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 书中所得17 2022-10-20

马未都说收藏》     书中所得17

       大概是2011年,买了《马未都说收藏》,一共三本书,《陶瓷篇》两本,《家具篇》一本。很认真地看完,还写了一篇文《唐句摘考》,自娱自乐,那时还没有什么平台可以分享。现在展示一下,不吝赐教。

马未都

《唐句摘考》

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口口相传之误?

       唐代张继的著名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家喻户晓,据说在日本的小学课本上都出现过这首诗。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读《马未都说收藏之陶瓷篇》,马先生在书上说:上海博物馆有一个北宋时期的仕女枕,上面有两句诗:“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一比较,就发现前两句就有四处不同。

上海博物馆“北宋仕女枕”  

       第一处是“叶落”,叶落很清楚地表明是深秋,深秋夜晚寒气逼人,文人总是敏感的,当环境时节的寒,再加上心中失落的寒,那种心头霜就马上笼罩全身了。“月落”就有一个误差,月落也就是早晨了,和环境有点不符。

       第二处是“猿啼”、张继的诗是“乌啼”,一个是鸟一个是动物。“猿啼”我们都知道,唐人都写过猿啼,比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三处“江边” ,第四处“渔父” ,就是“江边渔父对愁眠”,为什么愁,因为深秋了,江边的老爷爷打不到鱼,很发愁。张继的是“江枫”,那里没有枫树。但有人会说那有枫桥呀,但枫桥应该是在明代所筑。可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总比磁枕上的诗有美感,更值得咀嚼。

       马先生说,文物是证物,用证据来说话。一千年前的枕头上写的这句唐诗,跟我们熟悉的唐诗有四处差异,起码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口口相传,出现了差错。究竟是谁的差错呢?是将诗歌记录在书上的人的差错,还是造瓷枕的工匠的差错,不得而知。第二,诗歌经常会经过后人润色。有很多版本不同的诗歌,比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有的版本写“两岸猿声啼不尽”。诗歌成书的时候,一般都容易被改得比较文学化,比较高深。比较“江边渔父对愁眠”和“江枫渔火对愁眠”,显然“江枫渔火对愁眠”显得有点儿玄妙,“江边渔父对愁眠”比较形象。诗歌就是得有点儿玄妙,大家才觉得深奥。

       其实马先生肯定不是第一个注意这个瓷枕的人。早在1991年6月2日的天津《今晚报》上,就刊载过署名钟离有忌的短文《江边渔父对愁眠》,注意到了这是抄录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今晚报

二、黄河远上白云间----笔笔相传之误?

       上面说口口相传会出差错,其实笔笔相传也不可靠。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黄河则远在南边千里之外。所以当年竺可桢教授就指出这诗句应该是“黄沙远上白云间”的传抄之误,因为行草书写的“河”“沙”二字很容易混淆。

草书“黄河远上白云间”

       竺可桢是气象学家,他进一步分析“黄沙远上白云间”当是戈壁沙漠中类似龙卷风的气旋把地面沙尘垂直卷吸到高空的奇特景观。为此竺可桢先生亲自到玉门关和古凉州实地考察,他发现那里的确黄沙遍野,大风吹来,果然是“黄沙远上白云间”。此外,他还考据了各种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物,终于在甘肃的博物馆内找到了最早刻有《凉州词》的一块出土石碑,上面所刻的《凉州词》第一句果然是“黄沙远上白云间” 。

草书“长河落日圆”

       “黄沙远上白云间”写的无非是凉州的强沙尘暴,与“一片孤城万仞山”共同构成极度荒凉可怖的景象,而且与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相呼应。而在修订本里诗意已经不全是苍凉,而是也有些壮观了,但却与王之涣原诗意趣大相径庭。

赵少昂草书“沙”

       值得注意的是,《集异记》和《唐才子传》所记“最佳者”高唱的王之涣诗,首句均作“黄沙远上白云间” ,到比较晚的时候这一句才变成“黄沙直上白云间” 。刘永济教授的《唐人绝句精华》也说:“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  

       但是也许后人大多认为错得好、错得应该,于是就这么一直将错就错了。

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剧”何解?

长干行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这是一首爱情叙事诗,从两人天真烂漫的童年到丈夫远离后深深的思念,将初嫁时的羞涩、新婚的喜悦和坚贞不渝的心愿写得十分细腻生动。由于这首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就成了后世用来比喻童年相好而成夫妻的成语。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幸福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光。这段回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始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游戏。床,古代坐具,不是现在睡觉用的床。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漂亮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弄花花草草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板凳,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好经历,长大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这比起当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然而对本诗的前几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理解与解释,历代学者不尽相同,也有些就似是而非地一笔带过。

       现以王穆之2004年3月30日发表于中国李白网之句解为例:“李白《长干行》中‘绕床弄青梅’一句存在两个疑问,即‘床’为何义?全句如何串解?对此诸家注本颇多分歧。我认为‘床’当作‘井床’、‘井栏’解,以较早提出此说的朱东润注释为是。对于句意旧注多囿于全句本身连贯串解的困难,有牵强含混处。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绕床’和‘弄青梅’应分属不同的两层意思。‘绕床’承上句‘郎骑竹马来’,意为男孩跨骑竹马而来,围绕井栏旋转奔跑;‘弄青梅’则承前句‘折花门前剧’,意为小姑娘用手把玩着刚才从门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在李白的诗歌里,类似‘绕床弄青梅’这样特殊的句式不乏其例。” 

       但有人认为以上句解依然不通。因为做此句解者没有理解“折花门前剧”所表现的内涵。此句最难解释的是“剧”字,按“剧烈”解,在此根本不通;按“戏剧”解,当时没有此意的诞生,况也讲不通;有人提出按“居”解,即站立讲,但古字意这两字不同意或通用,凭想当然的臆断难以得到大众认可。有网友称为此困惑了近二十年,1995年购《辞海》翻阅,在“剧”字条下发觉了如此解释:剧:艰也。灵感一动,疑惑顿解。剧: 艰也。亦即艰难、困难之意。床: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之句。弄:设法取得。此四句即可解为:妾的头发刚刚覆盖前额的时候,在门前折花时遇有困难;恰逢你骑着竹马来到,绕着井上围栏用竹杆(所骑竹马)为我设法取得青梅。此解释应为前四句诗的最合理和完美的解释。

       再有,此诗用普通话读,似乎不押韵,但用粤语读就比较押韵。由此引出另一个话题,即当时人们的语言是否更接近我们现在的粤语?有许多学者发表了观点,但也不尽相同。同样的现象也在出现在许多其它的唐诗中,甚至是较早的诗歌中。比如那首家喻户晓的北朝民歌《木兰辞》,特别明显,不信你分别用普通话和粤语读读。

四、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平仄与字义的对仗,哪个重要?

       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于公元806年 (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中不乏传世名句,我们只录头尾各四句:

长恨歌

[唐]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们知道,对仗是古诗的重要特色。所谓对仗,是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那么,当平仄的对仗与字义的对仗有矛盾时怎么办?即哪个更重要呢?从《长恨歌》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前者更重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两句就应该是“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

       因此可否认为,平仄的对仗优先于字义的对仗?但目前似乎还查不到这方面的研究,只看到刘成志在《晚霞》2012年09期文“对仗在律联中的妙用——兼评刘情玉的诗作”中提出“一般说来,对仗难于平仄,其中对仗使用得好,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文学与数学有关系吗?

诗词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公元737年(开元三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因为从事数学教学,每次讲到“曲线的法平面和曲面的法向量”内容时,就会向学生强调,此处的关键是“线面相衬”,即用平面描述曲线的方向变化,用直线描述曲面的方向变化。无独有偶,天造地设冥冥中,在这里,数学和文学----两个最没有关系的学科有了关系。其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文学中的“线面相衬”,且看,“大漠”即曲面,“孤烟”乃直线;“长河”为直线,“落日”是平面。再深入思考,或许是哲学问题了。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唐朝的王维没有学过《微积分》,因为《微积分》比王维晚出世了一千多年。

注:文中一、二、三是他人观点归纳基础上的本人观点;四、五为本人观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