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来更新简书了。做不完的需求、加不完的班、应付不暇的家庭琐碎、追不到尽头的电视剧。。。借口很多,但心里有个清醒的声音:我偷懒了。是,选择直面它并没有多难。懒惰、追求舒适本就是人性(人性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在这段“放纵”的日子里,出现了一些问题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当然这些问题不局限于产品岗,各位可自行脑补。
1、做好最后的1% ,和“虎头蛇尾”有点接近,但相比后者更多人会有意识地去杜绝/避免(我们的职业素养也会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到善始善终),前者个人认为会更容易被忽视、更少有人能去做到。
体会到这点,是有段时间boss突然有天指着个页面问“这个XX产品为什么会有一些低级问题,如这个业务办理时间为什么没有显示出来?”,从而影响对整个产品的评分、甚至可能开始质疑你的专业能力。这样的委屈相信很多产品汪都有过,心里多少会有些不服气:我做完了一个管理后台或一个完整APP,你的眼里为何只被这个甚至称不上功能、页面的小问题占据?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产品设计时的缺陷?产品上线时没验收出来?在产品上线验收时显示正常并没有问题但业务稳定运行后有bug没正常显示等?如是前2者归咎于产品个人能力或专业性没有人会觉得委屈或不服气,这里主要要说的是第3种,也是产品汪日常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
如何解决呢?如产品在上线后经常复盘则可避免这样的问题,而经常复盘是产品汪要完成的1%,这里主要是针对对于迭代周期较长的产品,如一些B端后台产品或手头产品线较多的产品汪,精力暂时不在线或比较分散。
当然对于已经弃用且不需维护的产品,已不用考虑。而对于迭代周期较短的产品或手头产品线较单一的产品汪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并表示不存在),版本迭代时基本都会考虑进去后优化解决。
做好最后的1%,当然不止体现在做事上,也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沟通和交流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和同事私下或开会沟通这样那样的事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件事我已经表述很清楚了或已交待好了,甚至邮件并@给了对应的对接人,但总会有踢皮球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这个有点取决于合作的同事,有的同事会主动确认跟进,而有的同事并不会。如果没出什么问题,大家会相安无事。但出了问题的时候,这时总会归咎于我们的问题。而学过项目管理或一些沟通课程的小伙伴们很清楚,这里的问题出在沟通过程的不完整导致,是我们自身的沟通问题,没有收到有效反馈的沟通不算做一次有效的沟通。这点其实在我们去沟通需求时经常用到,和需求方反复确认问题,直至get到。但日常的工作沟通中,有时会不重视或忽视反馈这一环节。
温馨提示:易踩的坑出现了。有些人给了反馈,但不是有效反馈。比如沟通开发排期计划时,要求研发XXX时间完成某个开发任务,他们会回复“尽量吧”或“那我只能加班了”,这些模棱两可的答复并不等于yes,如他们无法完成进度的时候追究责任的时候,他们会说“他们没有同意过”,确实人家也没有点头,我们再争论就显得有点过分了。
如何解决呢?整个沟通环节里需完成最终的反馈确认,甚至一些重要事项需反复或重点确认,对内心的某些侥幸的心理say no,可减少这样的问题。如果产品岗同时还兼任项目管理的角色,那这里的沟通确认工作非常必要,如没有完成最后的1%,可能会导致真个项目或产品的失败。
而做一个善于沟通的产品汪对我们的要求则更高。善于沟通的人往往能明白我们嘴上说的背后深层意思,不止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我们心里想说的。这和我们平时做产品需求是一样的,用户说的不等于用户想要的。当我们去应聘一份产品岗或面试一个产品经理,经常会有一个问题“你平时都看些什么书, 举个例子说说这本书”。以《用户体验要素》为例,如果给出或得到的答复是“看过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它慨述了用户体验的5个层次,分别是XXX。他们分别的意思是XXX”。那很可能面试以“回去等通知吧”收尾。这就没戏了?上面的回复至少说明了2方面的问题:1、看问题看本质能力欠缺,没有理解用户(提问者)深层次需求。2、学习能力欠缺,未转化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能有些武断,但确实它存在着本身的问题。
2、保持学习状态,不管是专业能力、横向能力、还是其它可拓展能力。对于差异,先尝试寻找合理化直到找到为止,保持心态和大脑开放、可吸收的状态。而不是排斥,不要排斥,不能排斥,重要的事情说3遍。
日常产品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几个产品经理被老板和同事比较的时候,当然会有一些吐槽的声音,当然各个产品经理也会心里各自比较,哪些他行、哪些我不行。对于这些声音或别人眼中不那么好的自己,我们会如何处理?分享来自吴军老师《见识》里的一种做法:“凡事要习惯回过头来三思。比如某个人和你讲一件事,你第一感觉可能觉得他完全胡说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 这让我释怀了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换位思考也是类似的意思,保持开放的状态。
对于产品经理兼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兼交互设计师等的现象可能在大公司里会比较少,专人专职、分工都比较细。但在很多小公司或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公司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为节省人力成本或刚好你擅长也熟悉能就着用起来,这就要求产品岗至少某一方面的横向比较突出、且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完成从业余选手转变成专业选手。
以本人为例,产品经理兼项目经理岗,起初领导觉得产品工作中项目管理能力还行,于是就把整个项目的管理的活丢过来了。起初认为,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发现做为一个专业选手这方面能力并不专业,以至于后面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已发过几十个版本了。原因是未完成“业余选手”到“专业选手”的身份转变和能力匹配。术业要有专功,产品经理涉及更多的是产品研发线这条线的管理和跟进工作,而项目中很多时候还有其它线的管理工作,如硬件产品线、采购线、客户线等,对整合能力、沟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也会更高。
如何解决呢?本人的选择是花了3个月左右时间系统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并通过项目管理考试。当然,并不是学习了理论就变专业了,但系统学习是走向专业要踏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更多的是项目实际工作中的积累和向资深前辈的不断学习。当然本人的做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或最有效率的,但这基本符合我们长久以来接受的知识学习框架:先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再逐步应用——并不断学习和提升。
3、小心陷入“伪学习”的恶性循环,我们看过的书上的知识始终是书上的,我们的同事总结的经验始终是他自己的,我们听过的吴军老师的感悟始终是吴老师的感悟,这些都不曾属于过我们,可能只是个过客。只有我们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才是我们的,这些才会与我们有交集。而为了加强这个交集,不断加强自己的输出,可以来量化和加强我们转化的效果。
在各式各样的碎片时间里,如在挤地铁的上下班途中,很多小伙伴喜欢听些知识付费的音频或看一些电子书,如微信读书。这样一个焦虑的时代里,谁还不是看点书、听些知识,本人也就是其中一员,得到app的资深粉丝。但后来发现,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但已不记得它们。好象一条鱼,记忆虽不只有7S,但确实过段时间就忘记的干净。我们到实际应用时,能想起来、能用的上的依然很少。
为什么会这样?似乎付出和得到的比例差距太大?实际是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问题,不要不服气,我们并没有完成举一反三,没有完全理解和吸收。比如我们看过一本书,如产品必读书之一《用户体验要素》,我们看完书后,5个层次(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不应用到产品工作中,甚至就算背下来了,没过多久,我们就会忘了,它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与我们并未产生过什么交集。
而作为一个产品汪,需通过不断的学习后转化为自己的内功,并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后输出引导和帮助到新的产品人,而知识输出的过程也会帮助我们进一步吸收,这样有一天我们才能逐步成为一只高级产品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求其上则居其中,求其中则居其下,就算改变不了世界,我们也能变成更好的产品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