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苏
【1】
在武志红那里听来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男主角是他的来访者。这个男人已经是个比较成功的商人,他有社交焦虑症,多年难以克服。沟通有障碍,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还是很影响事业的,所以他主动去寻求帮助。
武志红说,他当时的一个直觉就是:“你的社交焦虑应该和你母亲的关系有关。”
男人第一时间否认了:“不可能。我和母亲关系好得不得了。”
如果是普通的心理咨询师,到这里也许会有点尴尬:哎呀,判断错了。但武志红老师不一般啊,到底经验丰富,他追问了一句很关键的细节,让他详细说说他和母亲的关系是怎么好的,男人说:“三十年来,绝大多数时间,如果我晚上7点钟回到家,我都会跟妈妈聊天,一聊就聊到十点钟。”
男人说完这句话,连武志红都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判断有误了,毕竟能够每天这样聊天的母子,关系不可能会差啊。
武志红试着继续追问细节,让他说说他们是怎么聊天的,以及这些年来经常和母亲聊天,那有没有特别幸福快乐的时候?(这里请注意,问他怎么聊天的,是细节;问他关于幸福快乐,其实是问他与母亲聊天的感受。很多人会忽视自己交流时的感受,尤其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因为习以为常,更容易被忽视。)
男人这时才开始被触动到,他发现自己三十年来虽然常常和母亲聊天,但一次幸福快乐的聊天回忆都没有。几乎天天聊天,每天要聊三个小时,但却没有任何一次幸福快乐的记忆!一次都没有!
为什么呢?
因为他和母亲的聊天方式是,他冲着母亲说,而母亲是冲着另一个方向在听,他们的面部呈九十度方向,眼神没有交流。
这重要吗?
当然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嘴巴,我们完成的只是符号之间的交流,只有通过眼睛和情感的传递,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心灵层面的沟通。
而心灵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沟通。
【2】
心灵的沟通,甚至不需要语言。
曾经看过国外的一个绘本,在传说中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生来都不能随便发出声音,所有的声音都在云层上飘荡,如果想发出声音就要花钱去购买(插播一句,看到这个故事,我当时就觉得:能够想说就说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应该珍惜的事)。
在那个国家里,有一个穷小子和一个富家子都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富家子花钱买了很多好听的声音来向少女求爱:“我爱你”、“你真美丽”、“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玫瑰花”。
穷小子没有钱,但他承诺要用最美的声音向少女求爱。他辛苦地爬上他们国家最高的山峰,那里都是迷雾、冰冷和荒芜,没有人愿意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声音的生活。
穷小子在那里等啊等,等了很久才等到偶尔飘落的声音,他收集到了三个词:“灰尘”、“草莓”和“绿”。
他兴奋地带着这三个词来到少女面前,大声地说:“灰尘草莓绿!”少女看着他的眼睛,听着他的声音,懂了。少女拥抱了他,亲吻了他。
我对这个故事内容可能记得不太精确,但“灰尘”和“草莓”这两个词给我的印象很深,它们似乎从来与爱无关,但它们因为带着穷小子满满的爱和努力,让这样普通的文字变得有温度,让人感动。
如果说,这个看上去是个神话故事,那生活中有没有不需要语言的默契时刻呢?
【3】
有一对平凡的老夫老妻。
老妻年过六十后,记忆逐渐衰退,经常忘东忘西,买菜付完钱转身就走,不但把菜忘记拿,连之前买的东西也丢在了菜摊;有时候特地走进厨房却忘记要来做什么;还有的时候会站在镜子前很久,之后才发觉似乎是有什么事要做;她开始满屋子藏东西,藏好再到处找,还会找着找着就忘记要找什么了,急得哇哇大叫……是的,她被初步诊断成老年痴呆。
老伴开始象照顾个幼儿一样照顾她,为了防止她迷路,替她去买菜,陪她一起上街;为了怕她哭,在她着急时赶紧提醒她,号称自己是她的生活秘书;在家里常用电器上都贴上清晰的说明和简易操作;陪她做运动,希望她能早日恢复。
老妻的症状并没有太明显的好转,但让家人安心的是,也没有更恶化。
可是,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老头儿开始只是觉得腹部胀痛,但去医院一查,已是肝癌晚期。结果一出来,老头儿就倒下了,送进了加护病房。
神奇的是,老头儿病倒后,老妻的老年痴呆突然不药而愈了。她头脑清晰地安排家事和子女,留在加护病房陪同老头儿,寸步不肯离。
老头一进加护病房就没出来,住了二年多。到后期,老头已经不能言语,说出来的内容永远都是“嗯嗯,啊啊,呀呀,哇哇”,别人谁也听不懂,只有老妻知道。她会熟练地说:“知道了,我去叫医生”,“明白,把床再摇高一点”,“好啦好啦,我知道你痛,给你呼呼”……
他们的女儿觉得既神奇又伤感,她说:“我们担心妈一直做陪护很辛苦,要求替换她,她不肯,说我们听不懂爸的话。还真是。他们就象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说着他们自己的语言,我们谁也不懂。”
可交流本来就是这样,比语言还可靠的,可能就是:默契。
【4】
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她给我们讲述了在高考前他们家庭的一段谈话。
孩子说:“我反正就这样了,你们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就行。”
老公说:“你们老师说你估计是二本,那能有什么前途,我找了朋友,送你出国读几年。”
她说:“你尽力就行,压力也不要太大,反正还可以重考。”
乍看下来,是很常见的高考前一家人的对话。等高考结束,朋友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仔细回忆了考前的几次对话,她发现一家只有三口人,居然还在各说各话:孩子明明做好了去外地读二本的准备,老公想让孩子出国,她则准备让孩子复习一年,各自对这件事都有自己的打算,但没人就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好好沟通过。
她跟我说:“媛苏,我突然发现,我们家人的沟通有问题。我们是不是连聊天都不会了?”
真的不会了。不只是夫妻家人之间,很多朋友看似热闹的聊天也是如此,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自说的热闹,说完各自回家,除了多了一点浅显的八卦,还有什么呢?
【5】
在现在社会中,不但各说各的很常见,更常见的是:永远都在评价。
你跟一个人说一件事,可能只是想倾诉,也可能是想听听他的想法或建议,但他最可能的给出的,却是他的评价。
评价肯定不是好的沟通方式,甚至常常是沟通的阻碍。
比如:一个孩子给妈妈看自己画的画,妈妈最可能说的话就是:“画得真好。宝宝真聪明。”每一句都是评价。
再比如:一个朋友的论文被毙了,他的朋友说:“活该,谁让你写得这么烂。”这还是评价。
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是评价,而评价是一种盖棺定论的表述,使交流很难延展下去。评价完,也就意味着一段沟通的结束,评价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过的是什么样的内容。
也许,那个孩子是想告诉妈妈他画中奇妙的世界和他更奇妙的想法,可妈妈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也许,他是想说虽然论文被毙了,但找到了自己研究的方向,可朋友的一句话就把他打趴了。
交流不下去的交流,都是失败的。除非你是有意停止这次交流,否则,只不过是说明这个人不擅于交流罢了。
【6】
还有一种交流方式,被网友评为最讨厌的回复内容,叫做“聊天止于呵呵”,杀人于无形。
不管你说什么,对方可能回复的都是“呵呵”或“嗯”“哦”,或者是一个不知所谓的表情,或是一串省略号,等等,这些真的很气人。
这种让人聊不下去的聊天方法,除了对方可能不擅长交流之外,就是对方是在打发你,不想交流。
可即使是打发人,也用的是不太高明的手段。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不重视,这种敷衍了事的回复是很不尊重别人的,一定要慎用,毕竟有妹子因为男人QQ总是只回“哦”,可就闹了分手的。
如果真的很忙,或是真的只想打发一个你不想聊的人,不如回复人家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正忙”,要好很多。
【7】
先说,我把标题起为《行之有效的沟通,只有一个秘诀》,绝对不是忽悠,真的认为交流只有一个简单秘诀,那就是:
从心出发,如实表达。
即可。秘诀只有一个,其他都是方法或技巧罢了。
从心出发是前题,只有从心出发才是带着善意,带着关注,甚至是带着爱在交流。
如我们前面故事里的那个“灰尘草莓绿”,还有老夫老妻,没有心哪里来的默契。还有那个从不与儿子目光交流的母亲,后来在武老师的建议下,他回家跟母亲提出了目光交流的要求,母亲尝试着专注地看着他聊天时,他感受到了爱,还有喜悦。
真正的交流不在于时间长短,有效很重要,毕竟这才是交流的目的。
而要有效,必须关注对方表达的内容,自己也要如实表达。
例如那一家三口,不管是就“去外地读二本”、“出国”、“复读”这三个选择中任何一个进行讨论,意见是否一致并不重要,总能慢慢达成一致。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是可执行的。
什么叫如实表达?很简单也很难。
简单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知道什么说什么,这就是如实表达。比如孩子的那幅画,他拿过来给你看,你只需要说:“噢,我看到一棵树,咦,为什么是紫色的呢?还有,这是不是一个房子?我看着挺像的。”
自己如实表达完,剩下的就会是有效而自然的交流。
说如实表达很难,是因为:难道有人会觉得如实表达很简单吗?我在学心理咨询时,老师曾经让我们试着对他进行不带评价的表达,几乎每一个人开口都错了:“你很帅”、“你不错哦”、“你今天穿的很朴素”,甚至有人说:“我看好你,加油哦”。全场一直哄笑。听别人跟我们一样地说,我们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可笑。
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都更习惯于评价,甚至是以上帝的视角在评价,活在自恋里,哪里懂什么平等交流、如实表达。不会如实表达,很难如实表达,这才是正常的。
我们现在知道了,就是可改变的。
也许仍然有人要问,就是不会如实表达怎么办?那就曲线救国,多用问句吧:“你觉得如何?”“你怎么看呢?”擅长用问也是会交流的一种,比如公认会说话的一些主持人,都是擅长问话的高手。
愿你会聊天。愿你会说话。愿你交流都能有效。
文/媛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