等庞大的工程将各个区域连接起来。
- 农民劳役制度的系统化。
2. 秦的继承者和敌人:汉
- 秦朝仅20余年就被汉取代,汉延续了秦的许多做法,并且加以变通,故国祚长久。
- 汉通过以下手段加强皇权。
- 早期通过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形式支持皇权。《史记》中述汉高祖为赤帝之子,斩白蛇(白帝之子)起义后建立汉朝。
- 帝国权威的合法性越来越强大。武帝时引进了社稷神来宣扬皇权,儒家学说上升为知识的绝对权威。
- 皇帝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加以体现。
- 皇帝有一套独特的礼仪仪式。独一无二的称谓“朕”,死后称“崩”。专有的祭祀礼仪等等。
- 汉延用了秦的许多政策。都城为帝国学术生活的中心,延用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政策,推进了秦代的历法,继承了秦朝用钱抽取人头税的做法。汉政府采取以货币形式征税的方式,导致农民不论收成如何,均要卖粮交税。货币税最终摧毁了农业,它也是地方势力崛起的一个主要因素。
- 汉较秦有以下几个转变。
- 摒弃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及对相关农业人员的直接控制。汉逐渐停止了对农民的大规模动员和训练,而是雇用长期的职业军人,招募非汉人的骑兵武装。
- 政府组织和赞助的文学艺术。政府日益寻求以中华文明人的身份来朝廷统治。
- 出现了新形式的社会精英阶层。他们既能为国服务,也能建立地方权势。
3. 秦的败亡及其后世之谜
- 秦始皇死后,秦便在全国掀起的大暴动中垮台,关于秦亡的原因一直是后人议论的焦点。
- 贾谊的观点指出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 秦将战国时的政策毫无保留的带到新帝国,如直接控制农民,全民兵役制。大量被招募的士兵被用于扩张征伐,修筑工程。消耗国力激起民愤。
- 早期文献把秦的征伐、统一描述成秦始皇的一种个人野心,关于秦始皇狂妄自大地寻求控制整个宇宙的思想,在后来的中国文学中成为一个标准主题。
四、帝国的城市
1. 诸侯列国及其早期帝国的城市
- 列国的城市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城和外城。内城是政治和举行仪式的地方,是政府功能和精英的所在地。外城则是商业区和居住区。
- 统治者通过以下形式强调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内城里修建高大的建筑群、修建掩盖皇帝行踪的建筑等来昭示权力。外城居住区的核心是市场,统治者通过修建多层望楼,建立方格状的布局(坊)来加强政府的权威。
- 但在市场中潜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 商人拥有财富后,会违背法律禁令,从自由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同时商人还挑战了法律的效率,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城市居民引领时常,也挑战了政府的权威。
- 暴力和犯罪多认为与屠夫、“少年恶子”、“剑客”、“游侠”等有关。
- 异域方士尤其是术士和巫医,常诓骗无知的农户。
- 战国城市这种区域划分导致了其在法制层面和社会层面上的长久分化。
2. 帝国都城的创设发明
- 秦始皇将咸阳打造成帝国的都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始皇帝按宇宙的格式来修造宫殿,以表明君权神授,标榜伟业。
- 在征服一国后,在渭河北岸复制被征服国的都城,称为“离宫”,以示完成兼并。
- 收集天下武器咸阳,铸成二十金人。
- 将被征服国的诸国贵族迁到咸阳。
- 汉都长安,史记描述高祖对家缺少忠心,但这也成就了高祖。这点与项羽不同,项羽在攻占咸阳后便返回故地。项羽无法做到为一个帝国而离开家乡,高祖却做到了,于是高祖成功了。
- 西汉历代汉王多建陵寝,并将大户迁往陵寝附近做护陵人。
- 东汉都洛阳,班固作《两都赋》,通过诗文的胜利来夸耀东都超过西都。洛阳是开创者的产物,强调人工雕饰,但王朝的更替变化无常。
五、农村社会
1. 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 帝国初期的重要的技术被引进,如灌溉、施肥、铁农具等,但新技术未得到推广应用。
- 武帝时的“代田法”能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耕牛和铁犁可提高生产力,砖内衬砌法可使水井挖的更深,但这些都需要资本的投入。因此富农和地主更有优势,而贫农则处劣势,导致他们最后为了生存而被迫放弃土地。
- 长江流域的农业则不同。因处南方水多,潮湿多沼泽,农民使用烧荒获取肥料再种水稻。但烧荒要隔年,故农业生产产量低。
- 秦和高祖时期有强制赋役,要求男丁必须为国家服两年的兵役。
2. 村庄和乡野
- 农民的个人地位按头衔级序来划分,这是国家强制落实的等级。有爵位者可以有以下作用:免除一些法定义务,可以抵罪,决定其地位。
- 种植除了小米大麦小麦大豆外,还有织布。布匹可以作为交换的中间物。
- 布匹中尤以丝绸最为昂贵,作为金属货币的补充可作等价物用于交换,开拓对外贸易,形成“丝绸之路”。
3. 豪强大族
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扩大其关系网,加强控制力:
- 在兄弟姐妹间分配家产,也包括家臣和奴仆。
- 通过联姻形成纽带。
- 慷慨大度通过宴饮或慈善活动仗义疏财,也包括向上行贿。
- 求师访友形成师生网络。
- 垄断地方崇拜的领袖地位。
豪强大族形成的政治团体,有时会一致对抗中央政府构成威胁。
六、外部世界
- 周边地区的人民可以分为两类。西北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居住在草原上,建立了中国模式完全不同的政权,这些地区始终处在汉文化范围之外。南方及东南水源丰富的地区、西南的高原地区、东北地区的农耕国家逐渐汲取了汉文字和国家管理模式。
1. 游牧民族和匈奴
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经济基础-依靠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牲畜。其发展历史主要为。
- 商晚期时,马车从中亚经由被称为“北方”的区域被引入到中国,游牧民族饲养牲畜成为当时经济的主宰。
- 东周时,华夏诸国向北扩张与游牧民族的接触日益紧密,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骑兵成为战国诸国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前线边市上的马匹买卖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
- 战国晚期,为保证饲养军队所需马匹的草原地区,北方诸国占领了此前被游牧民族占据的地区,并修了城墙来加以保护。
- 秦时长城的修筑标志着向草原地区的扩张,游牧民族为还击,他们联合为一个由匈奴部落为首的统一帝国。游牧部落为应对迁徙和武装袭击,只能组建大规模的军事组织以求生存,以“可汗”领导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标志着游牧国家军事化进程的顶峰。冒顿获取“单于”地位后,在北方臣服了许多游牧部落,建立匈奴帝国。
- 汉时对匈奴作战吃了很多败仗,汉朝采取了“和亲”的政策,并与匈奴在外交平等方面达成一致。但两种文化构成了两极的世界,《史记》中以近似原始人种的方式记录了匈奴的风俗。
- 汉向匈奴进贡但匈奴并未停止侵略,中国朝廷中要求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几十年的和平使汉组建了一支新式的军队,武帝时中国军队深入中亚腹地使匈奴遭受巨大损失。
- 后来匈奴产生分裂,定居在汉地并臣服于汉朝皇帝的南匈奴,北部边疆以外的北匈奴。
- 北匈奴被汉和南匈奴击败过多次,后来鲜卑军队杀死北单于。经此大挫匈奴部落投降汉朝。公元89年汉朝的一场大捷完结了匈奴帝国。
2. 边防军队
- 汉废除了普通兵役制,军队由招募农民向招募职业军人、游牧民族及刑犯转变的征兵制。王莽之乱后政府认为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对朝廷有潜在的威胁,故这一征兵制被官方认可。
- 为监督内迁的游牧民族,汉设督尉统领由汉人组成的常备军。而对匈奴作战的远征军则多由非汉的胡人组成。
3. 西域
- 汉第一次对匈奴作战时,遣张骞出使西域寻月氏部落结盟,中途被匈奴截获,被囚十年后返回汉朝,带回了有关西域地区第一手详细信息。
- 公元前120年一位匈奴王的归顺标志着汉朝向中亚地区扩张的开始。公元前108年的军事行动使汉和乌孙与楼兰连成了协议,随后大宛被汉征服。公元前90年汉针对吐鲁番的军事行动取得胜利。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标志着汉军事成就达到顶峰。虽然在西汉末年撤出都护府后北匈奴建立了统治,但公元91年班超及其子班勇取得军事胜利,中国在此又重立权威。
4. 羌和乌桓
- 羌居住在今西部的甘肃南部到云南一带,其特点是不断分裂成无数相互仇视的部落。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东汉境内,成为羌附属国,为政府提供边防线上的耳目。乌桓又被称为“东胡”,居于瑞内蒙一带,被被迫臣服于匈奴,后匈奴被汉赶出内蒙后,乌桓臣服于汉,并迁到汉边塞以内地区。
- 汉东北、东南、西南地区多定居居民,未对汉构成军事威胁,他们吸纳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汉从这些地区获取珍稀宝物,奇珍带来的威望在宗教信仰中有所体现,形成异域崇拜。
七、宗族
秦汉时均鼓励大家族分家析产。
1. 宗族和家族中的性别
- 单个家族首先定义的是夫妻间的关系,女性有较大的影响。而父系血缘强调传承,女性以妻子角色作为附属品。这两种模式间的矛盾对各个领域都有影响。
- 宗族由父子兄弟关系决定,女性为外来者。但在家族内部,女性则拥有权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印证:
- 对子女施加影响。
- 寡母可以为儿子分配土地。
- 汉代诗歌中也有体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公婆控制儿子欺压儿媳。
- 继母残害原妻子的子女来提高自己子女的地位。
- 皇族中的女性如太后皇后等则拥有更大的权力,扶持外戚寻求自身利益,使政治权威从官僚机构向皇室内宫转移。
2. 性别和权力的空间结构
- 政治权力被描述成一种内部权力向外部权力的支配,如宫殿中皇帝居于“内廷”控制范围向个延伸则是一种体现。政治权威由外墙隔绝,不为外人所知。
- 依照“内”“外”的逻辑,中国的性别在空间上也被结构化了。女性占据宫廷的核心,居于最隐秘的位置,这也是政治权力的来源。
3. 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
- 汉是第一个把童年变成一种有意识的文学思考的阶段,贾谊等写过“胎教”的文章用来确保皇位继承人的健康发展。
- 东汉时关于儿童成长和利用教育来改变先天气质的知识得到传播,许多文章都描写过文学神童。
- 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中,汉最看重的是“孝”,《孝经》成为必须掌握的首要经典,汉各位帝王的谥号中也带有“孝”字以此来体现对祖辈的孝。
4. 成年女性和成年男子
- 皇室内太后往往会指定继承人或摄政王,“外戚”有很大权力,王莽之乱就由于此。
- 另一个女性的角色是妾或“次妻”,她们负责侍寝和照料小孩。
- 而男性丈夫是家族的主宰,家中的长者则拥有更多的权力。
5. 老人和先祖
- 对老人的尊重成为一种价值体系和基本道德。
- 有观点将自身的成功归功于宗族,追溯祖先越久远则能召集更多的力量。
- “五服制度”纪念先祖,决定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
- 关于寿,不仅指外在躯体的生命,还指后代关于某位祖先的记忆,以及把他保留在祭祀崇拜中。高祖和武帝成为汉被永久崇祀的祖先。
八、宗教
1. 联结点
- 神灵和人类的联结点有
- 进行献祭的庙龛或神坛,祭祀场所成为与世俗分开的神圣地带。
- 灵媒。其号称能穿越“阴间”与死者沟通,还具有治病祈雨等非凡能力。但后来灵媒的地位逐渐衰落,有禁令对他们进行限制。
- 皇帝登山巅或高楼之上,企图寻找仙人。
- 通过预言感受和影响未来发生的事。手段有星相表,解读自然环境、运气,梦、非同寻常的自然奇迹也作为征兆。
- 以上联结点的共同特性,需要一们宗教偏信仰的专家或一个传递信息的专家。
2. 国家信仰
- 商时的国家信仰是祖先崇拜,战国时自然崇拜如宇宙神灵名山大川,秦时授予自然神灵至高无上的地位,秦和西汉时最重要的国家信仰是对四帝(后来是五帝)的崇拜。
- 武帝时又引入了“太一”和“后士”的崇拜。
3. 对死者的祭奠
- 对死者的祭奠普及很广。战国时有将墓葬视为家族房屋的复制品的理念,西汉中以人世间的家族为样版来修建墓葬的做法流行。坟墓被装饰成完整世界的样子,因仅住宅还不足以提供完整场所。
- 庙祭仍是祖先崇拜最重要的地点,因它是父系制最关键的仪式举办地,明确了宗族关系,包含了政治权威。而墓葬只是个人或家族所保留。
- 儒家主张厚葬,墨家对厚葬进行抨击。
九、文学
作者使用“儒家”这个术语来指代那些致力于周代文化遗产的人,周代文化遗产表现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
“道”的竞争派别
- 诸子学术均断言自己拥有一个被称为“道”的完整智慧,对道的不同解释汇聚成充满争议的流派。
- 司马谈是把当时的知识界划分成几种不同学派的第一人,他认为除道家外,其他各学派都只具备了道的某一方面,因此存在不足。
- 司马谈将道家追根溯源到老子,《道德经》《庄子》为道家学派提供了基础文献。
经与传
- “经”用来表示一个特定的著作种类,其表明它的文本具有普遍持久的价值,它们能向世界提供秩序和结构。以“经”冠名的著作或篇章经常伴之以“传”(意思是传递传统)或“说”(意思是解释)。
- 经传之间存在着一种等级联系。经典是圣人的书面遗产,而附注则来自地位较低的文人贤士,他们致力于传播圣人的意图和思想。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秦汉时有几部著作号称是囊括了所有重要知识的百科全书:《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前者由秦相吕不韦编纂,后者由淮南王发起、于汉武帝时成书。
- 它们皆由某位政治权要主持,并召集无数学者共同编纂成书,且都以这位主持人命名。两书都集合了当时所有哲学流派的格言和原理,并尝试把它们进行综合,转化为一种前后一致、合乎逻辑的学说。两书都强调了政治和学说相统一的理念。它们的模式:一位相或王召集一群互为竞争的不同学派的学者,把他们不同的立场综合为一种和谐的整体学说。
- 《吕氏春秋》由三部分组成,十二纪、八览、六论。“纪”构成书的核心。
史学著述
- 司马迁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只为完成巨著《史记》。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史记》主要由以下部分。
- 十二本纪:记录统治者或一个朝代。司马迁推断存在着一个“帝统”,它从未间断地从黄帝传到了当时的汉武帝。
- 表:记录诸侯国贵族和诸侯王关系的历史年表。
- 书:追述了礼乐历法祭祀等内容。
- 世家:主要记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
- 列传:记录官员使者将军商贾艺人诸子学者诗人巫觋刺客侠士,这些都是普通人,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战国到秦汉时期一幅广阔的社会画卷。
- 《史记》对《论语》《战国策》等著述许多段落的直接引用,使它成为一部由多种声音组成、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但随着作为国家正统学说的儒家经学取得了胜利,《史记》因其所持的道家倾向面成为批判的对象。
诗赋
- 司马相如的赋讲究华丽幻想,在西汉时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作家,但随着儒家经典地位的上升,其艺术风格在很多地方被抛弃了,一种以杨雄为代表的文学趋势开始流行。
- 杨雄认为诗歌应该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应避免华丽的词藻和修饰,反对人工斧凿,他认为这类作品是“文丽用寡”。
- 汉代大多诗歌都不是知名作家所写,而只是以“乐府诗”或“古诗十九首”命名。乐府本是制作歌曲的政府机构,歌曲皆由低地位的乐人所写,和祭祀的颂不同。乐府的特点是客观、不夹主观评论,多用俗语。
- 乐府有时会被儒家学者谴责,因其被认为采用了俗乐“郑卫之音”,而这俗 乐被孔子谴责为“淫音”。随着经典思想日益提高,乐府在西汉晚期被废除。
儒家经典
- 国家图书目录的分类使我们能一窥当时知识领域的结构,儒家著作是目录中的一个分类,由刘向刘歆父子二人完成,他们认为经学是正式写作的模范,是其他各类文章的源头。父子二人赋予经学核心的地位。“经”由圣王创立,其他各类文献则来自于想象中的早期国家的一此机构。
- 将学术与政治机构相联系,既反映出学术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平衡,也反映出将破裂的世界修复为一个整体的理想。在目录中知识的最高统一性就类似于君主统治之于帝国,然除了这一个统一的理念,书目没有列举各派学术的全部缺点。
十、法律
法律和宗教信仰
-
早期法律被神化。
- 《左传》记录周代贵族以血祭这样的“盟誓”,被广泛用于城邦或宗族之间的结盟。
- 商周时期在宗教崇拜仪式中使用的青铜器上的刻字符,其能和祖先联系。
- 秦汉时用歃血仪式郑重发布新的法令。
- 战国法律文书与宗教有关系。汉律文书在葬礼中有某种形象,其既作为约束,又作为授权。这些文书被带到死后的世界,以保持死者生前所拥有的地位。
- 云梦墓的秦简中可以看出法律集中在皇帝对官吏的控制方面,普通人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强调官吏要对绝对忠诚等。
- 楚墓中不但有法律文书还有方术材料,云梦秦墓中还有鬼魂的描述,以及帮助人们判断日期吉凶的《日书》。
- 早期帝国法律和宗教的联系造成了政府行为和天地自然的一致。如死刑只在秋天举行,若有拖延过冬天则将不被处死。
法律和行政管理
- 法律是确保社会秩序的行政管理工具,有以下特征:
- 奖惩的区别建立在当事人的地位之上,如触犯皇威的将被定为滔天大罪处以死刑。对过失和刑罚划分等级的做法也运用于普通人。
- “连坐”。刑罚不止于罪犯本人,而且还会牵连到其他家族成员。集体连带负责制不但是政府用大规模的刑罚来恐吓人民的手段,也是保证人民互相监督的方法。
- 法律文书中的刑罚还意味着存在着一种社会等级,通过负有恩惠和债务的关系而建成。人地位不同,其赔偿的方式也不同。
- “肉刑”可追溯到商周,虽不能通过“纳赀”来免除,但也会根据罪犯的地位和特权来灵活实施不同等级的肉刑。
- 人口登记。人口登记及与人口相关的地图,证明国家政权开始把自己的权力升华到法律档案这种表现方式。
- “百姓”一词的来源。在周代姓是一种贵族特权,但在战国时期,姓被扩大到普通家族,于是“百姓”这个过去用来指代贵族的术语,开始意指普通人。
法律和语言
- 法律是种特殊形式的语言和修辞,有自己的技术词汇和语法,因此地方官员必须精于此道。
- 条令、刑罚措施的使用是建立在语言和现实相一致的基础上。即孔子所说的“正名”思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仪不兴,礼仪不兴则百姓手足无措。
法律和刑罚
- 狭义上讲,早期帝国的法律是一套针对某些越规行为而制定的规则和刑罚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刑法体系,但也有财产与继承方面的法律纠纷。
- 主要有三中刑罚:
- 死刑。如斩首、斩首示众、曝尸、弃市,少用腰斩。
- 肉刑。残裂肢体。
- 劳役。常见的一到五年的苦役,或流放。
- 秦汉时的刑罚可以赎罪,以爵或罚金来抵。
法律和调查
- 在中央政府有官员处理司法事务,最主要的司法官是廷尉,主要裁决事关皇室、诸侯王及高官的案件,还对地方的疑案裁断。
- 中央政府也监督地方官员的司法活动,设置巡游地方的刺史。
- 调查的范围包括,涉案工具,身体痕迹,邻居和家族成员,证物证言。
法律和劳役
- 秦时只发配边关,汉时将转运物资与流放合二为一,东汉时刑徒被派往远征入伍即“谪徒徙边”。
- 早期帝国使用四种体力劳动者:农民徭役、雇佣、刑徒、奴隶。其中刑徒劳动力对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但刑徒的生活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