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的旅行。总有一个人令你刻骨铭心,总有一座城让你内心沸腾。2014年的北京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恋恋不忘的旅行。
我与地坛的树是迟早要相遇的。当我第一次读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就知道了!而当我的双脚真正迈入地坛的那一刻,那些“树”便栩栩如生的站在我的面前。
我首先要找的第一棵树是:一个文艺青年!他总在薄暮时分摇着轮椅在这园中一棵最不被人注意的树边为他的残疾自卑而又哀伤,他的母亲总是小心翼翼的跟在他的后面,担心着他却又不能让他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要找的第二棵树:一个爱唱歌的小伙子,多半在早晨来,也在一棵树边唱半个小时或整整唱一个上午,他和那个摇着轮椅的文艺青年年纪相仿,他俩常在祭坛东侧的小路上相遇,文艺青年来到树下多半是抽几口烟,他到东南角的高墙树下唱歌,反反复复唱那么几首歌“蓝蓝的天下,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一个上午都听不出他嗓子的疲惫声,虽然在关键的地方常出错。
将近中午的时候,他俩又会在祭坛东侧相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往东去,我往南去,日子久了,俩人就有了想结识的愿望,但似乎又都不知如何开口,终于有一天,在互相点了一下头后,同时说:你好!然后又笑着说:再见!直那以后,俩人就再也没有再见!
这一段特别的友谊只有四个字:你好!再见!我看着这两棵树想,假若这是一对青年男女,又该是怎样的一段唯美爱情!
“园子里来了很多人,也发生了很多事……”,我慢慢探寻着他们曾走过的每一条小径,我轻轻的触摸着那些曾陪伴过他们的现在已日渐参天的大树。
那个昔日的文艺青年早已成为中国文坛的一大奇迹。和他一起成名的不仅是他的“苦难是一所学校”还有地坛,他们一起成为了北京的独特风景。我没有排队等候风靡全球的风味独特的全聚德烤鸭,却甘愿花一下午的时间来地坛寻找这些记忆中的“树”。在我看来,大约是因为这些“树”也早已在我心里长了脚,才将不远千里的我直接带到了这里!
如果说地坛的 “树”是命中注定的相遇,那后海的“风”却是场美丽的邂逅。
我在日落时分来到传说中的“后海”胡同。后来发现很多城市都有后海,但北京的后海却像是片青春的海!
120多家驻唱酒吧,装修古拙自然,风格迥异。外表低调,内里却别有洞天。临水而居,歌声缓缓而来。
夜色降临,我信步停在一个叫“左岸”的酒吧,花了十元钱点了一杯红豆刨冰,顺带欣赏了一位男歌手很好听的一首歌。歌中反复吟唱 “我在这里欢笑,也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
我想或许这就是后海的魅力也是青春的魅力,令你欢笑也令你哭泣。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青春的这段时光,还有哪一段时光能这样同时放肆狂欢又如此绝望沮丧呢!
从安静或萎靡的氛围里抽身,或许明天又要重返朝九晚五的生活,但幸好还有这样一段胡同可供踱步,这样一片波光可以流连,在被现实撞得支离破碎的夜晚还有这么一段可安慰的时光! 生活不总是那么残酷!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实现了呢?!
青春在哪儿都一样会流逝。
年轻的人们,好像更愿意选择在这里欢笑,又在这里哭泣……
是后海成全了青春?
亦或是青春成全了后海?
此刻,窗外飞雪。
我不知,
地坛的那些树是否早已白雪皑皑?
后海的风是否还如当年一样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