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的微信收藏了很多类似的公众号。刷公号文章,逛鸡血论坛,跟周围的朋友讨论小升初策略及各类辅导班。回顾那个时候自己的状态,就是焦虑和浮躁。看看周围的人,只要聊天内容涉及到孩子,无不围绕学区、升学和各类考试这几个话题。
大家也许还记得2016年中的股市吧。当门口卖肉夹馍的大叔和公寓里打扫卫生的阿姨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大盘开始下跌。我隐隐地觉得,与现在的教育很像。大家拼命的去上辅导班,孩子们没有双休日的持续学习。大家到底都怎么了?
我们的生活变成送孩子去上课或者送孩子去考试,孩子们的生活变成在学校里上课或者在学校外上课。说好的春花、秋雨、夏雷、冬雪呢?
学习是不断重塑大脑的过程,是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向大脑中填充知识。大家还记得罗胖今年在深圳的跨年演讲上讲的人工智能吗?我们灌输知识培养出来的孩子,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人肉智能”,在未来,如何能与人工智能比拼?
体制内的教育现状如此,不多加讨论。那么学校之外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答案肯定不是辅导班和杯赛吧。
明明知道孩子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学习,说白了不能全靠辅导班和杯赛。但是,有几个家长能拍着胸脯说我们不上辅导班?为什么不敢放弃,因为不知道孩子培养的全景图是什么。那么随大流,就是最有安全感的做法。
除了基本的常识和知识学习,还有什么呢?来看看我们中国式教育的缺失部分。
其中右侧的三个“情绪认知”、“独立思考”、“科学精神”都容易理解。今天我们来说说左侧的三个内容:“艺术思维”、“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1- 艺术思维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学会表达和欣赏,更多的是艺术思维对人的影响。我们让孩子们去学习音乐、绘画和舞蹈,最终的目的不是考级和一技之长,那些只是表象。其深层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都拥有表达自己情感的自信和能力。可以用艺术的思维来理解世界、改变世界。在未来,艺术思维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模块。也是孩子们找到自我,找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支撑。
-2- 文化意识
互联网实现了所有人的在线。未来的世界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界。当孩子们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冲击时,如何定位自我,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要靠文化背景的支撑。我来自哪里,我继承的文化和传统是怎样的,我将会传承什么。这是一个人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对自己的认识。有“文化自信”才能得到国际上的尊重,有“文化传统”才能找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3- 全球视野
有全球视野是为了能在全球找工作嘛?当然不是。有全球视野才有全球竞争力。有能力、有意愿理解全球重要问题,并能够付诸行动为世界创造价值。为世界创造价值时才具备未来世界的竞争力。这是在知识、技能、态度之上的一种能力。
其实,上面所讲的缺失部分对于我们这些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我们是考试教育中长大的一代。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是找正确答案。也就是说,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思维世界里,我们只认得这一条路。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局限。所以,闭上我们的嘴,不用自己的观点去“教导”孩子,不替孩子规划人生,是我们目前最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我们再思考如何打破思维的高墙让自己成长,又如何让孩子在没有高墙的环境下成长。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更多的观点请大家参考公众号:一块听听。直播标题为:如何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