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一位老师沟通,说到兰州咨询师的情况,她遗憾的说:她也是帮一位朋友找咨询师,因为找了几位老师都是技术各方面,没有达到咨询的目的。在此,我只能说,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匹配问题,是多种原因组成的。不是凭技术多高多娴熟而论的。
第一种,缘分问题,感觉是最重要的。
你与一个人相遇,有些人第一次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有些人总是感觉不舒服的。这就是第一感觉。又一次去听一位老先生讲传统文化课,说过去人们总是跟随感觉出门的,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不会出门;感觉信心满满,一切都有所期待的时候,就高兴的出门。当然这是古人的想法,而现代的我们,同样在乎第一次的感觉问题。所以在咨询时,咨询师与来访者同样都是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穿着打扮,谈吐、发音,都是有着决定性的,感觉好的话,咨询关系就建立得融洽和谐,咨询也更顺利了。
第二种,相同的经历,感同身受。
咨询师小雅告诉我一个故事,说她在2008年的时候,与小伟偶然间打错了电话,后来加上QQ就一直聊天,而且越聊越默契,因为她听着小伟的经历怎么如此的与自己相似,都是从小单亲家庭,而且都是受过别人冷眼的,很多的感受居然也是如此的相同。
小伟讲到他在上中学的时候,一次与母亲很迟才收割完地里的麦子,母亲提前回家做饭,让他把收割的麦子摞起来。秋天的深夜凉飕飕的,在深山里往回家走着走着,一个山顶的黑影子吓得他痛哭起来,但是哭过后依然要回家,偶有几声野鸟的叫声,“呕,呕......”叫声如同人的凄惨声,只渗入骨髓,浑身发麻。这种感觉小雅也有过,一个人天黑去野外干活迟了,往回家走的时候,就是格外的恐惧。后来他们网恋了,现在他们结婚成为了夫妻,一直幸福的生活着。当然,网恋也是有风险的,但是,这种偶然间相遇之后通过交流而有着息息相惜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小雅说不管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只要与一个人说到有单亲家庭或者一个人的孤独这类问题,她总是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亲近感与同情感,都是经历过痛苦与煎熬的人,所以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在某一方面有问题,只要稍微启发就让对方开悟了,容易达成咨询关系的深层处,解决问题当然容易多了。
第三种,咨询师的人格魅力,包括价值观与道德观等。
咨询师能察言观色,看懂来访者的每个动作之后的细节,更能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对于道德观,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我的道德观是通常所说的具有社会意义的道德观,而不是性道德观。”在《弗洛伊德传》这本书里,有个故事,弗洛伊德第一次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的一位病人:《奇特的少女患者》----杜拉小姐。
她是一位“竭斯底里”患者,年龄只有18岁。弗洛伊德用他的人格魅力慢慢的让这位少女终于开口说话,因为还有“失声”“失忆”症状,即不能说话,暂时性失去记忆。
刚开始杜拉由于依赖家庭医生,对外面的医生不信任,在弗洛伊德一次次的耐心交谈中,终于让杜拉敞开心扉,告诉了她诸多的秘密:父亲的自私,为了与情人K女士长久约会,容许情人的丈夫K先生追求自己的女儿,而情窦初开的杜拉刚开始也是对K先生有好感的;但是K先生是一个人品低下的人,他默许自己的妻子与杜拉的父亲有关系后,追求杜拉之前就把家里的家庭女教师勾引玩弄了,之后抛弃不理了。愤怒的女教师告诉了杜拉K先生的为人。在依恋父亲的爱被别人霸占后,一个只有着洁癖而冷漠的母亲,又遇到的追求对象是一个龌龊的人,被种种的打击之下,所以导致了杜拉的病情发作,后来弗洛伊德用了无数次的治疗,让杜拉的病情好了。
所以我们说一个好的咨询,不是单方面咨询师的技术有多么的高明或娴熟,而双方面的配合是最重要的。信任,是双方的。只有和谐的咨询关系,才能有好的咨询效果。奇特的少女患者,杜拉就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