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道: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都说她是一个凉薄的女子。但正如她所写的那样,如果了解她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或许能对她的冷漠、凉薄与自私多几分理解。
凉薄的不是她,只是她把这个世界对她的态度反射出来而已。
父亲离世她不在身边;弟弟因为经济上的压力向她请求支援,她以“我也不易”拒绝;母亲临死前想跟她见一面,她寄了自己的作品及一点钱了结。
身为旁人的我们不仅要问,她怎么能如此冷漠?
读完《张爱玲传》就会发现,原来,凉薄并非天生,凉薄只是她对这个世界的反应。
01
张爱玲是真正的名门之后,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到张爱玲父亲这一代,家族已经呈现出没落的迹象,但终归比寻常人家好过得多。
张志沂是张爱玲的父亲,作为晚清遗少,他饱读诗书,也少不了纨绔子弟的臭毛病。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靠变卖祖上留下来的家产度日。母亲黄素琼虽出身守旧的大家庭,却受新思想的影响,一心想走出家门去看一看外面世界。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两年后,弟弟张子静出生。这时全家人已经从上海搬到天津。父亲在那里谋得一份差事。本应幸福的家庭,却因为父亲的陋习让这个家第一次面临分崩离析的惨状。
闲来无事的父亲,开始抽鸦片、逛窑子,让原本就嫁得不怎么心甘情愿的母亲更无法忍受。
借着照应即将出国留学的姑姑张茂渊,母亲第一次离开了家门。那时张爱玲才四岁,而弟弟才刚刚两岁。
因为太小,再加上一直都是佣人照料姐弟俩的生活起居。所以,母亲的离开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太多的影响。
姐弟俩人依旧每天跟着老保姆逛公园、在院子里荡秋千。
我们总是喜欢怀念小时候,因为那时的记忆总是模糊的。不管好的坏的,总是记不住。
我们一生都在与人相遇、相守、离别。有些人的离别是最好的安排,而有些人的离别却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不着痕迹的影响。
如黄素琼的离开之于张爱玲。在最需要母亲陪伴的年龄,母亲离开,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为张爱玲冷漠的性格埋下了原始的种子。
02
分别四年,在父亲保证改过自新的前提下,母亲回国。
在母亲面前张爱玲是卑微的,她按照母亲学钢琴、学画画、学英文。
母亲比较情绪化,一旦冲动起来,便口不择言,说什么张爱玲拖累了她,等等。
好日子没过多久,父亲又开始躁动不安,他们继续不断争吵。
母亲坚持要把张爱玲送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而父亲还停留在旧时代,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母亲偷偷带着女儿外出并到学校报了名。因为嫌弃张爱玲本来的名字张瑛,便将张爱玲的英文名Eileen随手翻译过来,不经意间,张瑛变成了张爱玲。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在后来会轰动这个世界很久很久。
父亲的行径再一次让黄素琼心灰意冷。这一次,她要求离婚。同时坚持了一个对张爱玲来说也许是对的的决定。
她要求张爱玲日后的教育问题必须征求她的同意。不同于对弟弟的冷酷无情,母亲对张爱玲还有一点点爱。
1932年,母亲再次离开。当着母亲的面,张爱玲并没有哭。因为她知道哭没有任何用,不仅不能留住母亲轻快的脚步,还会遭到母亲的冷嘲热讽。
但她还是哭了,在母亲离去之后,在寒风中。毕竟她只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
从小,张爱玲就是一个对未来很有规划的人。在圣玛利亚女校读书的时候,她就给自己规划了一条读书、留学、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这样的生活。
为了让自己的目标实现,在学校,她心无旁骛,只关心考试成绩和出国留学这两件事情。
和父亲淡淡地感情,随着他的再娶,变得更是淡了。继母的到来,让张爱玲感到震惊,一向善于隐藏自己情感的张爱玲大哭了一场。继母对张家姐弟总是刻薄的,拿自己的旧衣服给张爱玲穿,欺凌张子静。
我们都希望家能像避风港一样,在我们需要停歇的时候,为我们遮挡风雨,给我们温暖。
但家与家总有不同,有了继母的家,张爱玲更像一个外人,进不去,还有把她往外赶。
03
张爱玲和父亲表面上的和气终归还是被打破。
因为一心想出国留学,在她向父亲要留学费用时,本来就对张爱玲心怀不满的继母便借此发难。因为支付了张爱玲的留学费用,她与张志沂吸食鸦片的费用必然就要减少。
于是,她找了一个借口,打了张爱玲一巴掌,还恶人先告状,大呼“她打我”。闻声赶来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对着张爱玲一阵拳打脚踢。她没有抵抗,因为她始终记得母亲的话:只要还了手,说出去就变成你的错。
不仅被打,还被禁闭起来。这一关就是半年。
此时的家,变成了囚笼,囚禁着张爱玲的身体,也断绝了父女间已经淡得不能再淡的感情。
半年之后,寻得一个好时机,张爱玲逃了出来,投奔母亲而去。
不久,张爱玲便将自己的遭遇写成文章,寄给《大美晚报》,还得以发表。不知深受晚清遗风影响的父亲看到这篇报道之后会怎么想,但这样的行为真的很有张爱玲的风格,对亲情的冷漠就这样一刀一刀地刻进她的骨子里。
与母亲同住,人生并无不同。
张爱玲在母亲的眼里看到了她对自己的不满意。一个一心逃离封建家庭、追逐新思想的女子必定是骄傲的,能力是出众的。张爱玲认为母亲在衡量她是否值得自己做出的牺牲。
如果说,与父亲的相处还有少许的温情时刻,那与母亲的相处,总让两个人都觉得别扭,她们彼此都小心翼翼,不敢靠得太近。
一个人,如果总是被亲人否定,那么,他就会自我怀疑。
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总用外在的标准去量化,来衡量是否值得付出,那么,总会让人心中酸楚。
张爱玲就是被母亲衡量着、盘算中慢慢长大。所以长大后的她是自私的,因为不管是父亲还是得母亲,都没有不计得失的为她付出过。虽出生名门,却享受不到寻常人家的温情。
04
二战的爆发,让张爱玲出国留学的希望变成了泡影。但她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她决定去香港大学文学院深造。在这里,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自来水笔的学生。但她从不在乎。她在乎的一直都是自己的文学梦。
在这里,她写出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这样悲凉的句子。
她说“出名要趁早”。她真的很早就出了名。那时,她才19岁。不知经历了多么深刻的人生感悟,才会写出如此一鸣惊人却又如此冷静的句子。
在这里,她遇到了在她生命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女子---炎樱。
与张爱玲不善言辞的性格相比,炎樱完全就是一个社牛。不同于张爱玲的沉闷,炎樱是活泼的;不同于张爱玲文字里的尖锐与刻薄,炎樱的计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她本就是生意人家的女子,精于算计是耳闻目染的。
香港被日本人攻陷后,张爱玲也只能被迫回到上海。
母亲一直都是冷漠的。当张爱玲投奔母亲时,弟弟张子静想跟着母亲生活,但母亲绝然地拒绝了他,因为她没有再供养张子静的能力。
对金钱张爱玲有着清晰的认知。她曾说过:“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
为了经济独立,从圣约翰大学辍学的张爱玲开始写作。
她遇到了她的伯乐---周瘦鹃。张爱玲拿着母亲娘家亲戚写的介绍信前来拜访周瘦鹃,一同带来的还有不久之后让她声名大振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以及《沉香屑:第二炉香》。两篇深得周瘦鹃赞赏的文章很快发表。
05
世人都说张爱玲不懂人情世故,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其实不是她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只是不热衷、不擅长而已。
为感谢周瘦鹃的推荐,张爱玲在姑姑家宴请了周瘦鹃夫妇俩。
1942年到1943年,是张爱玲的高产时期,她陆续发表了《茉莉香片》、《心经》、《金锁记》、《封锁》等小说及好几篇散文,扬名上海滩。
《倾城之恋》也在这一时期发表。只不过,此时的张爱玲才23岁,符合她所说的出名要趁早。
她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这一年,她遇见了那个让她低到尘埃里的男人---冯兰成。
他是情场老手,而她从未恋爱过。他们之间的悬殊不仅体现在年龄上、家世上,还体现在对感情的忠贞上。
1943年10月,闲来无事的冯兰成不经意间在报纸上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只读了几小节便被深深吸引,一向持才傲物的他急于想知道张爱玲是何许人也。在苏青的帮助下,他拿到了张爱玲的地址。
哪知,一向清高的张爱玲让冯兰成的第一次拜访吃了个闭门羹。可这怎会难倒阅女人无数的冯兰成。
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下来,通过门缝塞了进去。他知道,假以时日,“鱼”总会上钩。
张爱玲这一次的反应和她一贯高冷的形象相去甚远。第二天,她拨通了冯兰成留下的电话号码,为昨天的闭门谢客表示抱歉,并想登门拜访。
初次见面,两人便畅谈了好几个小时。当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冯兰成在说,张爱玲在听,因为张爱玲本就是一个寡言的人。紧接着,冯兰成又顺势去看张爱玲。进入张爱玲的闺房,屋内的奢侈让他不由自主地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阴差阳错走到一起。
06
在张爱玲的眼里,冯兰成是浅薄的、懦弱的,并不是自己的“菜”。不过,跟其他男子相比,冯兰成多了一丝丝有趣。既然都差不多,那就他了吧。
毕竟写出无数人感情的张爱玲还没有真正恋爱过。她虽清冷、孤傲,终归还是希望伴其左右,能互诉衷肠。
对于冯兰成的过往她有所耳闻。那些牵扯不清的感情在张爱玲看来变成了邪魅。再加上常年混迹于女人堆里的冯兰成懂得如何在张爱玲面前示弱。不管怎样,他们走到了一起。
也许张爱玲的内心渴望的便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至于有没有结果并没有想太多。
与张爱玲相遇时,冯兰成不仅有自己的妻子,还有自己的红颜知己。为了得到张爱玲,他抛弃了红颜知己。
他们没有婚礼,只有一纸婚书,上面有冯兰成亲笔书写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现世本已不太安稳,冯兰成能否给予张爱玲岁月静好,时间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身为汉奸的冯兰成开始东躲西藏的生活。即便是在逃命,冯兰成也没有丢掉自己的滥情。
1946年,张爱玲千里迢迢来找他,一方面是看望他,另一方面也想让他做出决定。
冯兰成模棱两可、左右摇摆的态度让张爱玲生了离开的心。但她天生是体面人,不愿亏欠任何人。在冯兰成逃亡前,留了一箱钱给张爱玲。
1947年,随着一箱钱一起寄给冯兰成的还有张爱玲的一封信。“我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决绝如张爱玲,一旦自己想清楚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做。哪怕自己也会痛,也会伤心。
他和她最终还是走到了这种地步。
他说: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他终归是无法许她岁月静好的人。而她却做到了自己说的慈悲。
07
1955年,张爱玲带着最简单的行李前往美国。在那里,她遇见赖雅。一个满是才情的人,虽然他们有着29岁的年龄差,但他们的精神高度契合,他们之间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穷是他们生活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赖雅年岁已高,还曾中风。张爱玲不仅要用手中的笔挣钱,还要照顾赖雅,这是她不擅长的事情,但还是心甘情愿地做着。
同时这样的生活又让张爱玲身心俱疲。她要用一场远行来放松自己始终紧绷的心。不顾众人的反对,她去往台湾和香港。虽然,这趟旅行并不顺心,但赖雅还在美国的新家等她。
人生总是这样,不可能事事都让我们称心如意。但这世界总还有让我们眷恋的人和事。
半年之后,张爱玲回到美国。
随着大洋彼岸掀起的“张爱玲热”,让张爱玲捉襟见肘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过起了真正隐居生活。她开始频繁地搬家,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就要搬一次。至于搬家的理由,她说,所到之处都有虱子,让她难受。
是否真的有虱子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晚年的张爱玲一直在逃离,逃离人群,逃离躯体,逃离外界的喧嚣,想给自己的内心寻找一片净土,一片让自己安心的净土。
1991年7月,她搬到洛杉矶西木区一个公寓,在这里,度过了她的最后时光。1995年9月的某一天,张爱玲在寓所离世,没有人知道她具体去世时间。
08
印在我脑海中的张爱玲始终没有变过。她高傲地抬着头、单手插在腰上、一身华贵的旗袍、一脸不屑地看着远方。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丝的冷、一点点的坚定、还有抹不去的倔强。
总是感叹,为什么她的晚年会过得如此凄惨?
总想,如果她低下她高贵的头颅,结局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仔细想一想,如果她变了,变得世故、变得热络、变得对每一个人都热情相待,那她就不再是张爱玲。
每一种人生都是残缺的。张爱玲的独特也仅此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