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寒假也一下子就过去了!
好像还能回想起离校那天,空荡荡的建筑物像巨大的冰块,持续的散发着寒气。戴着手套裹着大围巾,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轮子的声音和脚步声夹杂在一起,每走一步都感觉到离家更近了一点。
在校门口等车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感伤促使我发了一条「三月见」的朋友圈,可没想到三月来的这么快(笑)。
好啦说正经的,这两个月也看了几本喜欢的书,记录一下,也算是个小分享。
1. 《刀锋》 毛姆 浙江文艺出版社
小说初稿完成后,他于信中写到: "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序言中的这段话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毛姆的另一本长篇一度是我反复看的午间读物,能带给他「极大的乐趣」的作品,想必更精彩。
加上这个有些捉摸不透的名字,我立刻买下了这本书。
断断续续看了快一个月,越看越感觉到毛姆笔下的人物相似之处。如果说斯特里克兰德是突然被灵感的闪电击中,决定放弃安稳的生活去画画,那么拉里就是生命中注定要走上这条探索意义的道路,而战争的经历只是开始追寻意义的契机。
感觉到这种共性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描绘,写到这里专门上网查了一下,发现了一段话,算是专业客观的描述:
毛姆的小说创作中存在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在题材选择方面,他重视对人的生理本能和原始欲望的描述,以求更为彻底地揭示人性的真实。
小说主人公拉里是参加过一战的美国飞行员,复员后有美丽的未婚妻和光明的前程,但他却迟迟不肯融入社会,投身到狂热的美国梦中去,反而只想「鬼混」。与拉里这种只追求精神的生活相比,小说中另一位主人公艾略特则恰好相反,他以社交为毕生追求,追求物质财富与名誉,即使在临终前也不忘回复邀请函。在两人无形的对比之中,作者对两种生活的褒贬之意再明白不过。
书摘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我真希望能让你了解,我给予你的生活有多么充实,也希望能让你体会,精神生活有多么美妙,体验有多么丰富,没人可以设限,这样的生活才幸福。而唯一能跟它媲美的经历,就是独自驾着飞机,在天空翱翔,越飞越高,四周无边无际,让人沉醉在无垠的空间里,这种感觉无与伦比,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利和荣誉。前几天,我在读笛卡儿,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自在、优雅和清明。真是美!
我真的爱你。可惜有时候,做自己认为对的事,难免会让别人不快乐。
濯足清流,抽足再入虽非前水,依然沁凉不减。
2. 《大裂》 胡迁 九州出版社
从作者的讣告知道他,之后就在心里有了印象。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他的这本书,花了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时间看完,书留下的那种凄凉的感觉在脑海里久久挥散不去。想象一下,在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坐满了人,可是感觉就像在周围筑起了墙,啊,就像水族馆里的鱼,这种感觉。
我实在找不到词来形容,凄凉也不对,无力感,绝望,悲剧,还是荒原,都不对。读了才能体会。
......我一下子有点蒙,无法理解他的写作中为何会出现那样极致的伤害性,就忍不住问了:“为什么你会写这样的小说啊......”
真是愚蠢的问题,这甚至是我自己作为写作者最讨厌遭遇(并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的问题。但胡迁恳切回答。其实他本人的质地能够说明很多:一个心灵如精密仪器的青年,多半会因人世各种避无可避的粗暴的碰撞,而时时震动,为了不被损毁,难免必须长久出力压抑着位移,那压抑的能量终要在他的写作中,如棉花一般,雪白地爆绽了。
——黄丽群《暗室明眼人》
书是短篇小说集,同名文章《大裂》长一些。
现在我已经分不清赵乃夫郭仲翰和丁玮阳谁做了什么,只有老广院和新生战争般的打斗场面,还有在雨夜挖黄金的场景。
从一开始读就有一种感觉,这一群人,被不可捉摸的命运聚拢在一起,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那好像是一个被世界遗弃的泥沼,不管他们是想写点什么、办点什么,都是在做无谓的挣扎。不可一世的老广院们住在垃圾场一样的巢穴里,主持复仇的钢管领袖最后在火光中死去。没有谁能逃出去。即使学校外面就是田野和公路,随便跳上一辆车就能离开身后的这片噩梦,可是也没有人能真正离开。标记着黄金的石块好像是摆脱的大门,可是到最后即使挖到了黄金,也没有人的生活因此改变,无济于事。永远带着底层生活的恶臭。
今年2月24日,胡迁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在第68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奖捎给天上的星。
书摘
我再次想起那缕烟,遮盖了所有道路,以及南方发霉的和松节油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原来那就是普通的自来水的味道,是所有普通的事物,是“延安欢迎您”。
远处是山丘,我回头去看一根断裂的树干,立在土地里坟墓一般,等回过头来,太阳已经被树枝刺到边缘。此时我们每说两句话,树枝就再刺进去一点,又是一点。直到它疼得闭上眼睛。
3.《茨威格文集》 茨威格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高尔基
文集共三卷,第一卷中收录了比较出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马来狂人》,还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毕竟是大家,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他对人物心理和动作描写的细腻程度令人惊叹,读二十四小时那篇的时候我想,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把一双手的动作描绘的如此精彩的人了。
他的小说并非是传奇史诗,本身就带着巨大的光环,写的是普通人的经历和情感。他极为细致的挖掘并描写人物的内心,可是并不使人乏味;一切的草木虫鱼,都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茨威格笔下的一切都有着戏剧般的美感,社交名媛在春日里遇见天真的青年,失宠的贵妃在乡下百般挣扎最终以死作结,懵懂的青年同时爱与被爱却弄错对象,每一部都可以搬上舞台,但这种艺术式的描写在读起来时却丝毫不感到浮夸或不真实。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没有哪一篇会让人失望。
书摘
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他想纵声大笑,又非哭泣不可。
经过昏黑的长夜,从无梦的沉睡之中一下子跌进青天白日,就仿佛从暖洋洋热烘烘的空气里跳进冰凉的冷水之中。
注
文章转自本人公众号,除标明引用外都是本人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