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9年(唐天宝八载),49岁的李白听说自己的好朋友,时任江宁县丞的王昌龄又倒了霉,再次被远贬龙标县(湖南黔阳),深表同情之余,挥笔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这是说李白听闻此讯并写作本诗的时间,是在暮春之时。当时,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
这里的“子规”,又叫“子巂”,就是杜鹃。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惭,亡去,化为子巂鸟,故蜀人闻子巂鸣,皆起曰‘是望帝也’。”《禽经》介绍杜鹃说:“江左曰子规,蜀右曰杜宇,瓯越曰怨鸟,一名杜鹃。”
“闻道龙标过五溪”:两个地名要说一下。一个是龙标县,隶属于偏远的下州——叙州潭阳郡。但是还好,龙标县在唐县中倒是属于上县,第五等的县。王昌龄的职务,将是龙标县尉,从九品上的官品。这官儿,已经小得无以复加,只比从九品下的官员和未入流的吏,强那么一点点。
另一个“五溪”,是指今天湖南省沅江五条较大的支流。因为溪名更改频繁,叫法繁多或一溪多名,故五溪的说法至今不一。其一为: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另一为: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
李白此句是在慨叹王昌龄被贬之地的遥远,“我听说你被贬龙标,路上将要路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千古名句,所以要放在一起理解。“我要把这颗忧愁之心托付于天上的明月,让它追随你一直到夜郎以西的被贬之地。”
这位让李白牵肠挂肚的好朋友王昌龄,大家也熟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名句的作者,人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可见其诗坛地位。
但这位诗才出众的大诗人,却一生坎坷,长期屈处丞、尉下僚,并最终在战乱中被小人非法枉杀,死于非命,成为了安史之乱中第一位被杀的大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陕西西安)人。
王昌龄虽然在今天是大诗人,可在唐史上,他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小人物。《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提及他,都没有超过500字。记载简略,就必然导致他的生平事迹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所以,他的生年、籍贯均有争议,我以上列出的他生于公元698年,籍贯为长安人等,都是主流的说法。非主流的说法太多,就不一一列了,免得各位看得烦。
王昌龄25岁以前的生活状况,目前找不到史料记载。他自己在留下的文章《上李侍郎书》中说:“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流涕,啜菽负米。”可见,他在中年以前过着贫穷潦倒的困窘生活,甚至有可能自己种过地。至于他怎么受的基础教育,如何有了这么出众的诗才,更是个谜。
唐代文人为步入仕途,一般会选择“漫游”“干谒”“隐居”等途径,以提高自己名声,从而得到朝廷任命。王昌龄最先选择的是,“漫游”。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起,他决定漫游大唐的西北边疆,也就是出塞,去了并州、潞州、泾州、河西、陇西等地。当然,少不了最著名的玉门关。
他的著名组诗《塞下曲四首》《从军行七首》就是写于此时。如果诗名不熟悉的话,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总有点耳熟了吧?
实际上,王昌龄此行,本有“干谒”边境节度使以求进身之阶的初衷,但是机会不好,没有任何收获。
那就回来“隐居”读书吧。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王昌龄隐居于陕西凤翔的石门谷,同时潜心研读诗书,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在公元727年29岁时,王昌龄进士及第。这个成绩在同龄人中算是优秀的,说明他有才还真不是吹的,很会考试。
进士及第后,王昌龄的第一个官职是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上。别看级别低,但这个职务还真不坏。
秘书省是皇室的藏书库,或者叫皇家图书馆。秘书省的长官叫秘书监,属官有秘书少监、秘书丞、秘书郎、校书郎和正字。校书郎和正字,作为秘书省最低的两种品官,正是一般读书人释褐做官的首选。
校书郎一职,极为清贵,“时辈皆以校书、正字为荣”。校书郎“掌雠校典籍,为文士起家之良选。其弘文、崇文馆,著作、司经局,并有校书之官,皆为美职,而秘书省为最”。也就是说,王昌龄的第一个官职,为美职之最。
而且,这个职务虽为九品小官,但前程远大,从校书郎起家后来官至宰相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张说、张九龄、元稹、李德裕等人。
还有,这个官职,还比较闲,工作任务不重。有一个说法,“流俗以监为丞相病坊,少监为给事、中书舍人病坊,丞及著作郎为尚书郎病坊,秘书郎及著作郎为监察御史病坊,言从职不任繁剧者,当改入此省。”
解释一下就是“如果丞相病了,就进入秘书省当秘书监来养病;如果给事、中书舍人病了,就进入秘书省当秘书少监来养病;如果尚书省郎官病了,就进入秘书省当秘书丞、秘书郎来养病;如果监察御史病了,就进入秘书省当秘书郎、著作郎来养病。总之,如果官员的身体不允许承担繁剧的工作任务时,就到秘书省来养着。”
而且,即使王昌龄一直在秘书省混,也未必就没有前途。著名的魏征,就是于公元629年(贞观三年)在秘书监任上“参预朝政”,成为宰相之一的。
多好的位置,既是美职,又前程远大,工作任务还不重。至少在此时,朝廷对王昌龄还是不错的。
但是,王昌龄在校书郎任上一混就是七八年,没有升迁之望。为了寻找机会,他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再考了一次博学宏词科,考上之后,迁汜水县尉,正九品下的官职。
有人要问了,校书郎是正九品上,汜水县尉是正九品下,怎么王昌龄费了半天劲,官品反而下降了?
其实,王昌龄正沿着唐代官员的升官图,在顺利地走着。汜水县属于河南府,靠近东都洛阳,是畿县,第二等县。畿县县尉,亦为唐代基层文官的美职之一。
唐代官员升官图,一般是这样的:1进士、2校书郎(正九品上)、3畿尉(正九品下)、4监察御史(正八品上)、5拾遗(从八品上)、6员外郎(从六品上)、7中书舍人(正五品上)、8中书侍郎(正四品上),再往上就是尚书、宰相了。
可能不同的人,任职路径不一样,但一般路径是这样的。可见,王昌龄虽然由京官任职汜水县尉,官品也降了一阶,但并非贬谪,而是正走在升官图的第3步上。
校书郎和畿尉属于基层文官,高一阶低一阶无所谓。重在第4、5、6步,这是中层文官职务。特别是监察御史、拾遗之类的清望言官,是非常关键的登堂入室的一步,能够从此官职上路过,多半有宰相之望。
要知道,唐代文化人任官,都是从最基层做起,史料中几乎没有看到能够一步登天的文化人。才高如张说,在洛阳武则天亲自主持的殿试中高中第一,武则天还下令把他的考卷抄存在尚书省,“颁示朝集和蕃客等,以光大国得贤之美。”这么猛的人,状元出身的牛人,仍然是先干相当于王昌龄校书郎职务的“太子校书”,再干相当于王昌龄汜水县尉的“武攸宜讨契丹总管府记室”,然后进入关键的第4步,担任“右补阙”这样的清望言官,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干到宰相的。
但王昌龄倒霉,终其一生,他也未能走出升官图的第4步。
因为受了政治斗争的牵累。公元737年左右,大约在开元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之间,王昌龄突然被贬至岭南。虽然史料并未记载王昌龄这次被突然贬谪的原因,但估计与朝廷政治斗争有关。因为在开元二十五年,被称为贤相的张九龄遭贬为荆州刺史,而著名奸相、人称“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上任。王昌龄应是受了张九龄的连累,至于此次他贬往岭南何处、贬为何官,不知。
唉,漫漫人生路,谁不错几步?
从此以后,王昌龄就与上述升官图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次被贬,中断了他正常升迁的仕途之路,导致他一生都只能在八九品官的职位上徘徊。
还好,王昌龄这次被贬时间不长,因为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十七年二月大赦天下,王昌龄恰在被赦之列,于是经襄阳北返长安。
在襄阳,王昌龄见到了老朋友孟浩然。对,就是那位写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孟浩然。
王昌龄与孟浩然结识于开元十七年的长安,有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坐怀王大校书》一诗为证。可见,二人认识时,王昌龄的职务还是校书郎,所以孟称其为“王大校书”。回忆这段时期的交谊,孟浩然曾说两人“数年同笔砚”。可见彼此处得很好,往来密切。
王昌龄被贬岭南时,曾从襄阳路过,孟浩然为此有《送王昌龄之岭南》诗。这一次老朋友遇赦北归,孟浩然自然高兴,不顾自身疾病未愈,与王昌龄“相得甚欢,浪情宴谑”,结果王昌龄一走,孟浩然竟然病发去世了,终年52岁。
用生命在付出的好基友啊。
回到长安,王昌龄才知道,自己的事情并没有一赦了之。岭南是不用再去了,但他被量移至江宁县,任江宁县丞。江宁县属于望县,县丞为八品官员。
所谓“量移”,是指唐代获罪之人,贬窜远方后,遇赦则移到近地安置。江宁县在江苏南京,好歹比岭南近。开元二十九年,江宁县副县长王昌龄到任了。
“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写于王昌龄担任江宁县丞的任上。他在这个位置了干了七年,在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时,被最后一次贬谪,去担任龙标县(湖南黔阳)县尉。
这次被贬谪的原因,史书说是他“不护细行”。
“不护细行”的意思是,生活中不注意小节。那么,王昌龄副县长有哪些小节没有注意,以致于让政敌抓住了把柄,再次遭贬呢?
一可能是好酒贪杯。王昌龄的诗中,带“酒”带“醉”字儿的,不少。可见此公之爱酒;二可能是消极怠工。上次的被贬,朝廷政治的黑暗,自然让他心有不满。表现到行动上,消极怠工只怕难免;三可能是私养歌伎,犯了作风错误。他在此期间的《重别李评事》诗中有“吴姬缓舞留君醉”,可见此公深知“吴姬”之妙,身边只怕“吴姬”不少。
一点儿酒、一点儿色,甚至包括消极怠工,对于文人出身的唐朝基层官员来说,都不是很大的事,也就是小节、“细行”。但怕就怕有人盯着你,拿着放大镜找你的缺点。放大镜之下,还有什么错不会被放大、被追究?此事,古今皆然。
公元748年(天宝七载)春天,王昌龄到达龙标县贬所,在此一直待到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发动了那场致他于死地的叛乱。
从常理来判断,王昌龄不大可能在初闻叛乱消息时,即弃官北归。唐朝对于官员擅离职守的处罚,也不是闹着玩的。其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在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六月,他听闻长安陷落、玄宗西逃的坏消息后,因挂念家人而北归的。当时岂止是他一个人,沦为战区的地方,官员逃散的比比皆是。他所在的龙标,虽然未有战火,但他的家乡长安却已在战火之中。而身处战区的家人,才是他所挂念的。于是,他决定弃官北归。
然而,王昌龄在公元757年途经亳州时,竟然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说他“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这里要强调一下,唐朝的亳州在今天的河南省,可不在安徽省。
还要强调一下,这里的“闾丘”复姓。前几年有位很火的“闾丘露薇”吧?也是此姓中人。
王昌龄被闾丘晓“忌”什么,为什么“忌”,不知道。反正事实是,闾丘晓轻而易举地就把大诗人王昌龄给杀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闾丘晓杀王昌龄,是因私,而不是因公。
因为如果“因公”,闾丘晓只能是代表朝廷追究王昌龄弃官北归、擅离职守之罪。即使我们假设,闾丘晓这个河南省的刺史,有权力追究王昌龄这个湖南省的县尉上述罪名的话,按照唐律,王昌龄也罪不至死。
因为,《唐律疏议》卷二八“捕亡律”规定,“诸在官无故亡者”,最重的处罚,是流放三千里。一句话,“因公”的话,闾丘晓他既管不着王昌龄,也量刑过重。
也是活该王昌龄倒霉,碰上闾丘晓这么个心胸狭窄、挟私报复的小人,以至死于非命。
好在人在做,天在看。闾丘晓也有报应的那一天。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十月,也就是王昌龄冤死的同一年,唐廷宰相张镐兼任河南节度使,集结军队,讨伐安史叛军。闾丘晓延误时限,张镐大怒,要杀了他。闾丘晓求情道:“家中还有亲人需要奉养,请饶我一命。”
张镐反问:“那王昌龄的亲人,谁来奉养?”史称,闾丘晓“默然”。
时人闻之大快。
张镐问完,比照闾丘晓杖杀王昌龄的搞法,也杖杀了闾丘晓。
这仇报得,一个字: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