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好友都是「文字控」,2020年底,两人闲聊说一起日更简书,结果,连续更文一百多天断更了,随后又断断续续接上。
尽管之前有点文字功底,但是「日更」的确是件极磨砺毅力和耐力的事。虽说,先前就知道,各大平台都缺高质量的内容,有高产的愿望,但放在我面前最近的现实是:怎么能做到日更不断更。
为了不断更,每天要更文那一刻,恨不得把脑袋翻个底朝天,让文字自动组合成篇,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段落都需要自己一句一字写下来,从在简书上硬着头皮写,到现在,先不管质量如何,完成再说,在公众号上又经过一百多天的挣扎。从简书写到公众号,差不多刚好一年的时间,这个过程,有点像少林寺和尚练轻功的过程,最艰难的是扎马步、脚绑沙袋挑水的基本功训练。基本功练好,再往下学方法,就容易些。
在书写这件事上,我就像搞心理咨询一样,始终都有内在热爱的执着,当然,如果往下深看,这两部分的动力也必然源自创伤,放下这个不谈,就拿这个题目来说,如果扣题问自己,日更教会我哪些事情,数一数,还挺多的。
1.技艺的获得,偷懒是行不通的。
拿写作来说,起初我也抱着:不写则已,一写惊人的心态去写作,发现,功利心太强,是无法完成它的。写作和心理咨询同属为人精神服务的内容,只有无限贴近它,它才会与你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只有在关系基础上,情感流动起来,写出的内容才能动人。
2.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
我的书写是从休长假开始的,表面上看,没有上班打卡的约束,是自由的,但是,自由之后,要想完成日更,就需要腾出一定的时间投入其中,加上生活上七七八八的琐碎,我发现,需要自行安排一切事情的日程,起初的过程是比上班还累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
3.越自由,越需要内在协调一致。
当我自行安排每天的生活、工作内容时,我发现,最省力的方式是,内在没有太多冲突,清楚每天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安排,安排后如何执行,遇到问题怎么办……如果内在有冲突,可能是生理或者事件引起,就需要把这部分先理顺,再干其他,否则,就会在内卷之中打转。
4.尊重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更的来源,基本都来自每天的琐碎,那么尊重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就很重要,因为当人的体验和感受在流动时,就更容易从内在的言语转化成语言,留在纸上。
5.建立一时的关系容易,长久的关系不易。
隔三差五更文一篇容易,但要天天更文,就要付出人为的努力,比如,刻意输入、事事留心、随时思考,与天生的惰性对话等等。仔细想想,写文如此,恋爱、交友、婚姻、带娃亦如此,任何长久关系的维持,都离不开刻意的努力与付出。
6.独处是成长中必要的,独处之后需要回归人群中。
写文需要独自进行,和自己对话,与生活的人和事对话,然而,对话之后,还要进入进群中,去买菜、逛街、侃大山,如此,才能平衡因过度思考而陷入自我编织的牢笼中失去中正的位置和身为人的气息。
7.幸福感源于小确幸的累积。
日更会让人留意那些往日来不及关照的生活琐碎瞬间,以及在瞬间中涵容的丰富的幸福感,会让人变得饱满起来。
仅以此文作为日更以来的反思性内容,希望以后在此基础上有发现更多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