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成长》笔记及感想

 看完后觉得人迷迷瞪瞪的,不太懂那些会心组织怎么就让参与者短短几十天或者几天就觉得有所收获,感动到哭泣,有种邪教既视感。倾听和共情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一对一或者少数人群可以达到效果,但是人数众多后,人们倾向于服从集体,这个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我的认知目前还没办法接受和了解这个。不过,从作者晚年关于死亡观点的改变,确实让我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伟人、科学家到后期去研究神秘学和玄学,我此前对此持比较否定的态度,更欣赏李光耀的不回避死亡,死亡就是消亡了的人生观。我们每个人所得到的实相不同,不应该拿主流的观点去评价一些未知的东西。此时的异端也许会成为未来某个时间的真理,我们对于异议应该秉持更加包容和尊重的态度

  其次,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好先稍微了解一下心理学的一些发展史和所处背景,将更有助于理解作者的表达。它大概划分为了三个大的流派,一是行为主义的,实证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集团,二是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一整套心理学,三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很热门的哈佛积极心理学也是属于其中,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趋向,我们要做的就是凿去那些多余的阻碍我们的东西。

  另外,感触比较深的是作者真的很坦诚的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他谈到他妻子海伦重病,他觉得痛苦,摧毁了他的生活,最后选择告知妻子选择独自生活;自豪于老年后仍有性欲,与年轻人保持柏拉图式的感情;对行业内大牛的批评和困惑。这在国内一直都是被含糊带过或者用道德绑架的一个话题。这么坦然的说出,又在一定程度上让我感受到了,他及他的学说所坚持的:做自己,成为自己。真诚、言行一致地去表达自己是一个需要终身去习得的技能,它是一种冒险,但是也是获得自我,走向幸福的一个必需品。

                                      一、个人体验和观点

                                        A、关于沟通的经验

1)真正的、深度的倾听。 思想、想法和情感基调去倾听,与对方达到共鸣。比如语言表达的是一种意思,但是说话的语调可能就传达出了另外一种意思

2)喜欢被倾听。如果有人倾听了你,没有附带任何评价,没有尝试分散你的责任,也没有想改造你,这在感觉极好,压力被纾解,体验到的恐惧、内疚、绝望、迷惑都得到抒发(想起了毕淑敏某本书中,她设定时间去电话倾听一个生病卧床的朋友,最后发现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收获到了朋友的发自肺腑的感激)

3)当我努力将最深层次的自己、内心最私密的地方、内心世界,吐露给别人的时候,他却根本没有理解,我又多么绝望和自闭。 当我倾听别人时,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在成长了;当我被别人倾听时,我又非常确信自己成长了,放松了,强大了

4)真实、真诚,言行一致,一直是达成最佳沟通的基础。

靠近当下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通过各种办法确切地知道自己当下的感受和体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写作,会为了容易获得赞同、欢迎,比较流行的主张而分心,而不是真实的我想说,想写的

a、可能过于恐惧、太过害怕而没办法贴近自己的体验

b、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导致用扭曲的、带有攻击性的表达出来

c、试图用自己的影像控制或者塑造他人

5)人际关系中,允许自己感受到有人关心我、羡慕我或者鼓励我,不能漠视自己的正面情绪,即使这些人中存在部分称赞我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或者不想表现得有敌意,不要抱着你是喜欢我的成就而非本人(这个能力我挺缺乏的,我还能记起我的好友双双称赞我的时候,那种意外、不可置信,并且拒绝相信)

 允许自己赞扬或者关心别人,而不是担心流露自己的感情,觉得是在控制别人。正如我们喜欢、欣赏日落的时候,不会说:“哪边的颜色再浅点,哪边再加点分红”之类,

觉得自己没有受重视或者表扬的时候,不仅觉得被贬低了,情绪也会影响行为。而被重视的时候,我就变得有魅力和开发 ,就是个有趣的人了。因此,重视和喜爱某人或者被某人重视和喜爱是一种能促进成长的经历,一个人被充满欣赏的喜爱,而不是占有式的喜爱,就会绽放和发展那个独一无二的我。

 (以前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或者表扬的时候会羡慕、嫉妒被重视的朋友和同事,然后又暗暗唾弃这种情绪,现在想来,这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否定和压抑,希望以后的自己是能有这种能力带给别人重视和喜爱的人)

                                 B、人际关系及其成长的哲学

1、探讨自己对他人的态度以及方法的变化和发展,包括个人方法和工作方法---从成长经历来说

1)童年,严格的原教旨主义家庭,将父母的价值观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喝酒、打牌、跳舞等活动或者其他难以启齿的活动中的人交往,家庭成员中没有分享过想法和感受,知道这些感受会被评价,发现不足

行为特点:无意识的傲慢,缺乏与所重视的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和沟通,对待家人以外的人冷漠、疏离

2)中学,渴望陪伴,但是被父母态度阻碍,其次频繁换学校导致的环境阻碍

行为特点:缺乏社交能力,只有非常浅表的人际接触,在人家关系中,更像局外人和旁观者

3)大学,参会各类活动,结交朋友,开始建立亲密关系,分享私人问题----尝试通过各种方法让一个男孩承认偷窃

行为特点:更加社会化,个人的想法和未来的梦想可以在相互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

意识到烦人、令人不好意思的秘密确实最值得分享

4)工作,从宗教、理论转向临床心理学等科学以及实践

  从高高在上的诊断、给予治疗方案的精神分析,意识并转为与病人建立关系

5)突破,原创、摸索、应用咨询和心理疗法,建立新的生活和关系哲学

  接触学习东方哲学如老子--无为

对生命中的事物施加干预,意味着同时伤害它们和自己

完美的人,不会干涉生命中的个体,不会将自己强加于其上,会帮助所有生命获得自由

总结早期观点:

1、这个人是坏人,专业上看,这个人最好被看成物品,只有通过专业知识才能给予帮助,专家可以建议、操作和改变个体,使其产生期望结果

总结现在的观点:

   珍惜自己经历所展现的方方面面,珍惜生气、温柔、羞愧、爱、焦虑、给予和害怕等各种正面或负面的情感,珍惜涌现的各种愚蠢的、有创意的、怪异的、琐碎的想法,各种恰当的、疯狂的、成就取向的、性欲的、凶残的冲动。接受这些情感、想法和冲动作为自我丰富的一部分,接受它们,变得更加的真实。因此,我的行为会在当下的环境下更合适

人际关系最好的节奏:开放、表达,然后同化;流动和变化,然后得到暂时的安静;冒险和焦虑,融合后得到暂时的安全感。

                                          C、46年以来

1、对工作带来的影响感到震惊,模糊地理解为时间加速了这一切

1)我的观点是一个逐渐形成和验证的假设,假设认为个体的内在存在大量的资源用于自我认知、改变自我概念、态度以及自我导向行为,只有提供清晰的氛围,促进心理上的态度,这种资源才会被发掘出来

       2)从过往经历中,尝试理解性的倾听来访者,并传递这种理解,就可以给个体治疗带来改变

       3)我和同事们意识到,移情性的倾听提供了一个通向人类心智运行的最清楚的窗口

      4)只对我们的观察进行最低程度的推断,形成可验证的假设,然后逐步验证这种假设,持续更新这些结果和理论

     5)以涉及人们自我改变的方法为基础,可以广泛使用,并在使用中重新验证,重新规划它

2、带着娱乐和喜爱看待自己在心理学领域创造的矛盾

  一方面,心理学届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具有不科学、无主见、狂热的、过于宽容等特点,不够严谨和体系化

   另一方面,它确实影响了学院派心理和科学心理,让其给予荣誉

3、两场战争

1)建立了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师的小组,带着满意看待于精神病学的战争结束

2)在行为主义对抗人本主义哲学的持续性的戏剧性事件中,很高兴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人们被迫做出行动,但是表现得好像又是自己选择式的行动--行为主义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式自己的建筑师,自我理解的程度可能是预测一个人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自由和承诺

人本主义认为社会改变是基于人类改变的欲望和潜力,而不是基于条件原因,它在相当长时间会占据优先地位。作为人,开始拒绝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占领。我们的文化,越来越依靠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对人类的控制。这种文化处于衰败之中,应运而生的是一种新个体,有高度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指导、内心世界的探索者,可能比外部世界和太空探索更多,对机构的一致性和权威的教条嗤之以鼻。

如果允许一人掌权或者军队接管政府,一个政府-军队-警察-工业复合体会很乐意在军队中和工业竞争中使用科学技术,以及心理技术,来控制人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因为引起强调个体独一无二的本质的自由和尊严,以及自我决定的能力,会被这样的政府首先禁止

4、困惑

1)认为严谨的理论被人忽略时,感到迷惑和贬低

2)真正杰出人物的后期职业发展,感到困惑

不知道是这些人对心理学失去至关重要的创造兴趣,还是年龄变大后,兴趣太狭窄,缺少能指导工作的基本信念和人生观,亦或是他们的努力与更大的社会活动不相关,贡献没有价值,为了让同事留下深刻印象的动机下降了,为了保卫早期的工作,因此阻碍他们达到更有创造力的未知? 这导致自己的选择更加谨慎、小心

5、学习资源

1)来访者和小组参与者

2)年轻的同事。他们更有趣,更少自我防御,对批评更加开放、建议更加有创造力

3)学术阅读,如马丁.布伯,迈克尔.波兰尼,索伦.克尔凯郭尔,书籍如《新贵》、《第二次美国革命》

6、现在与未来

没有那么关注个体治疗学习了,而是更加关注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D、变老还是变成熟

1、身体和心理(65-75岁这阶段,本文成文作者78岁)

1)体力衰退,庆幸仍然性活跃

2)老年生活平静和安宁,这个观点充满误导性。确实对外在事物有更长远的视角和更客观,但是打动人的事情能激起更大的反应,更加变化无常

2、活动

1)新的事业。开设人本主义倾向工作坊,影响医学行业,写书《freedom to learn》自由学习;《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卡尔. 罗杰斯论个人的力量

2)去巴西那边大型的活动中,采取了一些冒险方式如无领导的小组、特殊兴趣小组、示范会心小组、与听众的对话等,珍惜这种冒险机会,会去冒险原因:

a有自己的团队和伙伴支持,b我与年轻人保持了亲密关系,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c对安全性和确定性感到厌倦,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学到东西

3、写作

1)很多人,其代表阿诺德.汤因比:一直倾力全力去工作,需要将良心作为职责,如果偷懒或者松懈会良心不安,心神不宁而不快乐,但是我赞同好友精神分析学家 保罗.伯格曼观点:

在一生中,没有人会产生两个及以上的启发性念头;那个人所有的作品仅仅是一个主题的进一步说明

2)好奇心

3)写作是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写作,就是我密封在瓶子里并扔向大海中想要传递的信息。我惊讶于那么多在海滩上的人们——心理上和地理上的——发现了这些瓶子,看见了我想要跟他们说的话。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4、学习

1)照顾自己,身体上照顾好自己,同时,尊重自己的心理需求。越来越会寻求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去证明自己也能做到这个事情

2)接受新观点,尤其是不能忽略非理性的能力

越来越能接受预知、传心术、千里眼、人类光环 、克里安照相术等甚至是灵魂出窍术(很多牛人晚年都挺沉浸于神秘学、玄学之类的,这样其实我反而更欣赏李光耀,当然也许正如他们说的,这些现象可能不符合现存的科学定律,不过有可能在我们发现的新型的合法规则的边缘

5、亲密

1)更能敞开胸怀去对待亲密关系,尤其是是身体接触

2)越来越敏感地注意到我体验到的痛苦、生气、沮丧、被拒绝,以及分享产生的亲密感、被理解和接受所产生的成就感

3)最困难的事情是,无论在关系中他/她是怎么样,我都去关心她/他。我关心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是他们自己,我放弃我自己的期望,放弃了我想改变他们来迎合自己的需求 (太难了,越是亲密的人,越是容易对他们有要求,不亲密的就无所谓对方怎么样了)

6、个人的快乐和困难

     海伦重病 。她的残疾给我们两人都带来了新的问题,既有身体上,又有精神上的问题。她在恢复正常的生活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经常是靠绝对的意志。这一点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她首先得选择是否还想继续生活,生活是否有目标。然后我自己的独立生活的现实阻碍和伤害了她。她病得那么重,我感觉,我们两个近距离的相处变成了我沉重的负担,她的需要照顾又加重了这个报复。

 所以我决定,为了我自己的生存,我要过自己的生活。她经常被这个决定深深伤害,也被我的价值观的改变伤害。而她那边,她放弃了作为支持性的家庭主妇的旧模式。这个改变使她接触到对我,以及对社会的愤怒。这愤怒是来自于我们赋予她的社会认可的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我会对任何将我们两人带回近距离接触的举动标是愤怒;我固执地抵制任何看起来像是控制的东西。因此,这段时间,我们关系中出现的紧张和困难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我们尝试解决更多的情感问题。然而,当我们努力去简历在一起的新方式时,我们也有更多的诚实

7、关于死亡与人生的思考

1)很少去思考死亡,一直将死亡视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景象,但不是一副悲惨、可怕的景象

2)没有人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害怕死亡,知道死亡真正的来临的时候。我对死亡的恐惧依赖当时的环境,对长期痛苦的疾病所带来的死亡有莫大的恐惧

3)挺赞同一个观点:个体意识类似宇宙意识中的一个碎片,当个体死后,碎片就会被整体吸收

4)活着的意义包括把握机会、做一些不确定的事情,以及应对生活

5)很满意,越来越成为自己,而且也享受这个过程,从某种层面来讲:我死去的时候还很年轻

8、有变化的1979年

1)海伦与灵媒,见到灵魂的体验,使我对个人灵魂的延续的可能性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死亡过程的理解

2)现在持有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连续而永恒的,偶尔会投胎做人

3)海伦死后,参加更多的活动和冒险,体验到大型体开发自己的项目,寻找自己的方法会有很多混乱、痛苦沮丧、愤怒等的体验,当然收获也会很大

4)越来越能发现自己爱的能力、感受性和性欲,能够发现和建立关系来表达这些需要,虽然会有痛苦和伤害,但是也充满快乐和刻骨铭心

                                   E、我们需要一个现实吗?

1、大部分教育学家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个体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使其能够更加建设性地与“现实”打交道

2、什么是“现实”

1)解离的实相。如荣格的梦境,灵魂脱离身体,等,物理学家詹姆斯.琼斯所说:“人类的知识河流不偏不倚地流向非机械化的真相:天地万物越来越像一种伟大的思维,而不是一个伟大的机器。”

2) 我可能知晓的唯一“实相”是当下我所感知和体验的世界。存在一个巨大,相对统一的群体,他们觉得自己对于世界和宇宙的知识是正确的。所以这个群体成员,不悦、谴责、迫害甚至杀害那些有不同观点的人,那些以不同方式感知“实相”的人。如布鲁诺

3、对未来的建议:

1 ) 未来的道路必须基于我们的生命和教育知识,以及一个假设上:即存在很多实相,就存在很多人一样。我们必须接受这个假设,然后从这里继续前进。每个人都以开放的思想开始探寻存在的许许多多对实相的感知

2)我们的社会将不会建立在盲目地信奉一种实相的根源、信条或者观点之上,而是建立在共同承认彼此是合法的个体,有各自的实相之上。人类彼此关心的自然本性将不会是“我关心你因为你是和我一样的人”而是“我珍视你因为你跟我不同”(感觉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样,比较天真的乌托邦的设想,人以类聚可不是简单说说的啊)

3)支持兰斯洛特.怀特的观点:人类历史中的巨大进步都是在预料之中的,而且可能是在变化之前的一段时间,由数百万个体无意识思想的变化引起的。然后,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中,一个新想法,一个新观点,好像是突然来到世界舞台上,变化就产生了。(感觉是一种初期被定为异端的认知,慢慢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被进一步的科学证明,然后最后成为主流。比如哥白尼)

  在整合情绪、思想和系统的任何时候,无意识水平都在意识之前

                          二、关于个人中心取向

                            A、个人中心取向的基本理念

1、思想启蒙

1)历史学家兰斯洛特.怀特;物理学家弗利特乔夫.卡普拉;科学哲学家曼古汗.穆拉亚玛;诺贝尔 伊利亚.普里高津

2)简.克瑞斯蒂.斯马茨  南非总理整合、整体趋势。。。在存在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看到。。。是宇宙中的基本定律”  (跟中国一句古话类似啊分久必合)

3)阿德勒  心理学大师     “毫无疑问,我们称之为躯体的所有东西,都力图变成一个整体”

2、个人中心取向特征

个体内部由许多用于认识自己,改变自我概念、基本态度与自我定向行为的资源。只要营造出富有支持性的心理氛围,这些资源都会被调动起来。营造促进成长的氛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真诚、真实或一致性

2)接纳、关心或重视,即无条件的积极接纳

3)移情性理解/倾听。即准确地感知来访者的感受和个人意义,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来访者

3、生命中的定向过程

1)个人中心取向是基于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基本信任。无论是何种水平的生物,都会有积极实现自己故有潜力的大量内部运动。人类也具有更复杂、更完善方向发展的天然趋势。即“实现倾向”

2)有一个观点认为这个成长倾向包括生物所有潜力的发展,这是不对的。生物不会倾向于发展呕吐的能力,也不会实现自我毁灭的潜能。只有在异常或反常的环境下,生物才会实现这些潜能。实现倾向具有选择性和方向性----建设性的倾向

4、更广泛的视角:形成倾向

1)形成倾向在整个宇宙中都起作用,这体现在任何水平上。

2)熵指退化或混乱的倾向,有序易于趋向于无序,每一阶段都比上一阶段更加无序。各种系统都具有向无序、混乱状态退化的普遍倾向

3)负熵/形态倾向: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可见的、朝向秩序机器相关的复杂性发展的运动趋势。宇宙不断构建创造,也在不断退化,包括人类

4)总体来说,生物并不一定总能成功应对多变的环境,但持续向复杂性发展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5、人类意识的功能

1)集中有意注意的能力似乎是人类最近的进化发展之一

2)物种选择---存在形式的、非语言的、潜意识的选择---受到进化过程的指引

3)我们在心理治疗中获得关于心理状况的信息,有益于提升自我意识。在更强力的自我意识下,个体将会出现更具有洞察力的有意选择,这一选择不受内透作用的约束,是与进化流更符合的有意选择

6、意识改变状态

     超越统一性的体验。人们在意识改变状态下,人们感到自己了解和把握进化过程中的意义。从更高层次的价值观角度看待个体自我,特别是美好、和谐与爱。个体会体验到与宇宙合一的感受。

7、对未来的假设----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基石,个人中心取向的基础

   我假设全宇宙中都存在定向的形成倾向,在恒星、晶体、无机物、更有复杂的有机体,以及人类中都可以追溯和观察到这一点。这是一种向更有序、更复杂、更关联的方向进化的趋势。

  就人类而言,这种倾向表现为个体从单细胞到复杂的生命功能,到对潜意识的感知,再到对机体与外部世界的意识觉知,最后到对宇宙和谐与统一的超然认知(包括人类自己)

                              B、共情:一种饱受争议的存在形式

1、作为治疗师的实践中,让我了解到最重要和有效的方式是倾听,倾听来访者的感受与情绪,通过来访者的言语辨别其模式;做好的是回应是把这些感受“反映”给来访者

2、共情的概念和定义

1)早期共情或共情状态定义:准确地、带有情绪色彩地觉察另一个人的内在参考系,就好像你就是他,但是又永远不失去“好像”状态。因此,这意味着你就像他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他的痛苦或快乐,并像他察觉的那样去察觉其中的原因,但是永远意识到:“好像”我是痛苦或快乐的,等等。如果失去“好像”这个特征,那么这种状态就是一种认可

2)共情是一种主动过程,包括想要知道他人完整的、当前的和变化的意识,努力接收他的沟通信息和含义,并把他的言语和姿势转换成他所体验到的意义。这是一种对他人外部交流 “背后”所蕴含的意识的体验,但是不断意识到这一意识在他人身上产生并持续

3)共情即纯粹的聆听:这不是把方法强加给他人。你只是聆听并反馈他人的事,一步步地,就像你事此刻体验它的当事人。你绝不掺杂任何自己的事情或观点,绝不将那个人未表达的任何东西加给他。。。未了表明你的准确理解,用一两句话对那个人想要说明的个人意义进行澄清。这可以是用你自己的话,但对于敏感的重要事件,用那个人自己的话来表达

3、简德林---体验:在人体机体中,大量体验不断出现,个体反复把它视为参考物,以发现这些体验到的“感知意义”

4、共情是一个过程,而不单纯是状态,它涉及到多个方面:

1)意味着进入他人私密的感知世界,并且感到无拘无束,这需要自身极具安全感,否则会迷失于他人有点陌生和奇怪的世界。它包括对他人心中变化的感知意义时刻保持敏感,同时对他人正在体验的恐惧、愤怒、脆弱、困惑等感受时刻保持敏感

2)意味着暂时进入他人的生活,在其中游移而不做任何评价。它涉及感受他人很少察觉的感受,但不要揭开他人完全不曾察觉的感受,这太有胁迫性。你用淡定的新视角失去审视他所害怕的事件时,并从回应中得到引导

3)做他人内心世界中一名自信的同伴。通过指出他人的体验可能具有的意义,帮助他关注这一有效的参照物 ,更充分的体验这些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继续前进

6、关于治疗师与共情

1)理想的治疗师首先是共情的,治疗师越有经验,越有可能具有共情特质,但经验丰富的治疗师也经常缺乏共情

 2)共情与自我探索、治疗进展有关

3)关系中早期出现的共情可以预测治疗是否可以成功

4)在成功的案例中,来访者会感到更多的共情,就共情程度来看,来访者可能是比治疗师更好得评判者

5)共情理解是由治疗师自由提供的,而不是向治疗师索取的

6)共情是治疗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品质,治疗师提供的共情甚至要远多于来访者的好友

7)一位治疗师的内部整合得越好,其共情水平也越高

8)诊断姓洞察力和共情无关,你可以从具有共清特质的人身上习得共情的存在方式

7、共情氛围的影响

1)消除疏离感。让人觉得自己不会太怪异、格格不入或是与众不同,我对另外一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

2)接收者认为自己得到重视和关心,觉得别人接纳本来的自己

3)客观的特质,不评判他人。如果对我不加评判,或许我不如自己认为的那样糟糕和异常,或许我无需苛责自己。

   他人给予的最佳理解让接收者获得人格和同一性的感受

8、共情所带来的影响:

1)共情氛围中非评判与接纳性的特质使人们对自己采取珍视而又关心的态度

2)获得理解者的倾听,使他可能带着对自身内心体验(以及自身隐约感受到的意义)的更多共情,从而更准确的倾听自己

3)他对自己的更多理解与珍视,为他打开了体验到额新方面,这成为个体一部分更加准确性,基础性的自我概念

                                             C、Ellen West  :孤独

1、孤独感的两个要素

1)个体与自我、体验中的机体出现疏离

2)缺乏能与之对话的关系

早期:个体为了得到重要他人的关注,忽略或否认自己的体验

其次:所接纳的表象和 他从经验中发现的意义会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强烈支持性的信念意义系统,从而他所属的社会群体倾向于以相同的方式看待生命与体验

最后:不自觉地放弃了最深层地自我,呈现出持续的、受尊重的、被认可的自我,并以此过活

分裂与痛苦:他所呈现的表象受到父母或所在群体的某些人的控制,但又会不断得知虽然一部分人赞同这个表像,但是另外一些人通过极为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生活

治疗教训:我们把人视为客体来对待的整个过程中--在病程中客观地诊断、分析或看待他---我们都要立足于治疗目标。不能把人物化

                             D、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团体:对未来的启示

1、团体凭借自身的智慧,能在特定的局限性下利用可用的时间达到可能的目标。团体的智慧通常令人敬畏。(初步感觉更乌合之众的集体的智慧截然不同的评价啊)

2、团体能做到的:1)我们充分开放---首先是对个人,然后是对整个团体

2)我们准备开拓自身生活中全新的、未知的领域

3)我们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同之处

4)我们开放地接纳从全新的内心旅程中获得的新知识

3、整体性源于独立性:团队意识既不产生于集体行动,也不会遵循着某一团体方向。事实相反,每一个体会利用机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4、会引起个体的痛苦以及混乱。比如因为自我概念改变引起的恐惧,自我洞察等

5、价值选择的基础会发生改变。人们会质疑父母、国家等所灌输的重要价值观,价值观的判断的标准会越来越根植于个体,而不是书本、老师或教义。评价的核心取决于个体,而不是外部。(在我看来,对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灾难,非常容易因为接收到一些与自己传统接受到的观点而改变,如传销等)

6、超越性---(不太能理解,感觉进入神秘学领域了)

7、矛盾性:一方面我们希望独立、自给自足、不受打扰,另一方面与社会脱节,从私密的中间期步入孤独的老年期。人们在独立性中迷失得有点深,我们需要重视深层的亲密性,忍受不适感,享受彼此的激励

8、为解决的问题:

1)实践基本集中在短期的团体中,缺乏长期团体的实践

2)一些团体的选择,受限于“政党路线”等

3)不确定是否有能力解决暴力革命者和恐怖主义者

4)没有解决重返问题,个体回到家后就丢弃了学到的知识(感觉这是任何学习都会遇到的困难,接受到了新观点,初期兴致勃勃觉得有所收获,然后却没有用于实践中,或者很快丢弃了)

9、对未来的启示

1)西方文化模式的本质是人性本恶,然而我们的模式是在合适的氛围下,激发人的自我潜能

2)解决国际冲突的可能性

10、教育的重要性(感觉就是现在宣扬的素质教育,不单纯以分数论人,但是会有一个疑虑 ,公平性如何保证,底层人民非常重要的一个上升通道。毋庸置疑,中上阶层能为下一代营造更好的个人发展的氛围)

11、意识的新阶段:兰斯洛特.怀特:在任何新发展中,存在于大众的想法和感受中的暗流会逐渐增强,最终 ,它仿佛非常突兀地在许多地区与国家迸发而出(如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

12、实验模型:目前的工作坊其实已经提供了实践支持,如果拓展到更广阔的世界和领域呢?

                                    E、助人职业的新挑战

1、我们敢于建立一门人文科学吗?还是继续作为一门伪科学

人们会利用那些他认为和他自己不相似的事物,但他会寻求与他认为和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理解和和谐。前一种认识导致操纵和真正的技术产生;后一种知识则导致理解和真正的科学的发现

心理学是否仍然作为科学的一个狭隘的技术片段,与它过时的哲学概念绑在一起,依赖于可观察的行为来获得安全感?或史能成为一门真正广泛而具创造性的科学,根植于主观所见事物,并容纳人类状态的所有方面,足以被称为成熟的科学

2、我们敢于做设计者吗

在我们的时代,心理学家的另一个大挑战是发展一种方法来创新,而不是修补;也就是说,去设计一个问题更少的社会,而不是治疗那些因为社会因素而产生问题的人

 现代工业社会去人性化对人类心灵巨大的破坏

3、我们敢于废除职业化吗

1)固定了职业形象与权威,怎么去考核

2)有个缺陷:获得证书的人群中很多都是江湖郎中,没办法判断他们是不是适合

3)对职业化的渴望造成了僵化的官僚主义

(个人觉得有点因噎废食,如果不职业化,心理学是怎么去保护求助者,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

4、我们能允许自己成为完整的男人或女人吗?

我们过往的所有经验包括教育经验都将智力视为一切,任何有价值之物、任何重要之事,都发生在颈部以上--发生在新手和记忆、思考和表达中。然而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被迫学到,感觉是生活中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两方便区分开

我不知道我们两个世界能否相遇--因为我们的世界存在感觉

5、这是唯一的实相吗

为什么关于另一个实相的想法对心理学家很危险。这是因为心理学史最不稳固的科学之一,不敢研究神秘事物

我们是否乐意冒着可怕的风险,不存偏见地区探索这一可能性

                                        三、教育过程及其未来

 

                                  A、学习能涵盖观点和感受吗?

1、完整的人的学习:

 有大量的认知成分--理性以最高速度在工作,感受的成分--好奇、兴奋、热情,经验的成分--谨慎、自我修养、自信、发现时的兴奋

2 、目前的形势

阿奇巴尔德.麦克利什:我们无法感受我们的知识。没有什么更好地描述我们文明的心脏处的瑕疵。。。缺少感受的知识不是知识,只能导致公众的不负责任和漠不关心,其造成的破坏也是可想而知的。eg:南北越、柬埔寨战争

3、理性、情感和直觉学习的条件

1)学习的促进者的真实姓

2)奖赏、接纳和信任

3)共情理解

4)对这些态度的感知

4、个体和研究结果

例子:我很荣幸承担学习的责任,并且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阅读水平呈正相关

5、培训教师的意义

当内在改变发生在个人的态度和自我概念上时,改变就开始表现在他或她的人际关系上

6、改变肯定会带来骚乱,但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B、跨越分水岭:现在在哪里

1、新颖的、人性化的经验学习,不管发生在课堂上还史课堂外,都能够留存下来并拥有未来

2、"政治“这个词与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或控制,以及个体为获取或放弃这种权力而努力的程度有关

如家庭的政治,性的政治等

3、传统教育模式:、1)教师拥有知识,而学生是预期的接受者 

2)讲课,或以一些口头教学的模式,是让接受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3)教师拥有权力,学生是服从者

4)在课堂上,权威的统治表现为被接受的政策

5)信任处于最低水平

6)通过将对象(学生)置于间歇性的恐惧状态中来控制他们

7)民主及其价值在实践中被忽略和轻视。学生不参与教师的选择,教师基本也不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等

8)教育系统中没有完整的人的位置,只有他们的知识分子的位置。好奇心和体能等都被忽略,性及于其有关的情绪和身体关系几乎被完全忽略,并且理所当然地被认为不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大学,情况更加极端,只有理性是受欢迎的

4、以人为中心学习的核心基本原则

1)前提。领导者或者被视为权威的个体,在他们内心和其他人的关系中有足够的安全感,从而能体验到必要的信任,即相信他人有为自己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2)促进者与其他人--学生,可能还包括家长和团体成员-分担学习过程的责任

3)促进者提供学习资源

4)学生建立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个人的或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计划

5)提供促进学习的环境

6)对学习核心的关注主要在于促进学习的持续进程

7)达到学生目标所需要的纪律是一种自律,被学习者作为他们的个人责任来看待和接受

8)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重要性的评价主要由学习者自己进行,尽管自我评价可能会被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和促进者的爱心反馈影响和丰富

9)相比传统课堂中所需求的学习,在这种促进成长的环境中,学习往往更加深入,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并且在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中更普遍

(疑问: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啊,而且我还是不太信任人的自律性,如果没有督促,这种学习的持续性和成长速度表示存疑;其次,这样升学的标准是什么呢,如何保证公平呢)

5、个人中心教育的政治

1)学习者才是核心

2)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传统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依赖模式,现在要进入自己承担责任的模式。如:我为这门课付了很多钱,我想让你来教我“、”我不知道学什么--你是专家)

6、威胁

1)教师不得不面对权力和控制转移到整个学习者团体

2)对学生而言,负责人地管理自己是令人恐慌的

3)管理者,如果把信任和决策权交给老师和学生,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软弱无力的

7、已有部分证据支持

8、可能的研究重点:着重强调基于理论的假设:如果。。。那么 ;把对评估的强调放于第二位

9、内心世界的探索

1)探索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直觉得、精神的、广阔的内心世界,一个目前看起来毫无逻辑和理性的区域

2)探索应用整个身体和机体,学习头脑不知道的某个事物,亦或者说,机体只能在头脑之后学习

                    C、大团体中的学习:它们对未来的意义

1、混乱的开始

2、团体发展的模式

1)存在对领导/某个负责人的需求;对“打包好的知识”的渴望、帮助、建议、答案等一些可以带回家的

2)有对结构、日程、强制性命令的需求

3)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沮丧、愤怒和失望都被一一体验和自由的气氛中表达,专家没有提供答案

4)陈述存在极端的不连续性。每个人都分开行动,不注意他人的陈述,不听取他人已经说出的话

5)存在想要做一些事情,任何事情的愿望,而不是就这样停滞着,伴随着它所产生的未知和焦虑

6)这里有一种愿望,所有事情都能有快速的解决方案

7)这里有兴奋之情,即成为一个结果未知、流动过程的一部分

8)这里有参与、给予和发起的渴望,是分享重要经验的开端

9)这里有这样的认可,即解决该局面依赖于团体的力量,并通过每个人自发的技能运作来展示其自身

2、大团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动力学

1)专注聆听,在每个人说话时关注她或他,并重视对某个人的回应--如果其他人没有这么做的话

2)无论是对个人或团体,对我们而言没有多高的优先级。专注于促进某个特定的过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这个过程

3、对未来教育的暗示

面临的现状:1)生活标准越提高,令人难以置信的贪婪和浪费的消费方式就变得越明显

2)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并且因为无孔不入的每天让大量贫困者对少数人的富有一清二楚,愤怒日益增加

3)随着技术的提高,失业人数进一步提高

思考:1)价值观的基础被认为是可发现的内部,而不是物质世界中的外部

2)参与的冲动。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影响他们生活的选择中,参与到整治规划、政府和工业组织的运作中

3)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更强大的协作意识、团体意识的发展、为共同的利益一起工作的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强大

4、从团体中学到的东西:

1)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大团体的人们可以开始以更加时候不确定的、未来方式生活

2)可以建立参与式的决策模式,它几乎适应任何场合,并且具备自我修正的回转机制,像已知的任何决策过程一样没有误差

3)可以发展团体意识,其中主旨是对其他人的尊重,是合作而不是竞争

4)可以建立对自身的新的信心,发现他们内部的价值来源,逐渐意识到好的生活是内在的,而不是依赖于外部资源

5)这些变化非常适用于生活在一个分崩离析的文化中---可以短时间内在一个非常大的团体中启动--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勉强适合那个变化的世界

(我还是觉得过于乐观,进入大团体之后,大部分的人会进入防御机制,并不太能坦诚自己的内在。同时,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会趋向于听从团体中的领头人,这种团体从短暂变为长期的话,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社会模式并无太大的差异,我从不敢高估一个人改变的勇气和执行力)

                 四、展望未来:一个展望自我中心的剧本

1、明天的世界:三个剧本

1)核战争的可能

2)恐怖主义和犯罪持续,科学和技术上的突破持续。世界问题的一些方面更糟糕,另一些得到改善。我们的生活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3)新的技术冲昏头脑--计算机智能和决策方面的惊人进步,通过基因重组创造新的微观生命和宏观生命,整个环境都由人工控制的城市,与自然界的隔离比现在大得多

2、一个不同的剧本的基础

1)一些发展扩大了我们对个体潜能的视野,体验到了意识状态的改变状态,越来越多的把自觉作为一项强大的工具来尊重和使用,对所有类型的冥想(内在能量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有着日益增强的兴趣

2)科学技术领域如理论物理和神秘主义趋于融合

3)其他发展与个体发生改变的方式有关。如女性运动、教育改革等

3、这些趋势的重要性

1)改变了我们对他或她所感知的个人和世界概念

2)科学上的范式改变。我们的科学世界观都符合一个普遍的模式。的确,不完全符合的事件和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它们被忽视了,知道它们开始积聚起来,无法再被忽视。如哥白尼和爱因斯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模式,而不是对旧范式的修修补补

4、明天的人

明天的人拥有以下品质:1)开发性。内在的和外在的对世界是开放的               2)对真实的渴望 

3)对科学技术的怀疑 4)对整体性的渴望  5)对亲密的渴望 

  6)过程中的人。生活的一个必然性已经改变了---他们总是处在过程中,总是在改变 

7)关爱 8)对自然的态度。亲近和爱,而不是征服

 9)反机构化 10)内在的权威。明显不信任外部的权威,相信自己的经验,做自己的道德判断 

11)对物质的轻忽  12)对灵性的渴望

5、明天的人能生存吗

敌对:1)国家至上          2)传统至上                       3)理性至上

4)人类应当被塑造                             

 5)地位永远维持现状。改变是有威胁的,这种可能性造就了可怕和愤怒的人

6)我们的真相就是真相

6、一个更乐观的观点:

1)科学、社会和个人方面所有改变的持续发展和繁荣。这些发展的压力将会改变过去旧的范式,而明天的人正式那些能够理解和吸收范式改变的人

2)新世界更加温情和人性化。它将探索和发展人类头脑和心灵的丰富性和能力。它将创造出更加完整和统一的个体。它将是一个更加自然的世界,具有对自然的全新的爱和尊重,它将发展出更加人性化的科学,基于新的、不那么僵化的概念。它的技术将以提升人类和自然为目标,而非压榨他们。当个体感受到他们的力量、能力和自由时,它将释放出创造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