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对于就职于波兰华沙电台的犹太钢琴家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来说,战争的爆发意味着赖以生存的工作没了。
但也不是全是坏消息,至少遇到了一个小迷妹。
回到家里的他,发现父母、两个姐姐和哥哥正在收拾家当。此时的波兰政府已经搬家跑路,并号召成年男子去建立第二道防线。然而,席皮尔曼并不打算这么做:“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里”。他的言论引发了家人的争论,离开就意味着要失去自己的家园。要知道这套位于华沙斯利斯卡街的公寓,就是靠席皮尔曼在电台演奏的收入买得的,可想而知他对这套公寓的感情(影片中搬家至犹太人区的场景是艺术加工,历史上席皮尔曼的公寓正好位于纳粹所划定的犹太人聚居区中)。
在争论声中,广播中传来了英法两国的慷慨陈词,波兰不是独自在战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为英国、法国举杯。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德军进入了华沙。自此,犹太人的噩梦开始了。
没有了工作收入,生活难以为继,但即便是这样,还要想着怎么把钱藏起来,因为纳粹只准犹太人持有2000元以内的波兰币。
但是日子还能过,也许不会太糟。钢琴家约会了小迷妹,但是他发现,咖啡馆他去不了,公园去不了,甚至街边的长椅他也不能做。
“佩戴大卫星”(大卫星即现在以色列国旗上的标志)——纳粹又有了新要求,尽管家人都认为这是屈辱,但还是带上了。上街的父亲无故遭到纳粹军人的毒打,并被要求:“你不可以走人行道”
尽管商人趁火打劫,但因为没钱,席皮尔曼一家不得不将心爱的钢琴卖掉度日,并且要按照纳粹的要求搬到华沙犹太人聚居区中去。搬家的路上,席皮尔曼见到了小迷妹,他知道,这一别也许再也无法相见,爱情的萌芽被战火以及种族歧视彻底浇灭了。
一道墙被砌了起来,自由被隔绝。但被隔绝的只有自由吗?
在犹太人区内,席皮尔曼和哥哥放弃了做犹太警察的机会,一个在小酒馆弹奏钢琴,一个则以卖书来养活家庭。情况似乎越来越糟,有人饿死,有人失踪。纳粹以捉弄犹太人为乐。或者更直接的,以杀犹太人为乐。
或者更直接的,以杀犹太人为乐。此时,只有母亲惊恐的尖叫声,除此之外,只有死亡的沉默。
席皮尔曼通过朋友为家人谋到了就业证,在德国人开办的制衣厂工作——生产德军军服,以及清理犹太人物品。此时的他们连在聚居区中的家也没有了,只能住在为犹太劳工提供的集中宿舍里。但即便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有维系多久,纳粹要将犹太人集中解决,也就是送往集中营。姐姐和哥哥放弃了继续作为劳工的机会,选择一家人在一起。在等待火车的广场上,一家人团座在一起,奢侈的吃了最后一顿的团圆饭——一颗糖。
在登上火车的过程中,席皮尔曼被身为犹太警察的朋友拉了出来,对于他来说,犹太警察救了他的命。但就像抗日战场上的伪军一样,在二战中,有不少犹太警察的残忍与纳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席皮尔曼回到了犹太人聚居区,重新当起了劳工,暂时得以保命,但他的家人被送到了特雷布林卡灭绝营,无一生还(特雷布林卡灭绝营为莱茵哈德行动计划所建,目的是解决波兰境内的犹太人,二战期间有约80万犹太人在此丧生)。
劳工的生活仍然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随时都可能死于纳粹之手,因为对于纳粹而言,杀犹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此处的一个细节是,纳粹叫犹太人站出来,犹太人就站出来;叫犹太人趴下,犹太人就趴下;即便是换弹夹,犹太人还是选择了等待。沉默,只有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943年初,华沙站前的50万犹太人只剩下了6万人,在工友的对话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准备起义。因为他们得知了之前犹太人的去向,也知道纳粹目前的颓势。等下去是死,誓死一搏也许还有希望。席皮尔曼没有,虽然他参与了运枪、藏枪的过程,但他选择了逃避。在犹太工友、波兰歌手同事的帮助下,他逃了出去。
逃亡的路上他发现,波兰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也在酝酿反抗。例如电车上德国人的专区,此处有一位演员,不知是导演、造型师有意还是无意,其形象很像希特勒。
他被安排藏到了一处公寓内,恰巧就在犹太隔离区的墙外。1943年4月9日,华沙犹太人起义开始了,席皮尔曼目睹了同胞的反抗以及惨败(28天内犹太人战死13000人,德军死伤数百人,华沙犹太人区不复存在),他开始思考自己应与其同胞一样,用战斗来抵抗暴政。
营救他的波兰朋友因为是抵抗份子而被捕了,惊动了邻居的席皮尔曼不得不继续逃命,去了只有在紧急情况才能去的地址。没想到开门的却是已经身为人妇的小迷妹。
他听到了小迷妹的大提琴演奏,并在位于德军医院与盖世太保机构的对面的新藏身之所看到了钢琴。在这里,他终于能够“弹”起钢琴,只不过只能是无声,还是沉默。
1944年8月1日,波兰人也掀起了起义,爆发终于来临,但此时的席皮尔曼已无处再逃,整个华沙都已变成一片废墟。
为了果腹,他不得不一间间房的寻找着食物,并要随时躲避纳粹的追捕。不幸的是,席皮尔曼选择了一处德军指挥所作为藏身地,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名叫维尔姆·霍桑菲尔德(Wilm Hosenfeld)的德国军官。
一首钢琴曲之后,本已准备面对死亡的席皮尔曼意外的得到了生机。德国军官为他提供食物,并告诉他,再忍忍,苏联人就要来了。
德国军官离开了,并没有留下姓名,席皮尔曼被苏军解救,幸存的犹太人也陆续从集中营中回到华沙,席皮尔曼回到了重建的华沙电台,继续弹奏钢琴。然而那名德国军官被苏军俘获,等待审判。
影片的结尾,席皮尔曼在交响乐团的伴奏下,又一次谈起了影片开头弹奏的肖邦的《升C小调钢琴夜曲》,只是节奏上要欢快的多。附上席皮尔曼的钢琴曲。
来自译览
关于人物
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
席皮尔曼2000年去世,撰写了一本回忆录《华沙之死》,战后的他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创作了1300余首作品,成为了波兰家喻户晓的人物。变化在于,除了肖邦以外,他更喜欢弹巴赫,他对孩子说:“不能憎恨整个民族”。他和他的家人与维尔姆·霍桑菲尔德的子女建立了联系。
维尔姆·霍桑菲尔德
维尔姆·霍桑菲尔德是一名德国国防军上尉军官,同时也是纳粹党员,1945年1月被俘,1952年因中风死于苏联战俘营。在二战期间,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营救了保罗席皮尔曼在内的50余人,有犹太人,也有波兰人,尽管这些被营救者在战后极力营救,但苏方始终没有回应。值得安慰的是,在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中,维尔姆·霍桑菲尔德与《辛德勒名单》中的奥斯卡·辛德勒一样,被列为国际义人。
关于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波兰导演,犹太人,在二战中其父幸存于奥地利茅特豪森-古森集中营,其母死亡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部拍摄于2002年作品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关于演员
阿德里安·布劳迪,美国演员,犹太人,因《钢琴家》中的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专门学习了钢琴,减重了13公斤。
关于历史
1939年战争爆发前,波兰有350万犹太人,至苏联解放波兰,仅存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