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在行为过程中,非常依赖经验,它们更倾向于选择过的行为和事物。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喂养老鼠时混进新的食物,小老鼠也会主动剔除新食物,即使很饿,他们也只会进行非常少量的尝试。这种对新事物的适当警惕对生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习惯是有惯性的,记忆和经验的抽取是我们行为决策中重要的二环。而习惯本身是一种动作记忆和体验,它是我们储存记忆最为深刻和牢固的方式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习惯往往也结合了我们大脑的奖惩和趋避系统,并且已经在生活中无数次被证实大脑中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当我们想要改变拖延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战胜的是一个结合了大脑奖惩和趋避的行为机制,这也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足够强大的动力支持,绝大多数人改变自己是非常容易失败的。这是人的动物性决定的。当然,习惯始终是一种习得性行为,它只是我们决策过程中的大概率选择,但不会是1oo%。
那么,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改掉拖延的习惯昵?
1. 从简单开始。从简单开始就是较为科学的办法之一,实际上也是在降低一个行为的门槛,在减少这个保护机制的唤醒程度。真正的成长,大多发生在舒适区的边缘,当自己适应这种较为缓和的变化的时候,也能够更为有效并且持久的发生改变。
一个人可能感觉自己非常颓废,然后给自己规划了一个满满的日程计划,可是没有坚持几天就受不了了,实际上就是因为他没有遵循较为科学的办法,跳离自己的舒适区太远了,也没有循序渐进让自己的身体适应这种突然的变化,所以才会造成失败。
比较好的做法是慢慢增加自己的任务量,第一天设置较少的任务量,发现自己能够完成并且身体上没有感觉到较为强烈的不适应,之后再进行工作量的增加,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我们需要的变化,进而让自己的改变更为之持久有效。
2.有难度的行为不利于改变
总之,身体对改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如果这个改变过大或者过于激烈,身体受不了,那么很容易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无效重复。
倘若要让改变更长期,从简单开始能够让我们对环境产生更好的生理适应,从而避免引发大脑的保护机制,这样拖延的习惯也就更容易战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