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很快结束,法律诊所这门课给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如何让别人看懂你,如何让别人听懂你。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录制的视频,给我们埋下了法律诊所这个课程的种子,诊所式的法律教育。和其他同学一样充满新鲜和期待。相比较起课堂冗长的讲授,更愿意去体验自己学到了脑子里的东西。
班上同学自愿分成了6个小组,每组五个、六个同学。这会儿,我在想是不是还有同学跟我一样,两年多的时间跟班上的一些同学还仅仅是偶尔一个招呼,一个微笑,并没有多少交集,尴尬。但同时,我就更刻意自己说话的时候,我自己的表达是不是够清楚,能不能让他们听清楚。
一个学期的法律诊所课,心里最深刻的是谈判那个环节。我觉得这是收获最大的一个地方。首先,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有很好的默契,我们如何分配“唱红脸,唱白脸”,说话的分寸,不让对方觉得你傲世凌人,也不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软柿子”。其次,既然是作为一个法律人的角色去谈判,那你就得具备律师的素养和专业性。最后,既然是谈判,对于结果来说,肯定是要双方都要持一个满意的态度,最好不过皆大欢喜了。当然这整个过程会有好多的细节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你的说话方式,表达能力等等,进退都需要充分考虑清楚。
我们还模拟了当事人去法律诊所咨询他们遇到的法律问题。这个环节的时候也觉得很有意思。这里,同学们的角色表演,尤其是扮演当事人的同学,让整个课程更显生动活泼也更真实。很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去社区法律诊所咨询的当事人,他们的问题都形形色色。但共同点就是大多数的当事人并不懂法律。有的当事人很有礼貌,不急不躁,而有的当事人则不是,甚至可能是双方当事人骂骂咧咧就进了法律诊所,或者在咨询过程中,一言不合就起争执。这时候,更重要的就是先平息双方的怒火了。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去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说明他们相信法律,而不是直接私人力量暴力解决。
最后,值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差不多都轮流了一次到两次值班。当然,并不是每次每组同学去值班都会遇到有人去咨询问题。我们小组幸运的都碰到了去咨询法律问题的当事人。我和我们组的唐峰肖跟着梁晓静老师在哈西社区值班的时候,有一个老大娘就去问了一些问题。当然也主要是老师给了她一些建议,我们也简单的做了一点笔记。大体就是十年前她和小区的亲戚朋友说是给一些人投资,她个人就投了7万多。后来,也打了官司,但钱最终也没要回来。她说,想再重新起诉那些人,把钱追回来。老师就问她,当时给人投资的时候有没有开票据单之内的证明。告诉她关于这个案子诉讼时效的问题。
总得来说,对我自身而言,还是挺珍惜这个学期法律诊所的这门课的。不管是法律检索的课,谈判,还是当事人去咨询法律问题等这些环节,也遇到许多问题,但收获到很多:
首先,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这始终是根本。要让专业知识为自己增值。其次,有了专业知识,你也要能说出来,表达出来。用法律思维思考,用法律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要让别人看懂自己,听懂自己。最后,要了解生活,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