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丰子恺先生,因为无论在他的文字还是画中总能感受到那颗恬然的快乐,接近童趣,返璞归真。
正如先生所言,他的心被四样东西所占据:天上的神明与星辰,地上的孩童与艺术。因此他写自己的童年,写那一幕幕或天真或快乐或忧伤的记忆;写四季春秋,写那大自然里最真的美最动人的景;写自己与尘世的连接,品味艺术与人生百态;写人间清欢,写俗世幸福。
这本书是参加读拉松活动在五一假期的旅途中看的,很意外自己居然能再颠簸的火车上悠悠地看这样一本慢节奏的书,翻看每一篇,都发现自己的心越发怡然自得,似乎能触摸到作者隐藏于文字之外的童心。
他从孩子身上得到启示,逃难亦是趣事。假如能预言是虚惊,逃难就是难得的全家出游的机会,那一天不论钱不论时浪漫豪爽痛快举行这游历,在他眼中是“人生难得的快事”。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突然想到在我为数不多的人生“逃难”经历中,有这样一次让我始终难忘,那是地震余震(我们那里很少发生地震)的时候,学校难得放假,因为月考的卷子满天飞,窗户的玻璃渣四处飞溅,我们结伴回家,走在路上发现路边摊的锅碗瓢盆都飞上了天,风卷着灰尘吹得令人睁不开眼,我们只能像盲人摸象一般走向回家的路,突然有双手拉住了我,说道“孩子我们回家”,一瞬间心安定了下来,任是周围漆黑一片,狂风乱舞,竟然与妈妈相聚在这样的环境,很感动也很好奇,她怎样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女儿?再看周围“逃难”的人群,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回家的路再黑也有家人等待!
在他的笔触下,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表现令人莞尔,他见大人剃头很是不解,被割还如此开心。见别人为父亲按摩捶背,以为被打着急地哭了。他得出结论:大人们的意见往往与孩子相左,硬要孩子吃难吃的“药”、做最难当的“洗脸”,坚决不许弄最有趣的水、最好看的火。多么真实的写照,孩子总是天真无邪稚气可爱的,在他们眼所能见耳所能听的世界里,万事如此新鲜难以理解,很多当时正经的举动在以后的岁月都如此好笑。
有一篇文章挺让我有同感的,关于新年怀旧。从童年的万家灯火年味甚浓到长大后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是我们每个人的遗憾,我们总盼望着新年的来到,却总是感慨过年无趣,面对手机的时间比家人都多,是人们的情感在慢慢退化变淡吗?我想不是,因为进入我们眼睛的东西太多了,走进我们内心的东西反而变少了,到最后都分不清,我们是在度过时间还是在认真生活?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家人在,总是我们回家的动力,我们也像作者一般期待:希望每年有个“新年”的新年,以调剂一年来工作的辛苦,恢复一年来工作的疲劳。
我想善于发现生活之“乐”的人内心一定是悲悯而丰富的,就如丰子恺,他和同伴对于蚂蚁的怜悯同情令人深思,蚂蚁微不足道,杀生更不犯法,却因为看到他们求生的勇气、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努力挣扎的苦心,而激发人类的同情心,这在我们人类社会仍然值得思考,当帮助别人成为你需要思考需要纠结的难题时,被帮助的人内心多么难过,比之自己何尝不是?我们都忘了,那句怕踩死蚂蚁的“还好还好,险险乎”让我们动容,更触动我们内心的柔软吧。
书中引用夏目漱石的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权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博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春不常在,人不永少,却不知生活本就是悲欣交集,甘苦悲欢。懂得离别苦,才知相聚不易更当珍惜;看过世繁华,才知平淡生活才是生活的常态多一份从容少一份计较;明岁月短暂,才知有梦需追直须追。
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这是丰子恺先生给我最大的启示,而我也愿我们都能拥有如此美好的心情、恬淡的心性,去过我们想要的生活,这一生只生欢喜不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