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对的友谊比合适的爱情更难得。
我的看法是,爱情上,两个具有许多差异性的人走在一起了,部分原因是源于双方性格上的失落点,可以在各自身上找到,所谓互补,就像是残缺的灵魂拼合起来了。爱情层面上,哪怕有差距,都是可以调整的,取决于依偎的两个人愿意为对方改变的程度。
而友情不同。
自古以来形容友情的词语其中有这些——臭味相投、情同手足、志同道合、合拍…不管褒贬,这些描述都肯定了二人的相同之处。所以找对的朋友,更像是寻觅相似灵魂的过程。性格相去甚远的两个人一般做不成朋友。(之所以说一般,是因为不排除例外的存在。)
我不看好相隔两地的友情,正如我不看好异地恋。在这里我指的“两地相距”,是指双方长时间鲜少有见面的机会,只在社交网络上偶尔寒暄维系薄弱的关系。比如我和雯。
我们小学五年级开始一起玩,初中同校,那以后她回了老家读中专,而我上高中了。
高中的主旋律无疑是高考,主旋律下面的小调小曲,都是和身边的同学有关。那种相对高压的环境,我在广东,雯在江西,求助远在千里之外的她,没有意义。但是周末我们会抽空通电话,分享各自的生活,那三年,是相当平淡而真挚的感情。每次聊天结束前,都会有一个憧憬,对以后的计划,落脚点都是“等我高考以后…”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虽然这期间我们一直有联系,但是事情并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展下去。分别后的这些年,足够多的时间去改变以前的种种。三年终究是过去了,我上大学,她也中专毕业,出来工作了。初中时期的小女生那套交友准则放在现在俩人这般年龄没有适用的地方。
曾经听过这样的话,最好的友谊是各自忙乱,互相牵挂。只是现在偶尔的生疏问候,我感觉不到牵挂。只有莫名的尴尬,字里行间越来越觉得我们三观相去甚远。以前做过的约定,都被双方有默契地不提起。当我跟她分析我们这段时间以来的状态时,她说,“过去带给你的太美好了,所以你舍不得失去。”
不是这样的,我自然懂得血浓有如亲情都不会处于时时高温的状态,友情达到一个最高点后也会渐归于平缓,执着于从前没有意义。但是现在的友情也是旧时的过渡而来,我不是沉醉在过去,我只是不想要现在这种面目全非的将来。
不如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志同道合的时候走到了一起,在岔路口有较大差异时分道扬镳,大家的目的地不同,你委身跟我同行,走的路不属于自己,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若各自就此别过,继续走在路上,世界很大也很小,纵横的小径总有交叠,日后亦会有相遇的一天。
我不会忘记高三那年每天去QQ空间给我留言晚安的你。也还记得小学寒暑假坐在我家门口等我起床的你。还会偶尔想起初二那年并排骑脚踏车有说有笑,载着半片夕阳回家的我们。前途有风景期待预见,身后的星空同样难忘。
那天和她说完这些以后,中午习惯性地带着耳机睡觉,刚好手机里单曲循环着陈奕迅的《最佳损友》。做了好多零碎的梦,梦里没有她。
昨日曾经是最亲的某某,所以来年陌生了也不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