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华大学教授刘瑜的演讲《不确定性的时代 教育的价值》火遍了整个媒体。她的论点是“家长们不要焦虑,不要搞”军备竞赛”,一个选择“自在”摒弃“成功”也未必是失败,鼓励探索自我,其中那一句“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成为刷屏之句。我来梳理整个演讲几个关键词:内卷,普通人,应试教育,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接受失败。
但很多人看到“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成为了人们记住她的标签。于是众多吃瓜群众纷纷围观成功人士“成为普通人”的表演。“普通人”这样的字眼太过于招摇,惹得众多人议论纷纷,有些人甚至断章取义大作文章,真正的忽视了她的主题:在不确定性时代下的教育——成为不普通的普通人。
认识你自己
成为普通人是否意味着失败?有意思的是前不久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名为曲曲的育儿ID号分享了她七八岁儿子的日常,有个作品标题是“将来你想成为普通人还是精英?”点赞有五万多,一个还没看过世界的孩子,他是这么回答的——“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我长大后,我依然是一个普通人,我会是一个最快乐的普通人;但我很可能成为精英,不能浪费我拥有的教育资源;如果我成为精英,我还可以使我的家人更幸福,还会帮助更多人获得幸福,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精英都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我们都要学会享受生活。”你相信这是一个七八岁男孩全程用英语以聊天方式说出来的吗?这个孩子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会弹琴,篮球,烹饪,手工,理财,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粉丝在作品下评论“感觉自己活了三十多年才慢慢接受这样的事实,而这个小伙子这么小年纪就已明白了。”更多的还是自嘲“白活了三十多年,还不如一个孩子。”
普通人就意味着失败吗?人们普遍认为:普通意味着平凡,平凡意味着平庸,平庸意味着失败。
刘瑜所说的普通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普通而是另辟蹊径的另一种普通,她呼吁不要盲目的过于加入“军备竞赛”,在不确定时代,我们反而拥有了更多可能,更多的机会,自由,不确定性也是件好事。但选择机会的背后必然是焦虑,焦虑过后必然会形成“恶性竞争”她提倡的是“另辟蹊径”成为那个做“零”的人,“要从竞争中胜出要做一,不要做一万零一。”
不过这样的选择存在着一定风险。但刘教授很清楚自己女儿的情况,孩子想要学钢琴都要经过夫妻商量,而不是盲目的满足孩子需求,排除兴趣之外,她决定不让女儿与所有孩子一样都程序化,学习各种兴趣班,盲目的加入“军备竞赛”。而是尊重孩子,带着一种使命感前行”沿着孩子的性格,独特性帮他找到她欢喜的事。”
对于这样的选择,要么会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伟人,要么会成为一个随时被时代洪流淹没的平庸之人“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发出这样的心声并不是一个普通之人,而是受人瞩目的拥有高学历和高地位刘瑜教授,单是这样的学历背景就已让人生畏。即使是常人通过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样的社会地位。为什么她要放着好的资源不利用而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让孩子成为“普通人”?
曾获得《我是演说家冠军》的储殷在网上对刘瑜教授的演讲进行了反讽:“普通人听听就好了,清华教授的孩子们直接上的都是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他们夫妻俩人的学历和生活就注定了孩子不可能是普通人,就算孩子不好好念书,混到退学了至少也是高晓松。”总结论点:不要相信牛人的心灵鸡汤,“他们不是要你看开,而是要你认命。”
同是《我是演说家冠军》第二届冠军的刘媛媛看了视频也是百感交集。她就是当年站在演讲台喊着“永远相信梦想,永远热血沸腾的”的姑娘。她认为:“别人家的孩子要特别不努力才能够成为普通人,而普通人本来就没有资格普通,我们只有一条路径向上,精英阶层和平民阶层所处的位置,立场不一样,本身也没有什么对错。”
一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博主发布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普通人不应该是一个目标,尤其是你拥有了普通人挤破头都得不到的资源时候,你有责任善用这个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然后回馈社会。” 他认为如果是他的女儿在这样好的环境下一定不会让孩子成为普通人,当然如果最终成为了普通人她也接受。“今天我们能有幸成为世上少数在这里上学的人,我们就已经承担了社会责任。“在他看来,占有好的资源却不加以利用会让这个世界想要得到这样资源的人很不公平。
我认为世人把成功的定义看得太过于标准,单一了,好像成功就只有一种:考进名校,得到社会的认可,达到世人仰望的高度。成功可以是考名校,也可以是开好奶茶店。也许有人会嘲笑她一个拥有高学历的教授,放着好的资源不加利用,而是去让鼓励孩子开”奶茶店”真不知人间疾苦。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开奶茶店或许是经过探索之后确认是自己的终身所要追求的兴趣呢?我劝你们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吧,别被“成为普通人”这样的字眼误解。别再拿着“势不可挡的成为普通人”做文章了,那是她摸索出的最适合她女儿的出路。她提倡的是鼓励,尊重,放手,而不是压制,限制,扼杀。
而身为普通人的我们,绝不是看到了一场高能演讲就此看开和认命。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特权,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通往成功道路千千万万条,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想要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我们很普通,那就接受现实,如果不想普通就努力去争取想要的。而不是以“成为普通人”为傲,如果你拥有了高学历而选择成为那个“吃福利”的人,给社会做了贡献,这并不件光彩的事。
成为你自己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清华大学教授的女儿成为普通人,那么普通家庭出生的你,没学历没背景,还依然要以“成为普通人”为目标吗?在无比焦虑的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像那个七八岁小孩子一样拥有“普通人”的心态。如果不小心成为了普通人,那也懂得也享受生活,接纳自己。当然如果有能力成为精英,那就多加利用资源。
事实上,那个七岁小孩,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有清晰的价值观,他清楚人生以下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最适合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我最喜欢干什么?”
别看这三个问题很简单,但很多成年人回答不出,连用三个形容词概括自己都做不到。
刘瑜在视频解说:”认识你自己比认识这个世界或是比你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更加重要。”
如今这个充斥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时代,家长为了孩子绞尽脑汁变得无比焦虑,人们总是极少的鼓励孩子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你可能考了公务员升了处级部级,你每天都在穿一双不合脚的鞋。“你所做的未必是适合你的,你所做的未必能真正有利于自己。人总是在需要在不断的试错和各种煎熬中完善自我。
“很多人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出发去择业去找工作。而是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叫”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如果不是多做几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又怎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我们除了敢于试错还要敢于去舍弃。用刘瑜的话说”创造自我“必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学不喜欢的东西,干不喜欢的工作,这或许是应试教育带来的伤害。“我们的教育不是在鼓励每个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在逃避自我。”
“从一个独特的自我,逃向一个平均的他者,从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这是一个逃跑的过程。”社会确实存在一种内卷化。
什么是内卷?内卷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用刘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产不出高价值的成果。”
内卷化,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又译为“过密化”,指简单的重复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
现在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内卷化现象,一些人报名了兴趣班,另一些人也兴致冲冲跟风报名。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人生的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人人都“军备竞赛”的模式下,并不是学历越高技能越多越好。
。”
多数人对这样的伤害视而不见,他们更愿意选择让孩子加入“军备竞赛”。于是中国的鸡娃普遍存在相同的技能,相同的学历,作为一个人,更像是在一个处于流水线生产随时待命的零件。
“你往人最多的地方扎,怎么可能安全?”可刘教授并不知道,这样的扎推方式能让人生存下来,这是唯一抄的最近小路。“你要从竞争中胜出要做一,不要去做一万零一。”这样的做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时候一反而做不成,可能还会成为零。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性,都可以有望成为那个一。正如她的使命感:“我是沿着孩子的性格独特性帮助她找到她欢喜的事。”如果清华大学教授的孩子被当作另类看待而不能有自己的选择权,这是多可悲的事。像某些人说的“占用了资源而不加以利用”这是对他人人身的一种限制,不自觉的进行了道德绑架,斯坦福大学博主最后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能把这样的名额让给想要的人,那么你可以成为普通人,没有人会有意见。“但这个社会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争取,这样的资源又凭什么给你呢?如果这样的资源你无法驾驭,那么也不要随意让出。你的资源有随意处置的权利,这是你独享的权利。
总而言之,我们普通人没学历没背景,只能靠着自己,不断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我并不提倡把“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为目标,“成为普通人”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目标。
人来世间一趟,体验多姿多彩的人生,也要树立好目标。不要过早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就“终身普通。”创造自我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要过早断言孩子普通,“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也会是个天才。”否则世间真的少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样重要的伟人。
听了牛人的心灵鸡汤也不是洗洗睡就散去了,更多是去思考,“我改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内卷化?”“我的孩子想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刘瑜说“人生的很多道路可以放弃,可以退出,失败未必是坏事。”那是针对内卷化的孩子而言的,重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寻找更合适自己的道路”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做成一件事更重要。”
如果实在是成不了大树,成为小草也行。正确的教育,不是非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把小草培养成为一颗美好的小草,一颗健康的小草。
“低成就低压力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选择。”
这个世界条条道路通罗马,既然清华大学教授放弃了望子成龙成凤的心愿,也未必是件失败的事。转眼即是机会。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不要及早认命,而是不断探索发现自己,同时更需要勇气学会了接纳自己。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相对的成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就索性追求完整的自我!
愿你历经千帆,归来时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