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是孩子任性,还是大人不懂。
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饭菜都快凉了,孩子还不肯离开电视机,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动画片,于是,妈妈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转为呵斥,心头的火气在一点点地累积。而小家伙对妈妈那些苦口婆心的诸如“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看电视时间太长了,眼睛就要坏了”之类的劝说一概置之不理,继续赖在电视机面前不动窝。看到小家伙这样油盐不进,爸爸终于控制不住情绪,火了,“啪”一声关了电视机,拎着小家伙上了饭桌。小家伙拳打脚踢,哭闹不已,虽然被强行塞进去几口饭,但是,他一直抽抽搭搭的,含在嘴里不肯下咽,咽下的也是一肚子的怨气。
这样一来,一顿饭吃得大家都火冒三丈,好不心烦。 孩子为什么要针尖对麦芒似地跟父母对着干呢?很多人可能都会把问题归咎到孩子的身上,给他扣上“不听话”的帽子,贴上“任性”的标签,但是实际上,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成人的错。长期这样管教孩子,我们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听话一些,相反,还会让他变得更加任性,更加“不听话”,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跟父母对抗,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那么,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好心情呢? 如果我们尝试改变一下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许他就会变得“听话”多了,“懂事”多了。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觉好呢,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无条件接受他们的感受,对,无条件。但一般情况是家长不认同孩子的感受,自觉不自觉的会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家长们想想,你们平时的一言一行有多少是由着自己的意愿的。当孩子感受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家长们,我们是不是不经意间就把一种错误的理念传递给了孩子,让他们不自信。
那我们应该怎么和孩子交流呢?
共情,什么是共情呢, 就是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情感,并用孩子的情感去思考问题。孩子虽然小,但是他跟我们成人一样需要理解。因此,表达我们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上面看电视的实例为例,如果我们不是强行制止孩子看电视,而是先表达我们对他迫切想看动画片的这种心情的理解,那么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妈妈知道,你特别想看完这个动画片再吃饭对不对?这么好看的动画片,错过了真是太可惜了。不过,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难受呀?再说,看动画片时间太长了,眼睛坏了,以后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妈妈这样,如果我看不见,我就找不到我家宝宝了。我家宝宝在这边吧?不对,我摸到的是沙发!在这边吧?还不对,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见,那太可怕了!呀,可别把我们的眼睛看坏了,赶紧吃饭去吧!”孩子的感受得到了肯定,也就不会再困惑哭闹,自己也许就会放弃看电视,自动跑去吃饭去了。 家长们可以今天回去就试试,坚持下去,让孩子成为我们的老师,引导我们更好的去交流。
孩子是的主观意识和现实存在是统一的,想的和做的是一致的,所以在和孩子交流时就不能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进行,孩子只关注他当下正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强心阻止他,他就会很难别过劲儿来。当我们的要求跟孩子的欲望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共情的基础上以比较柔性的方式顺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后再帮助他转弯。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吃糖,见到糖就迈不开步,这时候强行抢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会让他哭闹不休,最终不可收拾。不如家长就把糖剥了给孩子,并且顺着他的想法来说说这个事:“吃吧,宝宝,糖多甜,多好吃啊!其实妈妈也喜欢吃,但是吃了糖,牙就坏了,牙坏了怎么办啊,我们就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呢,就会拿一把大钳子,使劲地把我们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你还记得那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吗?鳄鱼去拔牙的时候是不是吓坏了?” 这个时候很关键,一定要耐心等,让孩子有个思考接受的过程,宝宝可能就会自己吃几口就不吃了,一定不要去强行抢孩子的,孩子就会觉得是你不让他吃,耐心,耐心。
如果一次不见效,怎么办呢,家长是否就要着急去阻止,那只会让让孩子越来越任性,孩子的合理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逆反。这就谈到我们的第三种方式,体验自然后果的方式, 没有比亲身体验更能说服孩子的了。很多时候,我们把不能做某个事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还是不听。这时候,过多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孩子想要那么做,没有关系,只要没有危险,让他自己去体验一下这么做的后果好了。比如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不好好吃饭,逼着他吃是没有用的,这时候,我们不妨问问他,确认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确实不想吃了,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征询过他的意见之后,直接把饭菜撤了,并且两餐之间一定什么都不要给他吃,坚持等到下一顿再吃。当然,下一顿吃饭的时间可以比平时略微提前一点。孩子饿一顿两顿,不会饿出毛病来的。一旦他体验到挨饿的感觉,以后吃饭,他就不会边吃边玩,或者随便吃几口,等着两餐之间吃零食了。再有刚才提到吃糖的问题,就可以带孩子去医院牙科去看参观参观,这样孩子就有直观的感受了,下次再吃糖的时候,就可以继续重复上一种方式,孩子就会对家长说的话有更深的理解了,能够和现实联系起来,接受了,孩子就能控制自己了,家长们可以试试看。
最后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家长们可以一起思考下,这里面用到哪些交流方式,比如,孩子推着他的小汽车到处跑,甚至把小汽车开到餐桌上去了,结果把餐桌上装了调料的小碗打翻了,弄得满手都是调料。妈妈想要他去洗手,可他就是不肯去,非要坚持开小汽车玩。如果妈妈强制他,他肯定不高兴,不如就换一种方式,让他乖乖巧巧去洗手:“带着你的小汽车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车能不能在水池里浮起来好不好?”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会对妈妈的这个提议感兴趣,于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他就会跑去洗手,在水池里玩他的小汽车,而妈妈也无需呵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