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个人成长的系统性问题。
读到这本书,感觉自己的想法和实践被确认了。
在成长的路上,很多人大多时候都在原地踏步,对于计划的执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一段时间又从头来过,循环往复…
来看看造成中断的原因,就发现问题所在了:
最常见就是“没时间”,然而常常一不小心就刷手机一小时之久
不够聚焦,看似忙不停,却并没有执行既定计划
情绪影响,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无法执行计划
能量不足,被焦虑、担忧占据,没有精力执行计划
没有正向反馈,看不到进展,积极性消退
被新事物吸引,对目标失去兴趣
……
这些问题不是靠制定了计划,或培养几个习惯就能改善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意识到这一点,我尝试在日常加入正念冥想以保持觉知;每日运动提升精力,保持快乐元素;通过调整认知,减少我执,学会接纳和追随,避免能量耗损……
实践下来,更加地确信,当我们想做出一些非凡事,必须拥有不凡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在能量。
正如本书所讲的「韧性」。
什么是韧性?
韧性出自物理学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
一个具备高韧性的人拥有更加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和压力共处,能从逆境中快速恢复,从不确定中受益。
韧性,是向上生长的力量。
如何打造韧性?
作者提出了系统地改变认知和行为的「韧性飞轮」模型
韧性飞轮有三个叶片,分别是觉察、意义和连接。
“觉察”指的是自我意识层面的综合认知。有觉察才有改变,觉察让我们看见自我深层的信念,归因模式等,比如要克服焦虑,要能先发现焦虑,了解焦虑,认知和观念才能逐渐地改变。
“意义”指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计划不能坚持的一大原因就是,行为、目标和人生的意义不连贯,参见意义树模型。每天的行为应与阶段小目标相连,每个小目标支持着我们长远的,持续精进的目标。
“连接”是指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能力发展和幸福感受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重大逆境中能够良好适应(也就是能够具备韧性)的关键是至少有一种可靠的人际关系。
在韧性飞轮模型中,「持续小赢」是三个飞轮叶片的动力。观念的觉察和自我认知的升级是持续性的“渐悟”。与他人互动建立关系,也是久久为功的过程。持续小赢更是目标分解和意义强化的重要方法。有了持续小赢的动力原则,飞轮才能真正起飞!
在韧性飞轮的每个部分,作者都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自行组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韧性飞轮。
然后就是,坚持、调试,再坚持,就像训练肌肉一样打造自身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