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 浓缩书 | 第05篇
全文3980个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这本书哪里值得读
我被书名和作者的名头吸引,买了这本书。
书名自然很有诱惑力,一天多出1小时,一年就多出365个小时,刚好是15天的时间。想想多出的15天可以做些什么吧:去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潜心研究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完成一次无人打扰的闭关修炼,一口气读十本心仪的书,好爽。
作者迈克尔·赫佩尔的名头更是响当当,他是英国著名的演说家、教练和作家,被认为是全球三大职业演说家之一,出版过《人生需要整理》、《卓越行动力》、《最有智慧的活法》等多部长盛不衰的畅销书。
带着无限期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可能是我期望太高吧,老实说,看了太多系统性很强的时间管理书籍,这本迈克尔·赫佩尔的通俗的小册子有点让我失望。主要是我期待作者能在书中给出系统性强条理清晰的时间整理建议,但相反,作者用一种轻松随意的口吻,配以个别我们不熟悉的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案例,将他的建议松散地铺陈在全书中。
但这并不是说这本书没有价值,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我十分认可,只是觉得作为一本实用类的工具书,如果作者能以更紧凑的结构和更有效率的呈现方式来编排本书,会更好。
仍然推荐这本书给大家,是因为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别有新意,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自己、节省时间、提升效能。当然小伙伴们不必阅读全书,我已将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为20条建议,方便大家快速吸取书中精华。
我们能从书中带走什么
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时间整理工具,是作者提出的“时间锁“。
每天多出一小时,并不是让我们在每天的时间安排里强行压缩出一小时,而是让我们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来整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例如,如果每个月你能从自己的无效社交中节省出5个小时,那换算成每天节省的时间,就等于5*60/30=10分钟;如果每周你能从看剧集中节省出1小时,那换算成每天节省的时间,就等于1*60/7 ~8分钟。10分钟 + 8分钟 +……你在时间锁中不断地锁定节省下来的每个一分钟,积少成多,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达成了每天多出一小时的目标,甚至是更多。
这个时间锁工具,让时间整理变得更加轻松易行,并且不断地强化我们的信心。读完书后,我在脑海中初步梳理了一下一个月中自己可以节省的时间,将其换算到每天的时间锁里,马上就锁定了26分钟。
其次,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很多时间整理的小建议,在我看来,这些小建议更多的是作者对一种简单有序的生活态度的建议,拥有一种简单有序的生活,时间也自然会变得宽裕起来。
全书结构
第一章想做的太多,而时间太少
作者指出了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根源。
第二章自救!战胜拖延症
作者提出了克服拖延症的一些建议。
第三章不靠谱的待办事项清单
作者提出了一些让待办事项清单更高效地发挥作用的建议。
第四章学会说“不“,摆脱干扰
作者提出,我们应该勇敢地对“窃贼“说”不“。
第五章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作者给出了一些工作中的时间整理术。
第六章快乐生活是整理出来的
作者给出了一些家庭生活中的时间整理术。
第七章想象一下,做个“时间整理狂人“如何
作者提出了自我日、关键日和事务日等更高阶的省时方法。
第八章时间整理术,未完待续
作者精选摘录了读者在其在线社区上贡献的25个省时妙方。
浓缩精华
Tip 1:时间锁
将你所能节省的时间记录下来,并换算成每天能节省的时间,在每天的时间锁中锁定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你会发现,你每天能节省的时间,很可能不只一小时。
Tip 2:用激励去找到那一小时
每天多出一小时,每年多出15天,你会用这额外的时间做什么?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做一件期待了很久却一直无暇完成的事?学一门手艺?陪陪家人?还是什么都不做地彻底放松?无论是什么,找到你的兴奋点,那个最能激励你去锁定每天额外一小时的事情,把它写下来,贴在你经常能看到的地方,让它不断地激励你。
Tip 3:创建时间跟踪表
这是很多时间管理书籍都推崇的时间诊断方法:要想更好地管理自己,提升时间效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时间做一个跟踪诊断,看看你的时间都花到了哪里。本书中作者建议以十五分钟为间隔跟踪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连续记录七天。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第一次使用时间跟踪表的小伙伴以三十分钟为间隔来记录更为可行。七天过后,总结一下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什么事项上,哪些事项是可以提高效率缩短时间花费的,哪些事项又是可以直接放弃不再浪费时间。第一次做时间跟踪总结的小伙伴,一般都会非常惊讶自己的时间利用率如此之低。强烈推荐各位使用这个方法。
Tip 4:简单有序的生活
作者认为清除生活中的杂乱无章是找出每天额外一小时的关键。这其实已经超越了时间整理,提倡一种简单有序高效的生活态度。作者说,拥有太多的东西会使我们的前行速度下降,消耗掉我们一天中许多有价值的分分秒秒,所以要想找出额外的时间,就要大举清理掉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和无用的东西。
Tip 5:马上行动
作者认为,拖延的原因是因为还没有开始,而一旦开始行动,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积极起来,很多看似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所以,当你给自己找借口拖延某件事的时候,请立刻大声对自己说:马上行动,马上行动,马上行动!
Tip 6:迫使自己做出承诺
当自己无法有效克服拖延症时,可以借助外力来督促自己。对自己非常重视或者非常重要的人做出承诺:我向你承诺我会在XXX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这将会有效地督促自己采取行动,按时完成任务。
Tip 7:练就“行动肌肉“
锻炼越多,肌肉就越强韧。在自我管理上也是这个道理。刚开始,我们可以做出小的承诺,锻炼自己的“行动肌肉“。一旦我们能够承诺小事并身体力行,我们就可以承诺大事,练就更强韧的”行动肌肉“。到最后,不需要承诺,我们的“行动肌肉“也会强劲到带领我们主动完成任务。
Tip 8:五件事的待办事项清单
待办事项清单太长就会变成一张废纸。而将待办事项清单的效用发挥到最大的方法之一,是在每天结束时写下明天你要做的五件最重要的事情。美国著名的金融理财公司嘉信理财创始人查尔斯.斯沃普(Charles Schwab)曾在20世纪初因为这个“五件最重要的待办事项清单“方法,付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10万美元的报酬。作者说:如果你从本书中只能收获一个主意,那就是这个了。
Tip 9:把“待办“变成”必办“
一个帮助我们完成五件最重要的待办事项的方法,是把我们的思维模式从“应当做“变成”必须做“,这时你会变得目标明确,行动专注,决策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Tip 10:建立“不办事项“清单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思考“待办“事项上,但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一个玩意儿叫”不办事项“清单。这个清单上的事项,是你不必做、不需做、最好不要做的。例如打游戏,看电视,逛某宝,参加超过1个小时的会议等等。这些“不办事项“,你可以直接放弃,或者找人代劳,一旦你学会坚持不做那些不必要的事情,你会发现你又多出很多时间。
Tip 11:对“时间窃贼“勇敢说”不“
作者将一些不尊重、滥用别人时间的人称为“时间窃贼“,例如那些爱找人聊闲话的人、满腹牢骚的人、自以为是的人。面对这些”时间窃贼“,我们要学会勇敢礼貌地说“不“,这会成为节省时间的一把利器。
Tip 12:是司机就不要争做好厨子
作者认为,我们所进行的全部事务可以分为:勉强、尚可和精通三种。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增加精通领域的事务数量。对尚可领域的事务,我们可以找出几项能够做得更好的事务,有针对性地参加培训,或寻求帮助,将尚可事务变成精通事务。而对于勉强领域的事务,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做它?如果不做,会发生什么?如果可以放弃,就果断放弃这些不会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事务;如果不能放弃,就尝试将其委派给别人,或是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
Tip 13:不要滥用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本是辅助我们交流沟通的工具,但现在越来越被滥用。本来口头交代一分钟就能完成的事,现在人们却习惯用电子邮件代劳,不但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沟通效率。作者认为,应该把电子邮件作为口头交流的后备方式,而不是替代方式。
Tip 14:自我日、关键日与事务日
这是本书中作者提出的提升时间效能的又一个独到而关键的建议。作者建议:在每个月开始,把当月的30天分为三种类型:自我日、关键日和事务日,每天只进行符合其类型的活动。
自我日用于给自己补充能量、提升智力和维护健康。总之,这是属于自己的日子。
关键日是聚焦于学习工作中五个最关键的活动上,并有所产出。
事务日是处理工作和生活闲杂事务的日子。
我们的目标是要尽量减少事务日,增加自我日和关键日。
Tip 15:一秒也重要
作者认为,在节省时间这项艺术中,如果真想成为高手,节省每一秒钟都非常重要。一秒钟单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数个一秒钟加起来不知不觉就会成为一天中额外的十分钟。
Tip 16:抽奖游戏
有时面对多个级别相同的待办事项,我们会挣扎犹豫于从哪个开始入手。这时有个简单不费脑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开始:将这些事项用最简单的文字分别写在数张纸条上,将这些纸条放在一个盒子里,随手抽取一张就开始行动。
Tip 17: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待问题
“一个星期后我对这件事的感觉会怎样?从那个时候的角度看,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错误还会显得这么糟糕吗?“
一月后,一年以后呢?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不为无关紧要的事务浪费时间与精力。
Tip 18:手执一根“鞭子“
手执一根“鞭子“,问自己”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是让我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确保自己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Tip 19:对免费慎重
表面免费的东西很少是真正免费的,它们可能正在消耗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情感。请对免费的东西保持慎重。
Tip 20:明确你的价值观
花时间明确并写下你的价值观,这是帮助你从根本上管理好自己、提升时间效能的关键。
喜欢就关注点赞鼓励一下呗^_-
【为时未晚】生命不能重来,人生总可重启,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