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跟两位正在跟别人一起拼房子住的同事聊起他们是否适应再一次的“集体宿舍”生活。Chris有一天排队洗澡要等到半夜12点40,实际上最近的一段时间都是凌晨才能就寝,所以上班的时候有点困。深问的时候,就出来了合租房就她和室友每日在打扫,其他人坚决不动还各种搞脏。跟她合租的都是一群在震旦上班的,白天看上去人模人样的。Chris说她的室友已经跟着这群人住了1年多了,幸好她们两个脾气好,其实是不得不脾气好。我很焦急的问,为什么不去解决呢?Chris说,大学宿舍比这个夸张多了,有一次因为她不去扔垃圾,垃圾袋堵的门都不好开,她忍无可忍的时候,最多一次扔了18袋。她称现在这个事情是磨合期,她可以再忍忍。
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吗?到了美国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吗?好像刘瑜的书里面说美国的博士生宿舍,一群读政治的研究民主制度的还搞不好一个厨房卫生问题。不过比中国好的是,他们动用各种形式,来尝试改善问题。开会、立制度、监督等等。只能说厨房问题是持续的解决中,同时有时候爆发出一些问题的升级或者下降。回忆起来,越是处于友好期的群体,越容易维持表面的民主和谐,大家会主动的收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配合集体。时间一长,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威胁”再,本性就开始暴露,问题就暴露了。这里的本性是集体的本性,是你爱干净你打扫,我不在乎我不打扫的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林老师跟我说,他们在馆里开小朋友的课程活动。小朋友大概4岁左右的样子,通常爷爷奶奶陪着。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宣布课程开始让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小板凳过来入座。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们就会赶紧挑一个小板凳冲过去,占据前面的位置(场景可以脑补)。林老师惊呆了。这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示范呢?教育机会是稀缺的,要珍惜;坐在最前面是最大的利益者,礼仪没价值?机会是要争取的,还是要靠爷爷奶奶的……孩子不会像我这么总结,但是他们会感受。后来,林老师规定,所有的课一律要小朋友自己搬凳子一个一个的过来。接着,她使劲在抓的是上课的规矩,把桌面整理的干干净净的,跟馆里老师说,教育是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美的形式来教的。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他们体验了美,才会爱护美创造美。
爱护美创造美的过程需要的是什么呢?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并不缺乏美术、音乐等艺术体验,也不会少接受这样的知识,甚至意料之外学会要用这些来装点门面。但是,他们未来能免除集体宿舍的脏乱差吗?集体环境的脏乱差在学校里一定要由宿管阿姨大力监管,和各种荣誉挂钩才能维持好吗?出了学校到了出租屋呢?没有权威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我们想要民主,可是我们并不会过民主生活。这个根源在哪里?如果从教育视角来看,整个的成长的过程,我们缺少关于权利和责任的意识的意识、能力。一方面,我们自己受教和成长的过程中就没有太多的权利,习惯了,很多时候也就无意识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操练的机会太有限,还有的时候是被操练的和现实生活割裂,这种不一致性撕扯的我们无所适从。例如,我们常被指摘,你可以不学习啊,未来受苦受累的不是我,你自己要承担;另一方面,不要老觉得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意识的启蒙不到位或者错误的情况下,没人想要去学技能方法掌握这个“民主”的能力,还有老师、家长们学习了技能和方法但是一用就错,错了就怪这个不好。林老师跟我分享,这是她眼中佰特教育的价值,在选择和负责背后的关于权利和责任的意识启蒙,到不断操练,再到能力培养。这些,是跟市场上的“参与式”“学生为中心”“团队学习”不一样的地方,也是高于这些的地方。只是,有这个意识,技能并且能够教给别人的人太少了。我们过去和现在也很难迅速的叙述清楚,理清楚并且做出来。因此,佰特做的这件事情很难,需要很多很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