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市的红山上,它依山垒砌,巍峨壮观、气势雄浑,像巨人一样俯视着芸芸众生。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布达拉宫是佛教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向布达拉宫顶礼膜拜,奉献自己一片虔诚之心。
每当黎明,太阳从拉萨东面石头山岗升起,把光芒投向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城的时候,最先亮起来的是布达拉宫。这座巍峨的建筑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更接受着不计其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的朝拜。虔诚的人们环绕着布达拉宫的四周顺时针不停地行走,并不时伏地而拜。队伍浩浩荡荡,络绎不绝,每一天都是一个永不结束的节日。
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藏式宫堡建筑群。它雄距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曾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和西藏地方政权与宗教中心。布达拉宫的主体分为白宫、红宫两大部分。“白宫”是达赖喇嘛日常起居和行使政教大权的地方。
“红宫”是举行重大宗教仪式的场所。远远望去,白宫横亘在山峦之上,雄姿稳健;它上面的红宫金顶辉煌,巍然耸立。整体建筑气势宏伟,神秘庄严。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时期。他是一位贤能的君主,先后兼并吐蕃诸部,定都拉萨,发展生产,创文字,定法律,立官制军,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松赞干布为其营造宫室。史书是这样描述的:在红山那里,筑起三道围墙。然后,在围墙当中,修起了堡垒式的宫室999间,又在红山顶上修起一间来凑足千间之数。这些宫室都装有金铃、珍珠网等物,显得十分壮丽,真与天宫媲美。后因战乱失火等磨难与沧桑,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两处。
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的武力扶持下夺取全藏政权。此后不久,他的经师、甘丹寺大法台林麦夏仲•贡觉群培等人倡议新建一所用以指挥全藏政治活动的中心宫殿,以巩固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扩大政治影响。
1645年藏历4月1日,五世达赖宣布重建布达拉宫。用3年时间重建了白宫,他圆寂后,其总管第巴桑杰嘉措又修建了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后经历多次的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宫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米,大小房间2000余间。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有柱、斗拱、雀替、梁、彖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布达拉宫内部主要由达赖喇嘛宫殿、佛殿及憎院各政权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布达拉宫白宫顶层为达赖喇嘛宫殿,分东、西日光殿,其中既包括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外、书房、经堂等,又有议政、会客等场所。布达拉宫内拥有包括达赖喇嘛灵塔殿在内的各类佛殿38个,还有1个拥有175名憎人的殊胜憎院,主要从事达赖喇嘛的佛事活动。过去西藏噶厦政权的重要职能机构也都设在布达拉宫,宫内的东西大殿曾是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