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见汉人甲先生在首页上登了一篇题为:
“养儿防老有错吗?”的文章,这也是我想了很久的问题,没有半点和汉先生分辨高低之意,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说到“养儿防老”,其实与“养儿”无关,主要是“防老”即“养老”问题。
怎么来养老?无非是从经济上,体能上以及精神上三个方面。
西方社会既不养小,也不养老。小孩十八岁家长就不让孩子在家住了。老人退休经济上全部是由社会养老保险承担。不像大部分中国人,带了一代又带二代,把钱都给了孩子,这叫害了孩子也害自己。养老金应该自己管好。
另外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都达到了76.8岁,据说北京到了86岁。儿女也进入银发行业,让他们来照顾白发苍苍的父母,预示着儿女累趴的更大风险。生活起居,求医看病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应该交给养老专业机构
小孩大了,家长不是送幼儿园吗?去幼儿园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受教育,生活有人管理,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小伙伴玩呀。
老人老了为什么不能去养老院呢?如果说到孩子孝顺的话,就应该把老人送到专业的养老机构。
汉人甲老师还在文中说到:“我们老了不能动了,需要人床前床后、刮屎擦尿。这些活太脏太累,我们舍不得自己孩子辛苦,让别人来做,这叫不叫自私呢?”
社会分工现在是越来越细化,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医院的护士,护理员她们的选择了这份职业,端屎端尿对她们来说就是本质工作。
社会上也许有比这更脏更累的活,这个社会不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吗?菲佣的声誉响誉全球,她们做的不就是繁琐的伺候人的活吗?她们享有令人羡慕的薪酬,谁又敢歧视她们呢?
我的一个同学三姐妹都在美国,她父亲过世后,她把80岁中风的母亲接到了美国,住进了美国的养老公寓。
她原来以为她妈语言不通会不习惯,结果她妈妈在那里过得很开心。逢年过节她会接妈妈回家。她说她母亲从不在她家过夜。总是要回养老公寓,她说那是她自己的家。
她说医护人员的态度极好,专业,她说自己照顾妈,没有护工照顾得好。她母亲每次都得到医院及时抢救,她拿出她母亲的照片给我看,真的红头发色,不出老。她带着一家大小周末定期看妈妈。
我觉得孝顺儿女唯一能做到的是:给老人精神陪护,给她亲情和温暖。给她安排好她的晚年生活,并不是去做一个护工。
我的母亲是解放前生人,2015年初得了肾癌。医生说不治疗最多活半年,两年中做了四次大手术,放化疗,一年有半年时间都是住医院。
我们三姊妹组成了一个团队,求医治病都是我们安排,有一次我抬我妈妈把自己腰都闪了。所以每次住院,我们第一时间就是请24小时一对一陪护。
以前她一直住家,毕竟年岁已高,又多病。她的身体指标是她最关心,为弟媳妇不帮她测血糖生气。所以她自己主动要求住进“和润养护院”。这个事不是老母亲自己说,我们做子女的真不敢提。
钱在这个时候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亲情她也似乎淡了很多。生命对于她来说是最重要的。我妈至今保持着她的经济大权,她的养老金谁也动不了。
现在的养老院不是像汉先生说那么惨淡,政府给养老机构每个床位一万元的补贴。就费用一项,虽看似很贵,但比住家养老请保姆,要节约很多。
汉先生他说的儿孙满堂,血脉相传并不是她们的第一需要。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我妈经常是为她的血糖高了0.1斤斤计较。
现在她住的养护院,一二楼医院,三四五楼养老院。她自己一个房间睡觉,里面设施齐全。吃饭起居全由敬养院护工包了,有护士会按时给她吃药,测血糖,血压。如果需要打针的,护士到房间打针。这些是她最关心的,我们做儿女做不到的。
楼下有麻将室,每天有护工推她去打牌。床头有呼鈴,护工24小时随喊随到。养护院还定期组织老人活动,重阳节那天我正好赶上。养护院的护工是受过训练的。遇上妈妈发小孩子脾气,我们哄不好,但护工阿姨总有办法哄好她。
这不是一个体力活和技术活吗?
我妹妹离医院近,每天都送菜。我负责精神陪护,天天电话。周末开车带她兜风玩耍。给她写文发朋友圈,来了很多学生,朋友轮流看她。
母亲她两个月前进养老院时,生活完全依赖保姆,她茶饭不香,情绪很差。如今她辞掉保姆,饭也吃得香,觉也睡得着,那天还高兴地告诉我:她头上长出青丝了。
我是女儿,我妈妈她不要我养,并非我们没有给她养老。
那天她给我们儿女开会,会上说:女儿属老大最孝顺,小女儿最勤劳,儿子只要你工作好,事情就交给姐姐妹妹吧!你们各有各的家,我有我的生活。没事不要来打扰。
我也是妈妈,我有儿子,我不要他养,我很自豪。
他受国外教育,平日在路上见了老人,妇女带小孩,都会去主动帮助,何况我是他妈。
我儿子早就对我说:妈,我不要你管,让我管你吧!我不论经济还是精神都很独立,我不要他养,但他一定会陪我到老。
回汉先生的话,去养老院养老,我已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