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
子(1)曰:学而时(2)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6)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但我不脑怒,不也是君子吗?
这里有几个词我们可以好好探究一番。
- 子
“子”是古时候对男子的尊称,在《论语》当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但在《论语》当中,并非只有孔子才以“子”尊称,还有“有子”“曾子”“冉子”“闵子”,这也是人们得出“《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这一结论的重要理由。 - 时
时,很多注解本解释为“时常”。朱熹的《论语集注》就把”时“解释为”时常“,这种解释虽然说得通,但是通归通,其实还是有问题的。这是一种以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的做法,是一种我们解读古书时很容易犯的错误。事实上,在周秦时期,时若是当做副词来用,那么它就是”按时“的意思,解释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 习
一般我们将其解释为“复习”“温习”,但在古书当中,“习”常常还有“实习”“演习”“践习”的含义,比如“习礼”“习射”“习武”。我想,这里解释为“实习”的含义更为妥当一些。 - 说
这个字其实是“悦”的古字,上古时候,没有“悦”字,表达“悦”的含义,都是用“说”。 - 朋
上古时期,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的“朋”,指的应该是“弟子”。《史记·孔子世家》: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中,指的是孔子的弟子从远方而来,我们翻译的时候,说”志同道合的人“就是根据”弟子“的含义作了一点延伸。 - 君子
“君子”一词,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不可一概而论,有时候指“有道德的人”,有时候指“有地位的人“,这里根据上下文推测指的是”有道德的人“。
这是论语的开篇,讲的是获得快乐的三个源泉。其一是学以致用,其二是与朋交游,其三是心态平和。
学以致用,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孔子很爱学习,“韦编三绝”。孔子不光爱学习,还非常注重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孔子的主张大多都是具有实操性的,可以让人“躬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很多”干货“。儒家的重要思想”礼“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东西。孔子自然也是身体力行,他还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周游列国,留下“孔席不暖”的佳话。
孔子的主张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采纳,他后来也明白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对世界的构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断掉了做官的念头,想着我的主张现在实现不了,那我就修订古书,教书育人,把我的思想传递下去,或许终有一天,我的理想是会实现的吧。
所以,孔子后来就主要从事教育事业,教了很多的学生。“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当与孔子志同道合从远方赶来向孔子求学,孔子当然高兴得不行。
不过,孔子的主张终究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孔子的主张。对于有些人而言,如果自己的主张没有得到重视,恐怕就要有小情绪了,可能还要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唾骂天下,但孔子却是一个有着广阔胸襟的人,对此,他的态度是“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我,没关系,我也不生气,我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对了。
虽然对于孔子的政治理念我并不是十分赞同,但对于孔子品德,我的确是十分钦佩的。
孔子曾经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样的社会担当令我感到震撼。但是当孔子明白他的理想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他并没有奉行所谓的”坚持就是胜利“,而是改变了策略,退而修书,从事教育工作。这其实能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盲目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就算孔子再怎样向君王向天下宣扬自己的理念,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继续坚持,也不过是做无用功而已。坚持,只有在方向正确方法正确的时候才有意义啊。孔子后来就转变了宣传自己主张的方法,显然,孔子在教育上是很成功的。
要不然,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读什么《论语》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