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既相互赖以生存,又彼此对立矛盾。树,大自然的象征,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与人类的关系不断地在变化,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不停探讨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方式。
英国作家理查德·梅比在《树的故事》中从自身的经历来深入探讨时代进程中人与自然不断变化的关系,揭示不同时期,树对于人类及自然界的重要作用。
小时候写过很多有关树的作文,“他站得挺拔,目视着远方的故土,庄严、肃穆。”对于树,人们总是能在它们身上看到一些高尚的品质。如白杨树,扎根戈壁滩,就像是驻守边疆的战士,远离故土,在寂寥的边区守护国土与人民的安危。如橡树,如此普通却又如此实用,橡木结实耐用、容易劈开,果子产量高、营养丰富,可烹煮也可储存,对于人类发展历程功不可没。这本书里写的是山毛榉,作者大半辈子都与之相伴,对山毛榉了解得十分透彻。山毛榉,查了百度百科,就是我们本土的板栗树呢,这样说来是不是很亲切?很熟悉?如此来说,大家都会有个简单的印象了,它的枝叶长得很茂密,还结下好吃的板栗,果实还能拿来榨油,枝干也可以做铁路的枕木等,山毛榉全身都是宝啊。
通过这本书,我对于山毛榉的了解终于不是那么“肤浅”。山毛榉,对于干旱的环境很敏感,却又在水环境中不能生存,但是作者却发现了在沼泽中的山毛榉。它不能在沙地吸收水分,却又不像橡树生活在沃土中,反而专挑贫瘠的土地;也不像橡树那般长得笔直,反而长满枝桠,曲折得不像“嘉树”。它无法扎根太深,却又遍布森林,奔着自由往上钻。这么一看,山毛榉是如此的不拘一格,像是生活中那种潇洒不羁爱自由的随性人士,你想象不到的环境,山毛榉都能适应,它总能突破在你心里的最新固有印象。
树作为自然的代表,与人类的关系可谓是复杂。在工业社会,为了进步,为了财富,人类毫无顾忌地掠夺自然资源,砍伐树木、挖掘矿土、建立重污染工业等。工业上带来的成绩是喜人的,同时,自然环境也是被破坏得最彻底的。不久的将来,人类就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地震、洪水、龙卷风、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水资源污染等等,每一个来者,都带着大自然的愤怒。在经历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后,人类反省了,开始种植树木,绿化城市,减少排放等。城市道路上,树木被裁剪得整整齐齐,美其名曰城市标兵,却试图掌握树木的生长,夺取自然的随性。人类自以为能掌控自然,却在与自然的一次次交锋中败北,多次的失败让我们明白:人类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追求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远看,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都在渐渐融化。近看,上月,沙尘暴停留北京长达一周,到处都是黄土作为背景色,呼呼的狂风,是自然再一次的警告。恶劣的环境会导致更多自然灾害,希望保护环境能引起更多人关注。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让我觉得人类过于肤浅,边区一片绿林被伐,建了葡萄园,只因为葡萄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让人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大多数人只关注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只想着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社会的常态。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人没有正确的认知,我们即使想要阻止,人微言轻,凭什么干预人家致富?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不要试图与之抗衡,那样无异于蚍蜉撼树,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维护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如今,国家取缔了很多重污染工业,很多新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等,这都是人类在为保护自然与人类进步共同发展做的不懈努力。
与国外绿化程度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为了自己的绿色家园,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开一次空调,少开一次车,每一次的绿色节约,都让我觉得无比自豪,因为,微不足道的火苗,总有一天可以燎原。
读《树的故事》,让我更为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长达千年的关系变迁,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