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化广场欢乐热闹,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特色文旅项目精彩纷呈,乡村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这里的乡村,生活美好得让人不愿意离开,这里是浙江乡村。过去20年,浙江乡村变得大不一样,而这源自浙江坚持做了一件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要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贡献巨大,意义深远。
一、真正做到让群众受益
“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同志对地方能不能办现场会提了三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看老百姓口碑,考验‘千万工程’是否真正让农民受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千万工程”之所以受到欢迎,就在于真正让群众受益,从而赢得了群众实实在在的口碑。
二、量身定制美丽多彩乡村
在推进“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浙江既最大程度尊重了农村发展的原貌,也遵循了不同村子自身发展的规律,“量身定制”出了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注重“千村千面”“万村万象”,立足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正是掌握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科学方法,不搞整齐划一、不做过头事,才让浙江千万乡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优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多位一体统筹推进
整治农村的人居环境,是破解农村问题的突破口。而整治环境,又不仅仅是环境,而是牵动一连串的问题。系统考虑、统筹推进,而不是零碎敲打,才能取得实效。
实施“千万工程”,浙江并没有局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而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一起抓,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统筹推进“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数字乡村”,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且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
四、持之以恒,迭代创新
“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包括每年召开一次“千万工程”现场会。他亲自出席了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至今,浙江已经连续20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千万工程”一干到底,反映的是浙江的决心和定力,是浙江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原因。时代风云变幻,保持战略定力是成功的关键。
定力不等于定式,迭代创新才是有效的打法。在战略实施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内因外情,会有新的进展、新的问题、新的需求、新的机遇,这就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迭代战术、创新打法。20年来,浙江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确定整治重点,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触及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
五、脚踏实地,沉到一线
20年前,“千万工程”就是在深入调研、深度交流、深层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118天跑遍11个市、25个县(市、区),一次次深入村庄调研,最终提出了“千万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也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千万工程”的实践告诉我们,脚踏实地、沉到一线,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多出一些像“千万工程”这样带着“泥土味”的科学决策。这不仅体现在“千万工程”,也始终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千万工程”仍在新征程上不断深化。浙江正在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新路径。