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打工的肓儿嫂范雨素火了。因为一篇感人至深,让千万人为之动容的文章。
看她的照片一一
朴素,平凡,简单,像任何一个从人群中走过来的路人甲。
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一夜间成了一代新晋网红,备受世人关注。
为什么会是她呢,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的成名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这个人人都想成网红的年代,为什么偏偏是最不起眼的她?
我们来听她说一一
1、我生活的一切本领,都是书教给我的。
我在六七岁时,就学会了自己看小说,童年唯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就是我八岁时看懂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
没有一个人发现过,也没有一个人表扬过我。我自己为自己自豪。
一本叫《梅腊月》的小说,在我脑子里导过一千遍。
我上小学的年代,文学刊物刊登得最多的是知青文学。
看这些小说,我感到一餐啃两个红薯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不用偷,不用抢,也没有人打我,还有两个红薯吃,还能看闲书。
少年的我,据此得出了一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
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
对家暴的丈夫,不能容忍,就带女儿离婚独自生存。
不论生活多难,依旧坚持读书,看报,业余写小说。
对一个常年以书为伴的人,不论写出多么出色动人的文章都再正常不过。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尽管生活如此忍辱负重,可是因为书的功劳,精神世界变得丰盈充实。
2、我自知能力浅薄,为下一代能给的就是"千斤书"
大女儿学会了看小说后,我陆陆续续去潘家园,和众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
为啥买了这么多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论斤买便宜,二是这些进过废品收购站的书太新了,很多都没有拆下塑封。
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让人心疼。
我的大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会看报看小说了。
她今年20岁,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速记,已成了年薪九万的白领。
而相比较,与她同龄的同学,因为父母没有远见,他们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
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是为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一个家族向上的传承!
3、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那些身边混得不错的同学,要么家里本来就有钱,要么是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看书。
是的,离开了学校,但依然还在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金融的,管理的,行政的,文学的,日积月累,逐渐自学成才。
而那些不爱读书家里也没钱的同学,有的开烧烤,有的在菜市场卖菜,也有开修理店的,虽然也是一门谋生的门路,但过得极其辛苦。
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长时间地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下一顿吃什么。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
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
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
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虽然学识、机遇、运气、制度这些因素都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但我想没有人能够否定读书带给一个人的变化。
如果读书对于富人是一种锦上添花,那对于普通人就是救命草。
世界从不逼你读书,但是读书与不读书,命运回馈给他们的,差别真的太大了。
读书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
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人生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
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所以范雨素的成功,不是偶然,不是侥幸,是多年来日积月累的自然呈现,厚积薄发。
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杨澜说:
我想,我们的坚持就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
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
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