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想法:我曾经对中国科幻电影多不抱幻想,对中国科幻小说有多不抱希望。这是曾经。
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大场面,乍一看此片,完全被震撼了: 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球行走的装备、行星发动机自带强烈硬核感, 地球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其尾迹如彗星曼妙,地球木星交汇时星河大气蔓延无边.....无处不惊艳,无处不到位,好莱坞大片感完全具备。作为中国科幻电影,如此迅速如此完整地对接美国好莱坞电影技术,这完全呈现了后起之秀的“无赖”之处,中途截杀技术,完美接手技术。只要具备一个条件——足够的资金。足够的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这不能不说,中国终于从“盗版山寨"走到了”自我拥有“的阶段。这个阶段同样呈现在科幻内容上,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了。
但只是”模仿造版“的阶段,距离真正的”开拓创造“阶段还很遥远,”开拓创造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几个标志性词语就可以的。电影本身也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是中国领航员“,贴🇨🇳红旗标,定位中国城市~~~这样的身份地标式呈现,目的在于中国自我表达需求,生硬、强制,略带有些伤感可笑,隐隐地让人感受到红色口号,很难从心里激发出真正的自信强大。
主题”家园情怀“的设定,有中国文化特色,但在情节安排上略显牵强。刘启青少年的叛逆离家,走到地球表面,寻找什么?韩少昂临终表白,无所指的虚空,既没有对过去家园的怀想,也没有对未来家园的期待。
反反复复地提到”家“,所有人都在找家回家。地球的流浪,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一个家。主题设定很好,可是”家“是什么?一时的居住地,家人所在的地方,安居乐业的地方,心灵的归宿.....电影中虚化了这个概念,没能真正明确地表达。这也导致情节逻辑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流浪地球》的高潮推送部分,不禁让人失笑。如此简单的做法,何以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去设想到?刘培强的牺牲是不是就必须呢?我们的家在哪里?我们始终在流浪,始终在寻找一个家。
关于这个主题的思考,《盗梦空间》中关于家的主题贯穿,始终打动我:主人公与爱人对二人世界”家“的理解分歧,主人公对家的渴望回归,保险箱里一个风筝的亲情相系,旋转”陀螺“带来观众对主人公是否归家的永恒担忧~~~种种围绕家与亲情的主情节与次场景的设定,合理动情,完全呈现出对家的理解,展现出”家“对情感与人性的温润感。
中国电影,不论是科幻电影也好,还是其他艺术形式的电影,始终在流浪的道路上,漫漫而游。我们在技术强大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文化精神的追求,不一味地固守民族传统文化,不惮于迎面外来文化,大胆自信融合,真正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文化。
套用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电影创作成为经典,或者说成为精彩,至少可以有两个走向:“一”为主题明确,在同一的主题下,构建两到三个场景或者情节,在情节中将主题深入浅出地生发出来,散发主题感染力,以期望达到最佳表达;“一”为情节鲜明。构建一个有张力的情节,人物游走其中,表现自我。观众观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期其主题思想不单一,达到鲁迅评价红楼梦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主题的“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能穿越时空,大概就是经典。这是创作者,不论是电影,还是文学方面,都渴望的境界了吧。
继续努力吧,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