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生活之二吃早点
吴旭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原因,结识了一些南方北方的朋友。这些朋友,大都有个疑惑,他们搞不明白,我们这个小城究竟是应该划为南方,还是属于北方。北方人因为我们没有暖气,说我们是南方。南方人看我们冬天天上也下雪,地面也结冰,以为我们是北方。反正是南方北方的人到小城,都难以适应。北方人来,手上要生冻疮,南方人来,基本都感冒。
去年,市里弄个南北分界线,总算是把这个问题有个官方定性了,原来小城基本是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至于这个分界线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觉得也不是我们百姓可以考虑的。但是,我以为,如果百姓得到实惠了,那就是件真好事。
细细想来,小城确实也是不南不北的。就拿早点来说,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喜喝粥。而在小城,似乎是两者皆有之,难分谁更明显。
我一般都是在外面吃早点。原因有二,一是在家里懒得做,二是人少确实也难做。我比较喜欢吃面条。以前小城里是小刀面居多,手工擀的面条有劲道。现在所谓的小刀面,几乎都是机器面,人工切成条而已。过去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能吃碗兑汤面,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我们就没有南方人有情调,人家叫“阳春面。”有一年,有个北方人去无锡,看见饭馆的招牌上写着“阳春面”,被其名字所吸引,吃完以后,一抹嘴,说:“真会唬人,白面就白面,还叫什么阳春面。”
现在小城里的面馆很多,什么杠子面馆,拉面馆,鸡汤面馆,鱼汤面馆,镇江面馆,东西南北,几乎无处不在,给小城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北方人爱喝粥,在我的印象里,以米粥为主。而小城的人们,喜欢将米、豆、花生粉等数种杂粮参杂起来熬粥,美其名曰“五粮液”。这个名字起得好,但是会给初来小城的客人造成误解。在酒桌上,最后上主食,主人竟然叫:“服务员,上五粮液”。不明就里的客人会以为我们待客不敬,这么好的酒在最后才拿出来给大家品尝。但是,当大盆端上来的时候,客人都会恍然大悟,此五粮液非彼五粮液。
其实在小城,喜欢以烧饼油条做早点的人们,不在少数。烧饼油条,属于典型的百姓食品。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排队去买。那时候叫朝排的多。我一直有些不明白,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是指其出炉时的摆放,还是别的原因,好像也没人考证过。我有个同学,小时候去南京,早上出去跟人家师傅讲,我要两块朝排。师傅说,什么牌?有烧饼。他说,就朝排。以前,由于经济、交通、信息等原因,人们与外界接触较少,很多地方物产,其实大同小异,名称不同而已。现在人们接触社会的方式与机会都多了,很多叫法,也是可以熟练运用了。比如,我们现在去外地,点菜,会要红烧肉圆,不至于还叫:“老板,一碗红烧坨子”了。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干燥,我会去家汤包馆吃包子。头几天,是汤包加棒子面稀饭。后来,感觉汤包太过油腻,就改换成蒸饺和辣汤。这家的辣汤味道还不错,海带丝、千张丝、鸡蛋花一应俱全。我最中意的是这家的佐餐包菜,清凉爽口。那天,我刚盛好一碗,老板娘过来了,吃惊地说:“你这碗辣汤怎么都是鸡蛋?”我说:“老板娘,这是包菜。不是鸡蛋。”我对面大哥有点意思,说:“你家的汤里一共有多少鸡蛋你自己不清楚?”
小城这些年的早点,有点多元化、南北交汇的意义,这是我们百姓的福分。多些选择,多些口福。但是小城向来有跟风的习惯。鸡汁小馄饨飘香,满街就都是鸡汁小馄饨。砂锅粉丝汤走俏,大家就都去卖砂锅。新的一年来了,希望小城能更多些风味小吃,丰富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时希望政府能再多创造些就业岗位,使百姓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在我的感觉里,小城的早点店似乎有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