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家以前住在河北,在外公小的时候,搬到了西庆屯,就是现在的小村。这里所说的河北,并不是河北省。而是渭河以南靠近渭南县城地区的人对渭河北边的简称。
我爸爸家的村子就在县城边上。从村子往北,是一条包围着整个县城北面的大堤,叫做防洪梁。堤的南面是很多村落,再往南就是县城。而在堤的北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站在大堤上向北眺望,远处有一抹灰蒙蒙的轮廓,孤零零的在那里。那就是西庆屯。
西庆屯最早以前是在河北,后来河水改道,水进人退,村子就到了河南。所以直到现在,属于村子人家的庄稼地还有一部分在河北。河北也有很多亲戚,这都是上一辈留下的关系,也慢慢随着一辈人的故去而逐渐为人所淡忘。
我还记得小时候去河北参加一场婚礼,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除了渡船,还有河北人家特有的小馍。那渡船不用桨不用篙,河两岸绷着一根粗健的绳。船上的大人合力拉扯,船就会慢慢的挪动起来。我站在妈妈身边看着浑浊的河水,妈妈紧紧的拽着我的手,生怕我掉下去。
河北的小馒头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家里的馒头一般都有大人拳头大小,我小的时候半个就能吃饱。等到16,7岁食欲正旺的时候,一顿也就能吃3,4个。现在则稳定为2个左右。而河北的小馒头,我一口就能吃好几个,心中觉得香甜无比。现在想来,材料无非也是面而已,可能是年少不经事,对新事物的好奇增强了食欲吧。
西庆屯靠近渭河,遇到夏秋雨水多的时节,河水就会泛滥。所以,村里在靠近河的一面也修建了简陋的堤坝。但毕竟单薄,常常挡不住汹涌的河水。妈妈小的时候,就经常遇到河水灌入村子,大外公就会把年幼的几个孩子送到我们村--因为外婆的娘家就在我们村里。等到水渐渐退了,才能接几个孩子回来。最长的时候,妈妈他们在他们舅舅家呆了有将近一个月。
等到妈妈渐渐长大,就要在家里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帮忙协助防洪。怎么做呢?首先就是要去堤上巡逻,防止老鼠洞造成溃堤。但是往往发现鼠洞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堵上了。当时有一个知青看到老鼠洞被洪水冲击的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溃堤,于是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用身体做沙袋堵住水流,这样洞中的水流小了,大家就可以飞快的用准备好的沙土填老鼠洞。但是有一次水流实在是太大了,很快,老鼠洞变得有半米多宽,汹涌的河水毫不留情地将知青大哥冲到了堤坝的另一面。幸好,大家及时的拉住了他。妈妈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禁唏嘘 ,“差点把人家娃命给要了”。
等到洪水冲到村里,大家就各自归家防守。那时的人家穷,家里除了粮食和几间土房子,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很少有人抛弃家当逃跑,可能是大家都舍不得家里的东西吧。
一般洪水到村里就没有那么汹涌了。呆在家里的大人就得想办法尽量把洪水挡在家门外。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家门口起土墙,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沙土,但常常有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家里的壮劳力就从踩得生硬的地面上挖出土来加高土墙。经常会有土墙经不住河水的浸泡,突然就塌了。夜里,妈妈听见远方传来的轰隆的声音,默默的祈祷自家的千万不要倒下了。
有一年洪水比较大,冲到家里来了,人都跑出去了,但是粮食没办法带出来。泡过水的小麦很快发芽,磨出来的面也有过水腥气,而且做出来的面条馒头很黏软,口感非常的差劲,但毕竟还有的吃,不至于挨饿。
洪水过后,村里,庄稼地里,都淤积了了一层河泥,最深的地方,一脚踩下去能到大人膝盖。这种河泥里是种不出庄稼的,种子还没有发芽就会因为土壤里没有空气而生生憋死,或者因为扎不下根,获取不到水分而死。但是庄稼还是要种的。这个时候,就只能是费力的将河泥铲到田埂,或者地头,然后再耕种。
我高中的时候,帮助家里做农活,恰巧要翻一片被河水淹过的田地。虽然河泥已经没有了,但是依然很难耕种。由于表面泥土密度很大,犁头很难进入。同时泥头的粘性也很足,犁头经常会沾满烂泥,使得拉动犁头更加费力。犁头的粘的泥非常黏,经常要用铁铲才能刮下来。这样的田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妈妈他们当年得有多艰难了。
秋天玉米即将成熟时候的洪水,常常会使得玉米腐烂。这个时候,就需要出动全家劳力,有的在地里掰玉米,掰好的直接放到大木头里,木盆可以飘在水上,这样就能轻松的推着木盆到没水的地方。由于毕竟是泡过水了,玉米会非常的臭,妈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臭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