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中国民间传统佳节,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来源于牛郎织女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在中国古代,女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她们就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这就是“乞巧”一词的来源。
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生产的自然分工方式便是男耕女织,牛郎织女的传说也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这个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也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朴素的观念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人们认为,牛郎和织女对应着天上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关于这两颗星,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诗经》中。《诗经 · 小雅 · 大东》有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译为现代语便是:“高高天上有银河,河水若镜闪亮光。鼎足三颗织女星,一天七次移动忙。织女虽然七换位,不能织作布纹样。牵牛星儿亮晶晶,不能拉车难载箱。”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星象变化的认识,再与民间传说相结合,便成为流传千古的浪漫故事。
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描绘的场景和展开的想象更令人动容,故也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牵牛星即天鹰座α星,为一等星,学名“河鼓二”,通称“牛郎星”。据天文学家观测计算,在夏秋的夜晚它是天空中非常著名的亮星,呈银白色,位于银河的东南边,距离地球 16.7光年( 1光年约等于9.46万亿公里)。在其两边有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在追赶织女。在银河西北边有一颗亮星呈青白色,这就是织女星,学名“织女一”,是天琴座最明亮的恒星,距离地球有 25.3光年。织女星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像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回到现实中,牵牛星与织女星相距约 16光年,“牛郎”与“织女”这对有情人要想“相会”是非常困难的,即使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也要等到 16年后才能听到。这样说来,“河汉清且浅”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憧憬,而“脉脉不得语”则是残酷的现实。
而“七夕”最早则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斗七星最亮,可供人们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到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便叫“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这其中便保留了七夕最早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七夕”与神话传说故事相结合,在民间产生了深远影响。
织女心灵手巧,从古至今,“乞巧”实际上是七夕的重要节俗,而“穿针乞巧”则为其代表。在古代,每逢七夕之夜,按照传统,凡间女子要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其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乞求其赋予自己智慧和精巧的女红技艺。她们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传于后世。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之后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如唐朝王建有诗句“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除此之外,古往今来,全国各地还有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妇女洗发、拜“七娘妈”等诸多习俗,各自也都有不同的纪念意义,可谓蔚为大观。但时至今日,不少七夕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唯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不少商家营销宣传活动的推动,这一说法更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如今情侣选择在七夕节领结婚证的不在少数,而过一个浪漫的“中国情人节”更让很多沐浴爱河的青年男女为之精心策划准备,以期留下美好的记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也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不可否认有其积极意义,但我们更要全面认识七夕,让七夕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