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一直以为,没有谁比行业内的企业家更懂行业,所以跟企业家谈趋势、谈战略、谈转型纯属自取其辱。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中介还是有机会可以和企业家谈趋势、谈战略、谈转型的。文中有句话直接触动了我:“如果产业人士一定是对的,产业也不会有周期,也不会有超额收益”。这句话作者是在产业专家对某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做出误判后说的,但我觉得还有超出作者想表达的含义,除了产业专家的意见不一定对,我觉得更普遍更常见的是产业专家的大判断大部分都不对——除了后来被验证的龙头和后起之秀外,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非主流的行业企业了。当然,这是反证法。
正向来讲,中介跟企业家对话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也与时代背景有关。目前中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层出不穷,更新速度极快,即使是传统制造业,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产业整合和转型。创造性破坏是这个时代阶段的主流,知道怎么把产品做好、怎么在自己狭窄的领域做好已经远远不够了,其他产业所带来的冲击随时可能把原有的产业瞬间击溃,摩托罗拉、诺基亚便是一例。了解其他产业对本行业的影响、各个产业之间的互动和演变,是一般企业家的弱项,中介的强项。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家由于长期专于自己所在行业,受限于惯性思维,反倒需要接触面广、比较发散的中介帮忙厘清思路。
这是行业研究和明星分析师的价值之一,当然分析师更重要的,我觉得是预判行业趋势和转折。趋势常有而转折不常有,但转折一旦抓到,其带来的效应也是非线性的。作者的经验,软性方面,最主要就是多和产业专家和对口分析员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不断试错,找出内在逻辑。硬性方面,从下游看上游是第一步也是基本功,但光有这个还不够,因为你所看到的下游或你所分析的对象看起来似乎是静态的:进口替代似乎一直在进行,但你不知道未来跟现在的速度有什么区别;行业似乎整体向上,但你不知道哪些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收益;企业似乎掌握了未来可以“爆款”的技术,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规模上体现。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解释得了这些问题,只能靠统计数字和案例进行不完全归纳总结(商学院的教材知识似乎也只能从这方面获取,只是过滤得更本质、更系统,但也远达不到经济学的程度),并且要根据新情况随时修正。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到那么多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经验的原因,有些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1、看行业能不能出得了龙头,如果企业规模扩大10倍无法明显获得成本及费用优势,单条生产线投资只需几百万,下游高度分散,那么这个产业链环节就没有规模效应,不仅无法产生龙头,大多数企业也会过得很纠结。例子:LED封装产业。
2、新技术、新产业从炒预期到基本兑现,需要有这么些条件:(1)要有杀手级的应用带动;(2)要有一个带头大哥,创新型的破坏者的带领,重新定义产业;(3)如果只是带来相比传统技术30%的边际增长,一般比较难实现,也就是说要有突破性的优势;(4)配套要成熟;(5)上下游、下游的下游要非常支持。例子:磷酸铁锂、智能手机。
3、任何一个产品的发展,都要经历提供性能的、提供性价比的、提供价格优势的阶段。
4、手机成长路径逻辑。
5、手机生态重建案例。
6、双寡头垄断格局模型。
因为作者的方法是统计和案例研究,所以上面提到的这些必然无法做到常常正确,但商业何其复杂,在理论无法提供足够武器的情况下,能做的就是自己研发一个又一个的模型,当做手中的武器,谁的模型更接近现阶段的真实,谁就更能准确判断趋势和拐点。这个有点像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
题目之外,感觉作者还是比较重视看书的,包括文中提到的《浪潮之巅》、《再造宏碁》、《宏碁的世纪变革》、“松下幸之助的书里反复提到”,都可窥得一斑。我想大概是因为书比一般的报告和文章要来得系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