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流芳千古,一直是初中课本必选的名篇,要求全文背诵。我们读初中时,是这样,三十多年过去了,教材一改再改,现在依然被选入,依然要学生背诵。
究其原因,除其思想内容感人肺腑,荡涤灵魂外,其艺术价值也值得学习效仿。
临帖之余,时有创作的冲动,我一般是不想抄录“人云亦云”的经典诗文的,因为许多经典诗文,已被书法写成了“俗文”,比如我们结识的“天道酬勤”先生,“厚德载物”书家等,走到哪里,都喜欢“露一手”,不论对何人何事,不分对象场合,皆是这几个横幅或者斗方。不但一成不变,连手持自己的“墨宝”,与受赠者(抑或是购买者)合影的姿势都如出一辙……
经典诗文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但历代经典多了去了,何必偏执一隅,写俗写滥写到讨人嫌、让人烦?
我也一直喜欢抄录苏东坡和mzd的词,因其豪迈大气,气势磅礴,让人精神振奋。对于长文,尤喜欢诸葛孔明的《出师表》。
现在书界多提倡书写自作诗文,我也不自量力有追随之意,但凑个七言五言古风绝句还勉强凑合,要写律诗或更长的词赋之类,就立即暴露出才疏学浅的真实——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也凑不出如意的东西,常常面临尴尬之境地。
可是,临创结合又是学习书法必经之路,写不出自己的,就只能抄历代经典。结合临写的王铎行草长卷《与柱国六翁尺牍》,创作必写一篇长文,思来想去就选《出师表》。
前些日已用两公分左右的小行草写过一遍,现在又放大一些写,不知效果会这样?
因文章字数多,难于一气呵成,其实是懒惰使然——懒则懒矣,只要每天能写几个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