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一直觉得18岁是个坎,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那一年开始改变的,就像是抛硬币,赌运气,功败垂成,在此一举,正面,或者反面,似乎就代表了你接下来的一辈子。
所以,大多数人在17岁的末尾都过得战战兢兢。
那一年,我在教室里看着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为自己的未来不知所措,高考可怕吗?大学之后生活会好吗?人生会因为超过重本线多少分而变得轻松呢?自己会到哪一座城市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呢?所有的未知数让未来不可摹状地让人胆怯,忐忑比期待在心里出现的几率更多。
但话又说回来,那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依旧觉得17岁那年的青春是最耀眼夺目而令人难忘的。
在读同哥的新书《我在未来等你》的时候,与其说是把过往的青春重新走了一遍,不如说,是通过这个故事唤起了年少时那种笃定无畏又热血沸腾的勇气。
我的学生时代既不是刘大志,也不是陈桐,当然,与陈小武也没有关系。我既不是那种学习爆好的天才少年,也不是那种成绩烂的一塌糊涂的问题学生,我恰恰是大多数小说或者戏剧作品里不会提到的角色,成绩一般,不爱出风头,沉默,安静,悄悄地窥视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但有趣的是,不管是谁的学生时代,都会跟我一样,即使自己不是小说中的那些人,身边却不乏刘大志陈桐陈小武这样的家伙们。
每个人年少的时候,内心都是激扬澎湃的,有的人表现在外,有的人深藏在内,像刘大志这样的男孩子,你可以联想到樱木花道,联想到漩涡鸣人,联想到大部分逆袭的屌丝男主,但又不得不承认你必定会为这样的人物动容。
高中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数学可以考148,但英语却只能考48的怪胎,他时常趴在桌上望着窗外,思考着迷茫而又无法预测的未来。他对成功没有什么渴望,对自己的人生有着非常简单的标准,能考上大学就好,考不上就回家种田,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一笑了之,从来不会真正地害怕什么,无所畏惧地在17岁末尾,任意地掷硬币。
那一年,他和班上大多数男生一样,在网吧玩DOTA,彻夜未眠,然后在班上选不出人参加运动会的时候,自告奋勇去报了四个项目,拿下了名次,在老师对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时,他就摸着头说,不要强求,后来为了追一个女生,非要和她考上同一所大学,在最后一年忘我奋斗。但在他认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奋不顾身地拿下来。
后来他去了远方念大学,我们也有近十年没有再见,偶然他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现在过着稳定的生活,其实什么都没错,却好像什么都错了,他说当年啊,要是好好对待一下学习,是不是人生会不一样,他说现在觉得生活没劲儿,赚钱也没劲儿,好像泄气的轮胎,轧不过十里长的道路。
当我看到郝回归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白时,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我说,倒不是人生没走对,而是你不是十七岁那年的你了,当时你敢孤注一掷去做的事情,如今你还敢做吗?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的地方,37岁的郝回归遇到了17岁的刘大志,不是郝回归改变了刘大志,而是刘大志让郝回归找回了丢失的那个自己。
37岁的郝回归不敢和微笑说喜欢。
17岁的刘大志已经知道在电视上表白了。
37岁的郝回归一直对于父母的离异耿耿于怀。
17岁的刘大志早就云淡风轻了。
37岁的郝回归和好兄弟陈小武打了一架,也看不惯做公务员的陈桐。
17岁的刘大志却将这两个人当作出生入死的兄弟。
37岁的郝回归对生活失望了。
17岁的刘大志却从来没有认为失败是一件丢脸的事。
在这个故事里,那些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听过的歌,见过的人,我们站在未来的世界里,都可以说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他们都变了,像郝回归说徐静蕾和李亚鹏分手了,李亚鹏最终和王菲会走到一起,但是在刘大志这些孩子们的眼中,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徐静蕾和李亚鹏那时的开心,才是他们共有的青春。
运动会,笔友,广播站,耐克或者回力,张信哲,任贤齐,刘德华,《朋友别哭》,《将爱情进行到底》……故事里的那些画面,就是青春过的人见证过的青春。
当我看到郝回归第一次见到母亲时的动容,三兄弟的长跑,叮当母亲的委曲求全,父辈之间的无可奈何,还有郝回归一次一次重振他们信心时,我都有些热泪盈眶。
这个故事很简单,或者说没有什么特别炫技的地方,但正因为如此,你会觉得这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不管是刘大志还是郝回归,我都相信,那是同哥在剖析自己青春时遇到过的两个自己。恰恰是这样悠长而没有刻意渲染的17岁雨季,让我觉得雨后的彩虹更加美丽。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硬币”这个词,那一年,或许我们抛出的硬币,和我们心中想要的并不一致,但多年之后仔细想想,不管最终落地的是正面或者反面,都不会改变它仅仅是一元硬币的事实。
所以,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害怕落地的结果,怕就怕你早就丢失了抛硬币的那份勇气。
感谢同哥 的这本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