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的话题,从本周开始会以周更的方式,陆续对GTD理论、四象限原则、晨间仪式、番茄工作法、神圣时间等内容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作为第一篇,我们来谈谈习惯养成这件小事。
改变自己,究竟有多难?
最近几年的新年总会有一个段子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
明年一定要完成今年应该完成的去年没完成的前年的愿望!
大家看了之后会莞尔一笑,心里闪出自己这几年一直趴在年度计划表中的todolist。
我在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定计划,那时候心智未开,觉得每年都过得不满意,一到新年,就觉得英雄从新来过,之前的一笔勾销。这时候制定计划就跟完成了一样心情愉快。想到来年我看100多本书,听200多首专辑,看300多部电影,谈十几个女盆友……那种感觉比喝下浓浓的鸡汤还要舒畅。
悲剧的是,大多数时候,难以逃脱宿命般的,我们依然会按照去年的套路流程走完一遍
- 在新年或者饮下毒鸡汤之后,制定一个宏伟的目标,多数可能是关于减肥、健身、阅读相关的目标。
- 定下规矩,每天要如何如何。
- 咬牙坚持了3天,一个偷懒,一个意外,一个心情不美丽打破惯性。
- 感觉功亏一篑,第N次习惯养成实验,扑街。
然后在新年莞尔一笑、重新来过,焦虑又无奈。
这种局面能否改变么?为什么我们的那些了不起的计划最终都会搁浅了呢?究竟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应该养成好习惯,但就是做不到呢?有没有一种更优秀的方法让你能够逐渐培养起来一些好的习惯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好方法,优点是上手极容易,让你摆脱年复一年的莞尔一笑的死循环。
Minimum Viable Habit 最小可行习惯
什么是MVH
我们往往高估自己每天的工作,而低估一周、一个月和一年能取得的成就。
一个好习惯养成和一个伟大的产品制作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 形成一个好习惯可能会产生颠覆人生的效果
- 养成一个习惯到完全掌握,知行合一,需要很多天的坚持和巩固
- 每天习惯的执行都存在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是有可能被任何意外情况无法满足的
其实,习惯也是如此,如果希望把阅读培养成一个习惯,一年完成200本书的阅读任务,每天看2个小时的书作为一个习惯重点培养,想一想,一年读200本书,多么炫酷的一种方式。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一个特别大的bug,就是它太重了,需要大量压缩你日常工作生活的诸多支出,并且这样的习惯的容错率非常低,稍微有一点的意外情况就会导致习惯中断,产生强烈的挫败情绪,导致破罐破摔。
身边有个创业小伙伴的,一定会经常听到一个概念叫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概念。
本意就是指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这个原型要表达出你产品最终想要的效果,然后通过迭代来完善细节。
最小可行性产品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就是克制,这种克制让产品研发过程更加简洁高效。很多创业者(特别是那些处女座的朋友),有着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相信只有做出比同类产品要好10倍以上的产品才能获得成功,实现颠覆,改变世界,产生价值。所以,产品憋了一年都无法上线,胎死腹中,浪掷时间资源。习惯和产品一样,是有「完成度」的概念的,一个产品只要具备最基础的功能就可以上线测试,只要坚持不断改进迭代就好,一开始的完成度可以非常低,低到研发人员觉得简直都不能忍也没关系。
为啥我建议你使用MVH
完成难度低
因为「最小可行习惯」制定得非常克制,最开始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以完成的程度,不管刮风下雨、加班约会,这个习惯都具备被完成的理论可能性,比如,冥想2分钟,看书5分钟这种。
没有压力
每天当到需要完成习惯的时间结点的时候,因为就几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完全没有压力,内心不会有任何抗拒的情绪,就好像每天早起洗脸后照镜子一样,你会懒得照镜子么?
这个习惯实在是太easy了,所有,如果有人知道你采用这种形式,一定会嘲讽你简直自欺欺人,形式主义!然而,没错!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
能带来巨大改变
其实,很多类似的小行为带来的改变才能导致很多我们之前只是想一想的巨大变化,只有从最开始的小雪球滚起来,才能滚成一个惊人的成就,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捏这个小雪球,然后持续不断地滚起来。事实上,刚开始的雪球大小,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意识,让这个习惯变成你底层的硬编码,不管是用时间触动还是场景切换触动,像是训练巴浦洛夫的狗一样训练自己,无论何种处境,Stop!请给我5分钟,我要完成我的MVH。
MVH参考习惯推荐
早起喝一杯水
每天背2个单词
中午看5分钟的经济学人(5分钟-10分钟是推荐的时间起始标准)
睡前看3页书
冥想2分钟
听5分钟的英语播客
每天完成2个番茄的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