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皇帝是“金口玉牙,一言九鼎”,面子比天还大的主,一般的抗旨就会犯死罪,可这位竟然当面焚烧了诏书。谁这么大的胆子,到底有何倚杖?
这个人就是我们村的李沆。
小时候听老人们说,我们村以前叫天河堡,自从出了李沆以后,就改名相公庄。外祖父可能上过私塾,也可能记忆力好,经常讲李沆“栓马桩”和“卧龙墩”的故事,从此,一个清廉正直睿智的人物形象,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参加工作后,不免要介绍家是哪个村的,我就很以李沆这个老乡而自豪。于是就注意收集有关李沆的书籍和信息,这样别人问起来时也好侃侃而谈,不坠了“圣相”的英名。但却没有发现外祖父讲的那些内容。
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吧,我从校长屋里扛出来一纸箱子书,有本书里讲寇准和丁谓的故事,其中便说到了李沆。寇准是《杨家将》里的主角,有报纸上说他在成安县当过县令,引起了我极大地兴趣。
内容文白夹杂,看了几遍才梳理出个梗概:寇准和丁谓的关系很好,多次向李沆举荐丁谓,但李沆却认为丁谓人品太差,始终不重用丁谓。李沆死后,寇准提拔了丁谓。可丁谓一得势就陷害寇准让其被贬,又多次派人逼他自尽,寇准才相信李沆的识人之能。
那时我就在想,历史上的记载到底和评书里的不一样。在评书里寇准妙计如泉涌,还有“双天官”加身,事实上最后却落了个客死异乡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人这一辈子,谁也没长前后眼,赵武灵王和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生生踩死,还有自焚的纣王,吊死的崇祯,他们最得势的时候,即使把脑袋想到泰山顶上,也想不到自己的结局吧!
在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丁谓。我们都知道“溜须拍马”这个成语,其中的“溜须”就说的是丁谓。有一天,中央高层开会,会后,身为内阁成员的寇、丁二人都参加了宴会。宴会间,寇准的胡须上沾有一些饭粒汤水,身旁的丁谓见了,起身上前替他徐徐拂去。这个动作在同事之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寇准却口无遮拦,开玩笑说:“副相是国家的重臣,是替宰相擦胡须的吗?”寇准是无心之言,但却让丁谓下不来台,从此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后来有了网络,有了搜狗,有了百度,没事时就上网浏览一下,发现有李沆的信息就保存下来。结果这么多年下来,收集的内容就像瓦楞上长的草,怎么也旺盛不起来。
前些日子偶尔看了一眼《大宋宫词》,卧病在床的宰相李沆于命垂一线之际,请来刘娥,令她对天立誓:“此生绝不临朝称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好多评论说这不符合历史真实,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然后再次百度,李沆的传奇故事,让我越来越惊心。
李沆,字太初,生于947年,河北肥乡南相公庄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李炳任舒州知府时,正值宋太祖征讨金陵,因舒州府供应粮饷居首,因而升为殿中侍御史。李沆“少好学,器度宏远”,980年考中进士。后到地方任职时,表现出色,深受地方官赞赏。回京后,参加相府组织的“约束边将诏书”考试,因文章出类拔萃,让宋太宗大悦,“命直史馆”。太宗得知他因廉洁自律,欠下了一屁股债时,特赏赐三十万去还,并将其“召入翰林为学士”。正因为他勤于政事,忧国忧民,宋太宗安排他考察吏部官员,结果他更是一丝不苟,让宋太宗大为赏识,曾在一次目送他离开时,向周围人说道,“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这无疑是对李沆最高的评价。
太多的时候,一把手的评价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何况九五至尊的圣上?但李沆的所作所为不是表面文章,除了工作“光明正大”,他的生活简朴,也让其他人不得不欣赏。
李沆的门厅狭窄,“仅容旋马”,应该是历代宰相的奇葩。
外祖父的说法应该是个传说。皇帝听说李沆家修盖的堪比皇宫,就偷偷下去私访,结果打听到我们村村后的一个小院,低矮的栅栏旁有棵槐树,把马栓在上面,就是后来说的“栓马桩”。推开荆棘条织成的栅栏,一个老妇从充满黑烟的灶棚里刚出来,看见有了客人,顺手递过来一个高粱叶子编的草垫子,让皇帝坐下来,是为“卧龙墩”。皇帝回朝后龙颜大怒,一一处理了那些告密的小人,李沆声名大振。
历史上记载,李沆从来是“不修相府”。院墙年久失修墙皮脱落,他看不见,屋前种药材的栏杆坏了,更是熟视无睹。有人劝他怎么也该把家里整治一番,李沆说,“我不是没钱修房,但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缺陷,岂会事事圆满如意?鸟儿有枝就可栖,我现在有个院子,就很满足了,又何必再修房?”
正因为李沆的一身正气,感动了宋太宗,也让群臣动容。待立寿王为太子后,宋太宗干脆让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令太子必须对李沆“待师傅礼”。太子即位后就是宋真宗,李沆出任宰相。
我想,这些应该是李沆敢于当面焚烧宋真宗诏书的倚杖。
那天晚上,宋真宗安排一个身边近侍来到李沆家,向李沆宣示“欲以刘氏为贵妃”的诏书。李沆知道刘氏是什么人,看过诏书后,当着使者的面,气定神闲地在旁边正在燃烧的蜡烛上烧掉,请使者回奏:“您只需回复陛下,臣李沆认为不可便是!”
这是何等的霸气!更难能可贵的是,“宋真宗闻报,无可奈何”。
宋真宗有个驸马石保吉想做个使相,征求李沆意见。李沆认为他没有战功,只凭外戚身份便求封使相,恐怕难以让众人信服。宋真宗不死心,又问了几次,李沆始终没有答应,宋真宗便死了心。
还有件事不得不提。宋真宗曾问李沆“天下应该以何为先”,李沆答“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并明确指出梅询、曾致尧等人是代表。李沆病逝二十余年后,有人推荐梅询可用,宋真宗一口回绝,“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可见李沆被宋真宗倚重到何等地步!
李沆死后被誉为“圣相”,史称“宋一代柱石之臣”,我想,如果没有宋太宗的欣赏,宋真宗的胸怀,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结局。太多的时候,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两个苹果碰撞的结果,不仅毫发无伤,还能容纳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