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读《理想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它能激发出你一串又一串理性深刻的思考,思考那些似乎离自己和生活十万八千里远的事,实质却与自己生活品质与幸福质量密切相关的大事。
很钦佩柏拉图创设理想国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哪个阶层,更不是为哪国的统治者,而是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及老师苏格拉底的遭遇中,从现实那各有缺陷的体制中出发,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去反复地辩论、探究什么样儿才是最好的!《理想国》从政治体制的种类功能、教育、灵魂、生育、每个阶层的职责与行为规范、个人品性等多角度进行详尽的辩论探讨,直到参与者基本取得共识。它涉及的内容纷繁多样,它可谓一个社会之集大成者。这本书就像一架望远镜与显微镜交叠而成的高端精密的仪器,可以让读者对一个社会的体系及运作有了系统化的认知,增强读者的洞察力,让读者的大脑慢慢具有红外线的透视功能。
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村中国》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结构的一种探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深深根植于农业社会的中国的乡土性、基层结构、人际关系、长老统治等进行调研式探讨研究,并创见性的提出了书中的核心概念差序格局及其它一些新的概念,这让我更懂中国,但这与《理想国》的区分也很明显,一个是对未来理想的精心预设,一个是对现状的调查研究,但两位大师的目的一致:寻找和靠近 甚至创设最好的那个模样!
说起对最理想模样的寻找,就不能不提起《桃花源记》,把它与《理想国》相比也颇为有趣。文人是感性的抒发,哲学家是理性的架构;文人是描画自己向往的理想图景;哲学家是用逻辑和推论建构的完整体系;文人是诗意生动的,哲学家是逻辑严密自恰的。这样特色迥异的理想构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这确实值得思考。古人不早有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尽管柏拉图至始至终都是想为每一个公民创设一个最理想的国度,他也竭尽全力,但结果却是依然无法避免它是一个带有明显缺陷的乌托邦构想:哲人为王,意即挑选出最聪明睿智的哲学家当国王,创建理想国。
但仅从武士阶层的共妻共产共享制度来看,仅仅是作者一厢情愿的逻辑自洽而已,根本无法落地生根。因为它严重违反人性,带有浓郁的斯巴达味。我认为它就是一种毫无人性的极权统治。仅仅是为了防止武士为妻儿财产等分心而不能全身心报效国家,就把人当成动物一样分等级,并以欺骗的方式提供给最强壮优秀的武士尽量多的交媾权、生育权,减少甚至剥夺身体孱弱者的权利,把第七个月和第十个月出生的孩子作为武士的子女,对次等人 生育的子女或者身体孱弱的可以处理掉。
唉,我也真服了,如此睿智的先贤大哲为了武士全身心保卫城邦可谓绞尽了脑汁,可不考虑最基本的人性,这极端设想能落地吗?恐怕只能在头脑里长期的孕育而难以呱呱坠地了。
看《理想国》就是攀登一座异常险峻的大山。攀登不易,因为它靠的是综合素养,兴趣、积淀、眼界、思维力、探究等的合力。而我根基浅薄什么都没有,就凭自己久闻其大名的仰慕和强烈的好奇心。
复旦哲学课学者郁喆隽在喜马拉雅讲《理想国》时,曾引用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一句话来评价此书:2500年来的西方哲学都是对柏拉图哲学做的脚注。这评价极高也很中肯,所以看的再多哲学书也代替不了你看《理想国》原著。
而我在爱智书院听自己一直推崇的作家哲学家周国平讲哲学时,他也提到这样的一句:读哲学,读十本哲学书也不及读一本《理想国》。它是本,是源。
一个月的攀登,时而艰涩时而顺畅,时而惊叹时而愤慨,更多的是感叹与深思。虽然我还不能判断自己现在攀登到这座山的哪个高度,但幸运地是我真切地触摸过,用心的攀登过,欣赏了“地洞”之外奇异恢宏的思维王国。
二千多年前就有了这样的贤哲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如此坦诚、开明、透彻 执着的探求与追索。这样的精神和品质令人敬仰。
轻轻抚摸着《理想国》蓝色的封皮,眼睛感受着它厚实的书页,心里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向往让我体味了一把诗圣杜甫吟咏“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兴致与豪迈。
人不光生活在现实里,还生活在梦想里。脚不光行走在大地上,还腾越在星辰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