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倾听
人的讲话速度往往远低于倾听的速度,所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走神现象,这一点在学生时期尤为典型,同样的上课时间,同样的课下时间,在学校中确出现了学霸和学渣的分化,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直到高考有的人考上清华北大有的人却不幸落榜。
“倾听”能力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学霸们都有一个共性,他们上课更专注,更能集中精力专注于“倾听”老师所讲的内容。
而学渣更容易在听讲的过程中“神游”,起初可能没这么严重走神的时间很短,而且低年级的学习内容也简单,所以很容易“回归”因此在之后的学习中因大脑之前早已“证明”自己“游刃有余”,所以走神也更加频繁,时间也更长,因此错过的有效信息也越来越多,这样与学霸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否获得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听起来可能有些绕口,简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会获得各种信息,即便是在课堂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概念”类的知识也是占少数,所以我们要有甄别已获取信息的有效性的能力,即“判定类知识”。
有了这些“判定类知识”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可以更可靠的鉴定大脑所接受信息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当然这里所说的“过早质疑”并不是完全抛弃“质疑精神”,有一定的“质疑精神”是好的,毕竟这也是促进思想多元化的动力来源。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地发出质疑在李笑来老师看来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过早质疑”存在很大隐患,一方面“过早质疑”提早打断说者的讲述,很有可能错过说者想要讲述的有效内容,使自已无法获取说者想表达的本意。
另一方面“过早质疑”会使人产生一种“盲目的自信”,对于一个论证,在刚开始讲述的时候驳斥的难度是最低的,所以“过早质疑”的确容易使人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为反驳而反驳”的思维误区。
再有“过早质疑”也会使人不由自主的进入排斥状态,这样以一个“排斥”的状态来面对所接受的信息,自然无法接受任何所获取的信息,这样大脑新惯性地处于“封闭”和“排外”的状态,人也就永远无法进步,小到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我们天朝就曾经因为“闭关锁国”近一百年停滞不前。
所以“即便是要质疑,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李笑来老师告诉我们的这个原则很重要,这不仅是对说者的尊重,也能避免让我们陷入“过早质疑”的思维误区。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所谓“回顾”也就是回忆说者刚刚都讲了些什么?很多人往往都比较高估自己的记忆力,最典型的就是在考试考不好的时候很多人更倾向于“没发挥好”而很少有人质疑自己的记忆力。
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回顾”要比阅读困难得多,因为阅读的过程中想“回顾”可以返回去看,在倾听的过程中“回顾”往往需要打断说者才能“回顾”,所以很多人出现“发现自己遗忘了太多信息而无法理解”的问题。
所以李笑来老师强调“记笔记”的重要性,但在此之前一定要正视自己的记忆力,否则对自己记忆力盲目的自信自然不会重视记笔记的重要性。
而所谓“预期”则是猜想“讲者下一步要讲什么”。在李笑来老师看来说者的语篇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事实”二是“看法”对于事实要花时间想“其真实性如何”对于看法则要花时间想“其看法的根源在哪”,从和清楚的了解说者的“看法”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发现更多的“隐含信息”。
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让人更专注的“倾听”另一方面可以更正确地把握和组织者论述的内容,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的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让说者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让其更好的让说者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另一方面,听者主动去迎合“倾诉者”可以可以让说者进入更深的“倾诉状态”。
当然,主动的迎合听者,不仅仅体现在情绪上,同时也需要逻辑上的反应,也就是融入说者的思维与其互动,这样能使听者毫无压力的想尽一切办法表述清楚,甚至对自己的疏漏之处主动自我纠正。
所以“倾听”看似容易,但想要真正做到“有效倾听”绝非易事,需要我们花费足够的时间去想,在思维上决不能懒惰,最后总结一下:
1、要做到足够的专注,避免走神。
2、要获得能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能力。
3、要克制自己“过早质疑”。
4、在倾听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5、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的状态。
只有真正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