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巴山雨
第一次接触到禅绕画是两年前,那时候,在简书上看到推送的一篇文章,是一位禅绕画老师汇总的学员们的作品。
画的是手,却不同于我看过的其他或写实或写意或漫画的手。图中,手的轮廓里填满了各种小图案,密密麻麻。乍见特别惊羡,有种奇妙的心电反应,似人群中发着光的少年,浑身都是吸引力;再看,心生欢喜,那细腻的一笔一画之下,是怎样安静平和的一颗玲珑心?
这样的画风对我来说很新,再看老师介绍说,这种画叫做禅绕画,零基础也能够画出美丽的禅绕画。当时心下狐疑,但是还是决定要去画,想看看真的可以么?
跟老师学画的初期只是机械地照搬,最初的激情过后,是有些倦怠的。零基础确实可以画出来,拿到一幅复杂的禅绕画,也能解构出来,一步步画出,可是总是少了自己的新意。
好在,这样的倦怠期,我也没有就此搁下,还是依旧常常画,临摹了许多漂亮的作品,看了不少禅绕画的书,了解了不少关于禅绕画的资讯,认识了教禅绕的老师,爱好禅绕的小伙伴,加了不少禅绕画的小圈子。各种网站给我的推送也悄悄地多了禅绕画的内容。朋友圈里画画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每天都能看到朋友们新画的作品。画画人的画风在广告,微商遍布的朋友圈里是一股清流。
从临摹,又到自己尝试创意组合。我把一些图配一些文字,或者一些分解步骤发在公众号,简书,头条等等,喜欢禅绕画的小伙伴们会拿去临摹,在画的过程中也顺便对各大平台有了了解。
一个人画得多了,就萌生拉些禅绕画爱好者一起画的想法。于是,建了群,叫上小伙伴们一起打卡。最初只有十几个人,慢慢地,小伙伴们越来越多。也开了微课,知识圈这些付费的课程和活动,定价很低,不为赚钱,也没赚到钱。主要是想分享出来,大家一起画,于人于己都是种监督鼓励。课程分享的过程也在一点点完善。有不少小伙伴一直在一起画,被信任,享受一小段美好时光,这感觉真的挺好。
以后老了,不工作了的时候,就专心地写文,画画,当作一份热爱的工作。画友里,有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也有含饴弄孙的姥姥,别人家的姥姥每天过得特别精神,带着外孙女儿一起画画儿,热情地跟我们分享自己的画,状态比有些懒散的年轻人不知好了多了,嗯,以后我也是要当姥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