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引子
读罢傅国涌先生的长篇文章《教育是什么》一文感慨良多。关于“教育是什么”的话题讨论及其相关的高论,古今中外俯拾即是。自人类社会有教育始,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对人类思想、精神和灵魂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绝非其他的劳作可以替代。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教育及其作用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化,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
而要搞清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育”是什么。"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孟子·尽心上》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由先人所论不难看出,“教育”包括“教”和“育”两个动作过程。从二者指称的意义看,它们存在层次性的差异。其中“教”偏向于动作,没有指出要达到的目的;而“育”则明确指出了应达成的目标——善。也正是这种蕴涵意义和含括内容层次的不同,为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审视当下的教育,按照傅国涌先生的话,“‘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也就是说,当下公众对教育投注的心理期许淡化,甚至忽视了“善”,而只关注动作的实施,至于什么结果往往不再是重点。
清楚了教育的要义,及现实所面临的境遇。下面当书归正传,来探寻教育的应有之义是什么。从词性的角度看,教育是动词性的,而且没有没有终极的指向。由此不难理解,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形动作,而是一种开放性的动作流程,并且它是无限延展。既然是过程性的,并且没有终极,所以就不可能用明确数量的多少对其进行评价,也不可能用什么样的结果对其进行定性。毕竟,量化的指标是硬实力,是可视性的,是具象的存在;而对思想、精神和灵魂的改造是不可能用具体的数字进行衡量,它属于软实力,是一种模糊的存在,不可能有规整的评价指标进行三六九等的分类。
鉴于此,不论是从国家民族的层面,还是从个体的层面,教育不可能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而且是永无止息的指向未来。既然如此,在具体推进教育时,我们不可能以急于求成之思疾步前行,而只能放缓速度慢慢走。之所以这样,一则是因为教育是对过程的精耕细作,强调的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一则是因为教育指向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而且不是对身体的改造,而是对思想精神和灵魂的塑造。放慢节奏,既是“一种开放的姿态,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作为复杂的社会性活动,教育是普适性、大众化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不是少数人,尤其是精英阶层的专利,即教育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而作为落实教育目的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所担负的使命是培养普通人,而不是培养“天才”和“超人”。因此,在具体实施教育时,由教育的施行者、教育的承受者和教育的影响构成的教育复合体,在教化公民。塑造人的过程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的定位。教育对人的成长,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及产生影响的程度如何不是决定于人们事先的预设,更不可能用具体的数字进行估定。而是取决于教育执行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引导时持有的情怀和思想的定位。如果能够严格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把教育的对象当做人,而且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并不是视作被动改造的对象,教育过程的耕耘就会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否则,改变了教育初衷的同时,会让教育变质变味。
纵观现实,作为关乎人的生命本体成长的教育也是多维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体。从各自的指向性看,古老而传统的人文教育与现代的公民教育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教育传承性,一般是对人的生命本体进行观照,更多强调的是精神层面,凸显教育的质;而科学教育追求的是效率,多以数量进行评价,而且有具体的度量单位。当把三者侧重的意义和教育的本义相对接,我们不难看出,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更接近于教育的应有之义。至于科学教育,尽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与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不过,在追求效益和实用性至上的当下,教育的发展却陷入一片混沌之中。综观当前的教育,因为其被普罗大众赋予太多,而且是极具功利性的价值与功能,导致教育日渐失去原有的纯粹与朴实。从牙牙学语到最高级的教育象牙塔,公众关注教育的视点往往不是经过引导教化的人是不是成为了真正的人,是否真正具有了人之为人应有的天性与禀赋,而是用具体的可视性的具象的失去温度和质感的冷冰冰的东西。在分数至上的学段,考多少分,在班级和学校排多少名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也是老师痴心追逐的。而为了达成各自的心理诉求,老师只能在分数和排名的路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分分分,学生家长的命根;考考考,老师学校的法宝也就变成稀松平常的事情。
其实,之所以造成家长、学生和老师在逐成绩的路上表现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是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一双具有巨大力量的隐形推手——学校和社会在推波助澜。在行政办教育而不是学者办教育的时下,在残酷的丛林法则的逼仄下,教育想“偏安一隅”只能是痴人说梦。在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体系的设置不是以“有教无类”的方式进行,而是按照升学的体制进行——“小学是为了升初中而存在,初中是为了高中而存在,高中是为了升大学而存在。不同的学段,尽管承载的教学重任不同,但它们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它们在整个升学流水线上只是一个链条。决定一个老师,决定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命运的,不是你培养了多少品质优秀的学生,而是看你为更高级的学校输送了多少高分的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分数至上,唯分是从充斥着教育的园地。而这种风气的肆虐,从里面跌跌撞撞走出来的人自然不乏嗜血者。随便爬梳大河上下校园恶性事件,不能不引发公众对教育进行反思,教育面临的处境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醒。
最后,和大家一起品味和思考傅国涌先生所说的话:“教育是提升人的,不是按人的本能行事,不是按本能思考,要把人变成一个有能力驾驭自己本能、超越自己本能的高级族类。耶稣到世上干三件事:被掠的得以释放,瞎眼的可以看见,被压迫的获得自由。”不论是教育的管理者,还是教育的执行者,亦或教育的承受者请谨记古希腊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这样,不论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教育的园地了行走,都不至于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