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写文章有点抗拒,这几次都拖到最后时间才草草动笔。
我开始质疑写作的意义,以前闲的时候没有少写,现在每日匆忙仍有记录,但是生活本身、我个人并没什么长进,我意识到这么随心所欲写下去并不会改变什么,写作本身没有更大的意义。
我翻看过去的文字,更多是作为情绪的出口,说实话我既没耐心也没意愿去回顾过去的文章。
如果把写作比作整理杂物,整理完的片刻心情舒畅,但很快房间又被各种杂物堆满,有旧的有新的。很多时候自以为收拾好了,只不过是一股脑塞进抽屉里,表面上挺干净,一打开依旧乱七八糟。
我每次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除去交作业,我可以说是帮助记录自己当下阶段的情绪和思考,然而我发现在自己固有的思维体系下,困扰我的核心问题就那么几件,对应的思考模式就那么几种,好像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
老公说我不会深入思考,我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我的思考链条很短,所以我的眼界和格局都不大,想不到很远的地方去。这种没有目的的生活除了归于平庸不会有别的出去,我不想过被动的生活。
大脑不喜欢主动,主动意味着要消耗更多能量,承担更多责任。大脑很狡猾,总是在舒适区里呆着。舒服是舒服了,却无法体验到思维带来的快感,我向往那种乐趣。
怎么做?
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思维上的问题,写作没有效果是思考没有真正到位,想得太浅也做得太少。
我想到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比喻,“意识到”和“做到”就像愚公和山的关系,愚公理论上知道如何把山搬走,怎么去拿什怎么挖怎么运,但行动起来还是要一点点做。
不多说,先去来一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